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翻译中,译者根据原文的语篇题材和写作风格及翻译意图等因素谋篇布局,制定大致的翻译策略后,翻译过程的实施最终体现在源语和目的语的词组,小句和小句复合体等语言单位的转换之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理论中将小句按其线性顺序分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两部分,但由于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主述位这一信息功能建构在语言中的布局及所对应的小句成分也不尽相同。可见,译者要想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对源语句式结构进行相应转换,这在英汉互译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想通过对几个英汉译例的比较和分析,尝试阐述在一般情况下,英汉语言中主位,主语和话题间的关系,以及三者在翻译中处理小句结构和信息分布时进行转换的一般导向,从而得出一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资源中,不仅存在着可以用来表达命题意义的语言成分,也存在着大量具备引导功能的过渡标记语。过渡标记语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内部标记语涉及语言间的内部关系,说明话语的步骤;外部标记语与话语情境相关,连接语篇外部世界的活动。以小说语篇为例,在英汉小说中,过渡标记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连接作用,体现的是话语的程序性语义表达,并且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表逻辑语义关系的过渡标记语经历了从实到虚的演变过程,但英汉语过渡标记在数量和体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78):14-15
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文化差异较大,反映在语言上的差异之一是语句表达的逻辑语义习惯差异。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逻辑语义关系理论为依据,简单梳理了逻辑语义关系理论框架,并对中美政治报告中的逻辑语义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政治语篇的解读和英语习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断更换语码的现象.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二语习得者的语码转换具有篇章衔接功能,通过语境、指称和逻辑连接等方式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5.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语篇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衔接与连贯作用也日益凸现。中西人民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美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也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要认真考虑如何遵循彼此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使译文能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6.
语调具有附加的暗示意义,因此能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韩孔德(Halliday)指出:语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表达不同事物的方法,改变一个句子的语调就改变了一个句子的意义。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这就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语调对语篇的连接有加强的功能。在英语语将衔接手段中,连接(con-iunction)是一种重要而明显的手段。它利用连接同项衔接语篇,其连接关系大致可以分为递进(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usal)和时间顺序(temporal)等四种。而不同的语调能够加强这些不同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邓艳 《考试周刊》2010,(28):31-32
英汉两种民族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关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的谋篇布局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也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要认真考虑如何遵循彼此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使译文能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8.
逻辑连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汉英篇章使用的连接词不同,汉语以隐性连接为主,英语呈显性。翻译中处理显隐性翻译的转换是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对比汉英散文中逻辑连接的基础上,对其在汉英翻译中的隐性向显性的转换进行了分析思考,考察实际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务合同汉译过程中在语言层面难以回避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如何准确有效地转换主动与被动语态。以英汉句式的认知对比为文章切入视角,阐述语态转换在历时表达习惯、思维方式、语篇信息提取等不同层面的多维表征,初步提出相应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10.
英汉翻译中的话题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属话题突出型语言 ,具有不同于英语主谓结构的句法特征。英汉翻译时 ,应充分考虑源语的语义结构、逻辑思路、语篇衔接及交际意图等因素 ,选择恰当的话题 ,重新组织语言 ,以实现意义上的对应转换  相似文献   

11.
逻辑连接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因素。人类思维的普遍性确保了英汉语篇逻辑关系的基本一致,而逻辑范畴的复杂性和语言表达的差异使英汉语篇的逻辑连接手段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显明性和隐含性的差异。掌握英汉翻译中逻辑连接的显明性和隐含性规律,有助于恰当贴切地再现原文的逻辑关系,保持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相似文献   

12.
汉英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汉语逻辑关系的衔接词多数时候是缺失的,需要依靠听者根据上下文自己揣摩。英语逻辑关系是靠衔接词和语法来表达,是显化的。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本质是传递交际意义。将汉语交际意义中的逻辑关系,用符合英语语言规则的方式表达出来,是顺利完成口译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围绕汉英口译中逻辑关系的显化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家们对熟语的分类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成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中的成员.本拟对成语、歇后语的各自特点略加说明,并指出其间的区别和联系,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的逻辑关系恰如在汉语中一样 ,我们在分析句子成份时依然要注意逻辑主语、逻辑谓语 ,因为它们之间不同的逻辑关系须用不同的形式。本文就四、六级及研究生试题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来分析 ,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真理的分类出发 ,简析了不同种类的真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蒯因对分析性和必然性的责难 ,对逻辑真理、分析真理、必然真理问题的关系作了考察 ,认为三者的外延及应用范围依次增大 ,前者依次是后者的子集  相似文献   

16.
转折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折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具有对立性,具体表现为:1.蕴涵性对立,这种对立是最基本,最广泛的;2.程度或作用对立;3.性质或特征对立;4.条件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实际中又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逻辑论证,就它本身来说无论是严格的,还是不严格的,它都联系着论证系统的语形,语义。笔者在阐明概念限制的逻辑论证支点与论证系统相互联系的基础上,论述了逻辑论证系统的语形,语义及语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有效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研读说明文不仅为了获取和了解信息,也为了考试。领悟进程的一个重要成分是读者连接现有信息与先前信息的能力。文本连接过程的其中一方为逻辑关系。这些文本手段明确标志大量文本信息是如何在一个具体逻辑语义关系中彼此关联的。本文报导此项研究结果,其调查了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阅读说明文时结合与文中例证的、因果的、转折的逻辑连接相关的信息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理解说明文中逻辑关系的能力与学术成绩和第二语言熟练程度有极深的关系。学术成绩差的学生尤其觉得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9.
真的概念在逻辑学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逻辑学的任务就是探寻逻辑真理.从对逻辑真和事实真的区分入手,正确认识和把握逻辑真理,探讨逻辑真与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何以值得个人领受?人的教育何以与价值构成关联?类似这样的价值命题恐怕一直被教育学研究所青睐的认识论光环所遮蔽,而对于这一命题的解蔽不仅是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的显现,而且是教育与生命构成实践关联的原点。从价值命题存在的先决条件出发可以使教育世界价值向实践转化,并为中国原创教育学的生成指出了一条实践逻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