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身体不仅仅是身体本身,还是身体话语的媒介和权力使用的肉体.在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诸多女性的身体参与到了作品的叙事中,其中,驯服的身体、趋同的身体及反抗的身体的具体叙事,体现了福柯权力与规训理论中权力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及权力内部的反抗,反映了男权文化下女性的他者地位及她们的不满和诉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紫颜色》与《黄色墙纸》中主人公的经历,并针对男权压迫女性的方式以及被男权压迫下女性不同命运的分析,揭示女性必须与男权抗争才能获得自尊自信以及独立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叙事文本及女性视角来解读晚明时期的《山歌》。《山歌》反映了在封建伦理松弛及崩溃的前夕,以男权为中心思想的退位,女权意识的觉醒及女性文化的崛起。本文从文本内容和叙事视角的契合构建女权主义的隐喻。  相似文献   

4.
《黄色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先驱兼女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于189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主要从小说《黄色墙纸》中的"休息疗法"入手,探析小说中女性精神疾病(如疯癫、歇斯底里、神经衰弱症等)的来源与诊疗方案,以此揭示出十九世纪美国医疗体系对女性的残暴与无情,并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时期美国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5.
《钟形罩》和《无字》分别探讨东西方不同生活年代的女性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心理状态及出路问题,意义深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两者在迷失和抗争两个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男性话语权下东西方女性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迷失及通过极端的疯癫进行抗争的原因。她们的努力表明东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开始反抗男权文化并且积极重构女性主体。  相似文献   

6.
《黄墙纸》是女性主义者吉尔曼的代表作。文中通过描写妇女受到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权影响的痛苦经历,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探讨了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觉醒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象征含义,从而揭示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  相似文献   

7.
王妮 《海外英语》2016,(4):148-150
《黄色墙纸》是美国早期女权运动领袖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杰出代表作,代表着早期美国女性作家为冲破男性作家为主导的文学写作而做出的勇敢尝试。该文从对小说中女主人公"我"的写作以及吉尔曼本人对《黄色墙纸》的写作创作的探讨,分析女性作家在争取女性写作和自身自由方面的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8.
本从叙事本及女性视角来解读晚明时期的《山歌》。《山歌》反映了在封建伦理松驰及崩溃的前夕,以男权为中心思想的退位,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女性化的崛起,本从本内容和叙事视角的事构建女性主义的隐喻。  相似文献   

9.
在《钟形罩》里,西尔维娅·普拉斯背离了对女性身体的传统书写,她把身体从传统文化的神话q-剥离出来,探讨了身体书写所揭示的女性内在心理意识和颠覆传统身体书写的美学意义,从而从身体层面解构压制女性的男权话语。  相似文献   

10.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比较《简·爱》与《黄色墙纸》,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简·爱》中"疯女人"伯莎·梅森是帮助简·爱实施其内心隐秘愿望的替身,《黄色墙纸》中疯癫的"我"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疯女人"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女作家们对处于男权中心话语中女性悲惨处境的初步认识,探索了在这个"他者"社会中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遗憾的是她们始终没有突破男性自我的"他者"界定,她们的女性意识也是被迫建构在主体的机构之中,已经变成了文化经验的一个内在部分.但是"疯女人"小说毕竟为寻找女性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了努力,也为后来者们指出了一条逃逸权威话语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女权主义分析比较<黄色墙纸>与<简爱>,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首者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而后者借助梅森实现其内心隐秘的愿望.伯莎与简·爱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钟形罩》实质上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的身体故事。冷战时期的美国女性生活在钟形罩般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中,沦为身体政治的受害者,逐渐失去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被迫扮演父权社会所定义的“正常”女性。身体成为束缚和囚禁女性的牢笼,同时也是她们抵制和反抗父权制规训霸权的有力武器。以女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为代表的女性人物,通过挑战“女性奥秘”所代表的文化意识形态、抵制商业操纵和逃离医疗控制等方式,解构社会规训霸权对她们的操控,最终成功夺回自己身体的部分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短篇小说《黄色墙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权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女作家的人生体验为出发点,采用第一人称经验叙事,描写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一位知识女性(“我”)在自身所处的社会和世俗压迫下的境遇和抗争。通过对小说的女性叙事和叙述声音等叙事学要素的分析,旨在揭示这部经典短篇的叙事策略、文本信息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以"女性觉醒"为出发点,透过哑女艾达冲破道德伦理的"钢琴别恋",揭示了女性主义意识下的"爱与重生"主题,展示了男权社会中一个柔弱女性固执而又坚定的反叛力量,被誉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通过对影片中女性觉醒三次历程的阐释,以及对其独特的女性叙事手法的分析,揭示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并结合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现状,探索女性主义电影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5.
在《杀夫》中,李昂围绕女性对男权的反抗和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着力塑造了三类不同的女性生存模式,分别为卫道型、顺从型、反抗型女性,而整部小说都是围绕这三种女性生存模式展开的。本文从三种女性生存模式入手,梳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群体分化情况及相互间的关系模式,以此来揭示女性自身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双重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饥饿的女儿》和《杀夫》是当代女性主义作品的重要代表,虹影和李昂这两位女性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关照海峡两岸社会底层女性在男权社会下恶劣的生存状态,勾勒出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为研究女性文学和探索现代女性的独立生存之路提供了优秀素材。本文主要通过社会环境的压迫、男性中心文化的解构、女性意识的觉醒三方面,挖掘两部作品中造成女性生存困境的缘由,透视作品中女性绝望背后觉醒的意识并探求其中蕴含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吉尔曼代表作《黄色壁纸》中,黄色壁纸象征着男权禁锢,女性成为受害者。"休息疗法"影射了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柔弱和自我放弃。揭示了女性在男权文化与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男权制社会中的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  相似文献   

18.
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壁纸》一直被认为是女权主义意识觉醒的一部代表作,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女权主义的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从女权与男权社会、父权思想入手分析女主人公女性"我"的主体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9.
于露 《海外英语》2011,(1):234-235,239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该文通过分析《钟形罩》中埃斯特疯癫的形成和反抗的表现,旨在强调她的无奈和抗争。埃斯特的疯癫一方面反应了女性对独立空间的渴求,另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李秀敏 《海外英语》2014,(8):194-196,221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墙纸》发表于十九世纪末,当时被评论为疯颠女人的话语。该文以文学和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作品,并立论作品体现女性对自我追求和觉醒意识的文学积极功能。文中女主人公及女作家吉尔曼因其与社会商讨自我的努力被认定为女英雄,提出重新建构和谐的两性观,关爱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