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新界定法律解释的概念,并从法律解释与解释法律、法律解释与立法解释、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补充、法律解释学与法律诠释学等四个维度将法律解释与相关术语加以比较。针对法律解释标准问题,指出法律解释存在的困惑,提出解决这一困惑的三个标准。基于对我国法律解释体系的认真分析反思,在明确法律解释的目的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重构我国法律解释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法律职业教育对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而法律职业教育为相信和怀疑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激发信仰意识,提供信仰目标和依据,则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对法律逻辑研究对象的认识见仁见智,远未形成共识,不利于法律逻辑的发展。因而,正确认识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可定义为:法律职业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特有的法律思维形式及法律思维方法,其核心是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在于使大学生认同体现法律思维的立法,认同法律的价值与精神,进而自觉地做出合法的行动,实现法律的引导作用,从内心信仰法律,使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法律思维的特征,即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同时,纠正长期以来只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不注重训练法律思维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注重法律实践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法律专业术语、法律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法律思维方式,达到"05新方案"对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白云 《教育探索》2008,(12):111-112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法律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以其自身的特点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具有促进的作用。实施诊所式法律教育,要合理安排法律诊所教育主体,精心设计法律诊所教育内容,有效控制法律诊所教育运作流程,恰当选用法律诊所教学方法,科学建立法律诊所教育评价体系。通过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伦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促进法科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和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法律职业的特殊任务。当前我国高校应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为核心,积极探索法律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振华 《中国教师》2014,(Z1):206-207
<正>一、法律文本语言失范研究的内涵首先,法律文本语言需要规范化。这是法律文本语言的必然要求。从法律自身的角度,法律作为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其文本形式在语言表述上应当规范,具有规范价值。法律语言的表述规范,才使得法律真正成为一种规范,为人们所遵守。不规范的法律文本语言,只会导致法律文本形同虚设,使法律丧失其价值。从法律语言的影响看,法律文本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重要规范形式,其示范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法律语言是法律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法律语言在法律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应当在高职法律专业开展法律语言教育。目前在我国仅有个别职业院校开设了法律语言教育课程,因此讨论法律语言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高职法律专业法律语言教育的构建可以从法律语言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来探讨。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法律思想既有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亦有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元素,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交融的产物。太平天国法律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以传统法律文化融合西方法律文化的先河,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中国法律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法律行为及大学生法律素质一般来说 ,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所调整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法律行为与民法理论中的法律行为有所不同 ,它是指所有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法律行为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合法行为 ,这是法律所允许和要求的行为 ;另一类是违法行为 ,这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其行为受到法律的否定 ,引起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津制裁。所谓法律素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法律知识素质 ,即大学生对法律规范、法学理论的认识水平和掌握程度 ;二是法律心理素质 ,即大学生对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感觉、情绪、愿望和信念 ;三是法律行为素质…  相似文献   

11.
职业追求性、专业化、独立性、语言思维性等是法律职业化的主要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法律教育。当前,我国法律教育面临教育起点偏低,法律职业素质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混同,法律教育质量不高,法律教育与职业出现脱节等问题。从法律职业化角度,对法律教育改革提出改进措施,即合理设置法律教育内容,制定明确的法律教育目标,对法律教育进行合理分类等,以此提升法律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法律移植成本是衡量法律移植是否有效的尺度.而法律移植成本分析制度是以有限的法律资源,进行有效的法律移植,实现法律移植本土化的保证。我国的法律移植应该引入法律移植成本分析制度,并且使法律移植成本分析的主体规范化。使法律移植成本分析所提供的数值是多种成本组合方式分析的综合值.通过对影响法律移植成本的定量和变量分析,以及法律移植的成本分析与法律移植的价值评判界限的把握,实现法律移植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法律人,而法律人的核心要素是具备法律思维。法律思维即法律人采用专业方式所进行的判断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课堂教学应当以培养法律思维为重心,增加实习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法律思维的培养,应当重视司法文书写作。与此相适应,应当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方式,对司法文书和模拟审判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修改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路径。法律修订、法律修正和法律修正案是我国法律修改的三种方式。这三种法律修改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各有其优势。立法机关根据需要适时地选择一种方式或交替使用多种方式对法律进行修改。考察我国法律修改实践,立法机关在运用这三种法律修改方式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法律修改已经成为立法工作重点的背景下,立法机关应当着手完善法律修改方式以提升法律修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法律职业是以通晓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法律职业化是司法权的独立性、专属性和技术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化的基础工程,在实践中其与法律职业化出现了一定的背离,这导致我国法律职业化进程发展缓慢。必须从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优化我国法学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大学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二元教育结构。要夯实法学本科教育,完善法律硕士教育,强化法律职业教育,从而为法律职业化提供具有稳固职业操守、系统法律知识、扎实法律技能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郭忠 《天中学刊》2007,22(6):33-36
从方法论上看,法律发现可被认为是法律方法的一种,即法官应用法律的一种活动。法律发现和法律渊源有内在的联系,法律渊源的研究对法律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法律渊源的研究有助于在司法过程中克服法律的局限性,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力,增强司法结论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法律人即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条件。实际上,"法治就是法律家之治",而法律职业道德是构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保障。高校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输送法律人才的重任,但我国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尚待改革和创新。基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其教育模式的改革应包括: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加入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体系,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法学教育的始终,探索新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加强法律诊所教育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律解释的含义应界定为:在法律实施活动中(即广义的法律实施活动,由法律实施监督活动和法律实施活动构成)针对个案对法律进行的具体解释。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权力观念,是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现状的深层次根源和实然基础,我们必须以应然的法律解释理论为指导,对实然现状去伪存真,留长补短,以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整合和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我国法律解释体制应由法律实施监督解释和法律实施解释两大子系构成,两大子系均属广义的法律实施解释,是一种平行分工的关系。法律实施解释子系又可进一步分为法律执行解释、法律适用解释,在此子系中,法律适用解释处于优越和主导地位,在法律适用领域具有最高效力。  相似文献   

19.
成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109-112
从法律教育的定位出发,分析了应用型法学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法律逻辑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中的基础作用,明确指出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法律逻辑是训练法律思维能力必要的、有效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将逻辑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律思维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徐浩 《职业技术》2006,(20):107-108
法律是法治的必须,但是,有法律并不一定有法治。不符合法治精神和原则的法律是无法实现法治的。法治需要法律的保障,也需要法律教育的支持。但是,法律教育不同于法治教育,法律教育不能代替法治教育。改进对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教育,就应该从法律教育转向法治教育,就要改变法律教育目的在于守法的片面认识,着眼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着眼大学生承担的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