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虎”爸爸     
今年是爸爸的本命年。爸爸属虎,三十六岁,身高是一米七六,脸长得有点胖,一笑起来,就有双下巴,还有一个小酒窝,听奶奶说那是他小时候骑自行车摔倒后,车把碰出来的。他的眼睛有点小,可是他瞪我一下,我就会害怕。  相似文献   

2.
"虎"字的构词能力强大,同时"虎"在汉文化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本文试从造字、别称、民俗、成语几个方面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
社会对中国虎普遍关注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文化背景。从畏虎、崇虎、打虎到护虎四个阶段,便是人类对“虎”态度发展衍变的心灵史。这个过程中,“虎”意象的不同蕴涵历时性存在的同时,亦有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因袭而形成共时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2日 晴 血,殷红的血,沸腾的血,随着刀锋的拉过从我的喉头喷涌而出,渗入这片本该属于我的森林中……,往事如电影片断般在我脑海里闪烁……我叫东北虎,生活在长自山茂密的森林里,从我一出生,命运的转轮已开始旋转……[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大家好!我是虎虎生威的小帅虎。今天,我要跟大家说说我们虎家族的“虎文化”。你知道吗?中国是我们虎的故乡,虎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虎形象也无处不在:中国文字、语言、文学、雕塑、绘画、戏曲、民俗,还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都有我们虎的身影。今天,请大家来听我说说有关“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民间吉祥图案之一的“虎”在剪纸、木版刷印画、纺织品、玩具各方面的造型形象特点,了解民间“虎”形象是以其严而被视为镇妖避邪、保佑平安的兽中之王。其特点威严而不恐怖、活泼而易于亲近、可爱、顽皮,使人们更加了解民间美术是艺术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点,它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是一种独特的美术形式。在民间美术的作品中,凶猛残暴的动物更加人性化、趣味化、艺术化。它们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张晓天 《少年月刊》2010,(1):114-115
虎,性情剽悍,乃兽中之王。有趣的是,在动物世界里,还有不少带“虎”字的其他动物,它们的取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动物之王”的敬畏之情。  相似文献   

8.
虎是兽中之王,威猛无比",虎"字的读音人们大都读"hǔ",然而在我国的云南等地区却有一些人以"虎"为姓,但是这里"虎"却读为"māo"。对"虎"(māo)姓的来源以及这一读音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背景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并试图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从电视媒体多年来“新闻立台”或“娱乐立台”的媒体实践看,两者皆持之有据,“娱乐立台”功不可没,不宜把“新闻立台”视为整个电视业及其主流传媒的规定动作。电视界和电视业以“文化立台”具有多重现实意义,其关键在于持有文化本色、文化“三量”和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0.
一 小试牛刀 军训第二天的晚上,我正专心致志地整理洗漱用品,准备一会儿爬上架子床睡觉。忽然,一声凄厉的尖叫从程叶那儿传来,只见她一脸惊慌,从上铺直直地跳下,边叫边用手指着自己的被子:“壁虎!有一只壁虎在我被子上!”此时,宿舍里只有我们三人。  相似文献   

11.
李福军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4):51-54,64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省双柏县彝族"老虎笙",是一种有关图腾崇拜的乐舞,其舞蹈动作是以彝族的虎图腾为依据的,是一种戏剧化了的图腾祭典,它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保留着许多原始遗韵,是彝族文化特征的标志,体现彝族人民的生命本质特性,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对本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卧虎藏龙>是中国武侠电影的成功之作,究其因是该片深受中国古典美学中儒、释、道三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由此,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重新建构并使之现代化,对栽中国电影走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滇中彝族地区的"送白虎"事象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涉及彝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这种鲜活地呈原生态般存现于彝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是生殖崇拜文化的典型。从研究"白虎"事象进入彝族文化圈可切近彝族精神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同志对其所著《孔雀胆》一剧的主题,先后曾有三次不同的解释。本文作者通过对《孔雀胆》这部剧作内容的具体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于《孔雀胆》中段功这个人物的评价问题,作者与黄侯兴同志持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野合而生孔子"之"野",既非一般意义上的"野外",更非"不合礼仪"之义.而是古代,处于野外丘陵之中,祭祀地母的节日--社祭之地周围的丛林.  相似文献   

16.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中国立场: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立场;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党情的立场;立足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从而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战争的起源问题即是战争“何时发生”这个“时间问题”,战争的根源问题则是战争“为什么发生”这个“原因问题”。普遍意义上的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而不是阶级社会,这既符合马恩的经典论述,也与史实相吻;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超越社会形态、超越时空的战争的共同根源;依据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层次分析和战争根源内容的横向层次分析,参照经济发展史,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在“穷人对富人”和富人对穷人”之间经历了四次大的转换。然而,战争并不是经济利益冲突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人类明的进步,和平解决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因此,人类战争的演变不会出现第五次大转换。  相似文献   

18.
《毛诗序》最遭人诟病者,莫过于以后妃之志或文王之化解释诗义.现代学者多认为与文王后妃之事无关,而只是普通的爱情诗歌,《毛诗序》的说法实属牵强,是汉人的附会之辞.通过对“合语”礼的考察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就已存在以文王之道德教化说诗的传统,《毛诗序》以后妃之志或文王之化解诗正是对西周诗说传统的继承,并非完全是汉人的造作与附会之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巴赫金“死亡”艺术观的巫祝文化之源开始追溯,总结了巴赫金“死亡”艺术观的具体内容及“死亡”的三种具体艺术表现,探讨了巴赫金“死亡”观与狂欢、怪诞的内在联系,肯定了巴赫金“死亡”艺术观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0.
"酷"字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酷"是时下一个非常流行的热门词,其意义在上古汉语中就有酒性猛烈、香气浓郁、刑罚残酷、残暴、极、很、甚、谷物成熟等意义.自从英语cool引进汉语后,"酷"又承担了cool的意义,并日益丰富和完善."酷"字词义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只有本土意义、本土意义与借词意义并行、本土意义与借词意义的中西融合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