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是当今人们所乐道的教学内容,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语文的工具性被逐渐为人们冷漠以致摒弃于课堂教学。“人文性”的体现也走向了脱离文本,贴标签式的非正常教学轨道。回归文本,解读文本,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对人文精神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回归,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道德感、责任感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文化的积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改: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改是一场继承创新的改革.在语文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处理好下列几个关系很有必要。一、人文性与工具性——一个统一的整体曾几何时,“工具性”论者和“人文性”论者“斗”得很厉害。笔者那时在一所重点中学担任语文教研室主任,曾认真地关注了那场争论。当时有两点感觉:一是从“论战”双方的争论中,认识到了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就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工具性”无可置疑;语文又不仅有“工具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活”的精神,它的“人文性”也同样无可置疑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现象点击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是进入课改以来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确,纵观历史,从“双基”的提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与培养,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总的来说,语文教学过于强调了工具性的一面,把语文课程知识化,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多地注意字词句篇的训练和条分缕析,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特征严重缺乏,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相违背的。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刘安鹏 《辽宁教育》2009,(11):39-4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的是使语文教学回归本体,回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上来,即语文教学要在“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 ,“人文性”是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机械割裂。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还存在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 ,即过多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训练 ,忽视了“人文性”教育。应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 ,重植人文精神之根。为此 ,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一、语文的人文性再认识。二、人文文化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三、以文悟道 ,悟道做人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明确提出:“现代公民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中加大了人文教育内容的比重,并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不仅要关注人文教育,同时也要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针对课标,我们不免思考: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有活力的,应该是绿色有生机的,那么在这片绿色并富有生机活力的土壤里该怎样挖掘教材中人文精神、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这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所做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张红梅 《学语文》2010,(5):50-50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能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得以养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准确把握所教课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三维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其要旨是语文教学不但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同时还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具体来说,语文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加强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明确了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双重特点的学科。语文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多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各种各样的练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要“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和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和个体的独特体验,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为此,语文教学应特别重视运用“重意会、重感受、重直觉、重自悟”的人文方法,在工具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在整合中渗透人文精神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教材的组合更加趋于科学化。师生可结合实…  相似文献   

13.
二、教学建议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很多教育专家审时度势, 针对语文课堂出现的目标分散、内容庞杂、教法花哨、形式主义盛行等问题,提出了“本色语文”的改革主张。“本色语文”目前也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相似文献   

14.
正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二、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理解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即语文阅读,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生字词,拓展语文基础知识;二是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受文章的人文性.理解性阅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语文课的“语文味”是什么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点明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实用功能和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和人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是形,“人文性”是核,核为形所系,形为核所生。按照这一理念,新课标下的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作者灵感、激情和思…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应有“三味” :生活味、文学味、文化味。《语文课程标准》认为 ,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主要体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决定了语文必须有生活味。人文性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 ,逐步形成健康人格”。语文的文学味和…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点。”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回归文化本身、回归人性本身的科学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家庭作业时,既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也要重视挖掘其人文意义,把人文教育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一直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使语文教学几近走进了死胡同。新大纲的颁布,强调学生人文品格的培养,突出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内容,体现了新大纲语文教育观念的嬗变。新大纲对语文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大纲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这样的内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注重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是一股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返璞归真,追求人文精神的本色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