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M型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通过溶胶-凝胶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氧化石墨烯含量的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性能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磁性能和吸波性能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收频段不仅比M型钡铁氧体材料宽,而且吸收强度比M型钡铁氧体大,其中掺杂氧化石墨烯含量为3%的样品,在10~18 GHz的频率上,反射率最小.因此,加入氧化石墨烯有效地改善了M型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NH_4HCO_3、FeCl_3·6H_2O、Zn(NO_3)_2·6H_2O和Ni(NO_3)_2·6H_2O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固相法合成了超细镍锌铁氧体。通过TGA/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在800℃进行煅烧,合成了立方晶系的镍锌铁氧体超细粉体,粒子粒度较为均匀,粒晶在0.2-0.3μm之间,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改进的Preisach-DOK模型模拟得到了纵向钡铁硬磁盘及γ-Fe2O3软盘的Henkel曲线和Δm曲线.研究发现钡铁氧体粒子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互作用,起到了阻止退磁的作用,说明钡铁氧体具有较好的剩磁特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改进的Preisach-DOK模型模拟得到了纵向钡铁硬磁盘及γ-Fe2O3软盘的Henkel曲线和△m曲线.研究发现钡铁氧体粒子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互作用,起到了阻止退磁的作用,说明钡铁氧体具有较好的剩磁特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改进的Preisach-DOK模型模拟得到了纵向钡铁硬磁盘及γ-Fe2O3软盘的磁滞回线、剩磁回线、可逆曲线,分析了两种样品的剩磁特性.研究发现钡铁氧体的矫顽力主要由磁晶各向异性决定,大于主要由形状各向异性决定的γ-Fe2O3的矫顾力.同时钡铁氧体具有高的Sr,小的SP75和窄的SFDr,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剩磁特性.  相似文献   

6.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体,研究了柠檬酸掺量、溶胶pH值等参数对粉体晶体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得样品的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2:1,溶胶pH值为9,煅烧温度为900℃的条件下制备的钡铁氧体纳米粉体,结晶良好,晶粒尺寸41 nm,矫顽力达到最大值,6053 Oe.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r—Fe_2O_3,磁粉、CrO_2磁粉、钡铁氧体磁粉、金属(合金)磁粉等磁记录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P123(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铁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SBA-15负载γ-Fe2O3(Fe和Si摩尔比为0.3)的有序介孔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花样(SAED)和氮气吸附等手段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此合成材料具有类似于SBA-15的结构,铁以高分散的γ-Fe2O3纳米晶的形式分布在介孔氧化硅基体中.对高氯酸铵的催化实验结果显示,γ-Fe2O3/SBA-15催化高氯酸铵的分解放热量由纯SBA-15的420.5 J/g提高到1125.8 J∕g,说明纳米γ-Fe2O3能够有效促进高氯酸铵的分解.  相似文献   

9.
以尿素为沉淀剂,Gd2 O3粗粉和浓硝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微纳米尺度的Gd2 O3粉体.利用差热分析仪(TG/DSC)、X-ray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制备工艺对产物形貌和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Gd2 O3粉体继承了前驱体形貌,随合成温度的提高,由"细小球状+细长片状"向"粗大球状+细长片状"结构过渡,最后转变为"菱形片状".经900℃煅烧均可获得较高纯度且结晶良好的微/纳Gd2 O3粉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微波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 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性能等材料结构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微波3 min、5 min、7 min、15 mi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较佳的合成条件所合成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 Li Ni1/3Co1/3Mn1/3O2结构是α-Na Fe O2型,为二维层状结构.在2.0~4.8 V的截止电压范围、17 m Ah·g-1的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284.6 m Ah·g-1,20个循环容量的保有率为75.6%.通过微波高温烧结合成正极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