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基本单位。不同的意象决定了不同的语言编码,不同的语言编码体现了不同的意象。这一现象对同一意象的不同编码方式导致了不同的意象识读。本文通过分析张继"枫桥夜泊"的两个译本,认为译者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应对其中的意象仔细识读并进行意象编码,使译文读者获得于原文读者最贴近的意象识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古诗词中出现的草意象,对比不同意象类型翻译方法。研究发现,意象类型不同译文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当与译入语文化相异,译文多趋向保留草意象文化信息,符合文化翻译学原则。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今天,通过研究草意象翻译方法有利于意象英译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西文化的不同反映在翻译上经常可以表现为译文意象的不完整和流失.从意象流失的原因及哲学基础,“原生性意象“、“继发性意象“和审美意象的解读,暗示性词语的运用和意象的寻回,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意象的不同表达等方面来分析翻译中出现的现象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缘由,只能归咎于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更有效地减少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译者应尽可能地使译文释义性相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盼相吻合。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真正肩负起传达原语文化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5.
中国唐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擅长借物抒情。意象图式作为隐喻认知的基础,将其引入唐诗翻译研究能为唐诗英译开辟新的视角。本文将以唐诗《芙蓉楼送辛渐》的两个译本为例,试图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对译文进行分析,探索其意象认知与图式建构,以进一步利用意象图式进行唐诗英译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述许渊冲、孙大雨和Sam Hamil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的三种译文,介绍了意象观点,并分析意象对诗歌翻译的作用.进而通过比较古诗原文在汉语读者头脑中引起的意象与英译文在英语读者头脑中产生的意象的异同,来考察译文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意象词认知翻译观角度对比评析了《醉翁亭记》中概念性文化意象词和联想性文化意象词的六个英译文版本,旨在比析最佳译文并探索文化意象词的具体翻译方法。比析结果发现,各位译者在文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上呈现翻译思想的多元化趋势,而体现融合翻译思想的翻译方法所翻译的译文则可较好地实现翻译和谐性,适应当前国际跨文化交际形势,促进文化间的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意象为诗歌美的重要体现形式,以庞德意象主义理论为依据,并以其中国古典诗歌译文作品为实例,通过对其意象传递的手法的分析后发现:诗歌翻译重在意象传递。  相似文献   

9.
在文坛巨匠苏东坡的诗词中,大量意象的运用传递了诗人丰富的阅历与情感,亦赋以了诗词本身深厚的文化意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对众多意象进行有效的重构,以再现原作的神韵。基于传统哲学中的和合观,对东坡诗词中典型意象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语言文化维度的平衡与融合有助于原诗词意象在译文中实现最佳重构。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文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文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 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11.
在后殖民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形象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应该扩展为"异质文化形象"研究。后殖民主义作家所接受的文化已不单纯是母国文化,他们笔下的母国形象既不属于自塑的传统形象学,也不属于他塑的异国形象范畴,而属于异质文化形象。它的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出后殖民文化的混杂性、矛盾性,是作者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的体现,是后殖民文化混杂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遗觉像是一种罕见的视觉现象,主要存在于儿童当中.该课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断至今,留给学术界许多悬而未决的谜题.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该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遗觉像的经典实验研究范式的研究;遗觉像产生的评判标准的讨论;遗觉像的外部特征的讨论;遗觉像的应用研究;遗觉像的理论探索.尽管学术界对遗觉像已有诸多讨论,但受制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遗觉像的研究已中断多年.随着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革新,深化遗觉像的研究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对该课题进行再认知和再挖掘,可从神经生理机制、临床应用和儿童教育等方面推进遗觉像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意象特性分析及整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旅游地意象对于旅游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目前的旅游地意象研究中,还缺乏对于旅游地意象特性和整饰的分析。旅游地意象具有形成的时段性、感知的空间性、形成后的稳定性、构成属性的多维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等五大特性,应在旅游地意象特性基础上构建旅游地意象整饰的框架,并实施旅游地意象整饰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旅游形象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有力武器,研究内容的趋向性日益明显,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特点捕捉得愈来愈准确,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设计模式。但在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还是表现出了以下问题:区域形象替代城市旅游形象、区域背景资源争用、旅游形象口号指代不明、忽视了旅游形象感知主体的多元性、旅游形象设计时横向比较研究少。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时需注意合理定位城市职能,兼顾旅游导向性;基于城市的特色,把握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延续历史剖面,寻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亮点;凸显民族文化截面,展示形象符号;突出以人为本,倡导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数字图像处理中程序编写复杂且调试过程繁琐易出错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图像处理的语言-Matlab语言,并通过实例讨论了Matlab在图像处理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诗歌审美创造中紫色与黑色意象抒情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诗歌审美活动中,诗人将色彩赋予诗歌意象,由此而形成了诗歌的色彩意象形象,而这种色彩意象在诗歌的审美活动中,其色彩所寓含的抒情范式是客观存在的,这为人们研究诗歌创作与接受美学提供了一种观照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形象一直以来是哲学、社会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经典话题,但相关研究往往采用宏观视角。受社会建构论思潮的影响,形象研究迎来了“话语转向”,形象建构与传播开始引发话语分析、语用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基于话语分析或会话分析探讨形象建构问题,但这些研究因缺乏合适的分析框架而总体显得片面、主观。为此,本研究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以形象的话语建构观为理论导向,尝试对形象建构的内涵、类型和话语实践方式作系统考察,以期能够为未来的形象研究提出一个可操作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high schoo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a country image, institution image and self-image with regards to their intention to attend a foreign university. Using data gathered from students in Hanoi (n?=?403),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have more positive perceptions of the host country, the host institution and their desired self-image if they choose to study abroad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ir home country (Vietnam). In addition, the perceived image of the host country and host institution can generat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 desired self-image.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antecedent of the students’ intention is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perceived image of the host country and the perceived image of the home countr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institutions and home institutions in recruiting and retaining stud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意境的现代性研究中衍生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意境的形象性问题,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的美学性质等等。意境是特种艺术形象,是由语象、意象依某种美学规则建构而成的三维空间形象,是实境和虚境的结合体,并以虚境的存在显示其独特的美学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图像的清晰恢复结合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算法,采用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提出基于像素级的多聚焦数字图像的融合算法.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不同聚焦图像上的聚焦点,并将其取出合成为一张清晰图像.根据以上算法设计了图像融合软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