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谋 《收藏》2011,(2):104-107
几千年来,中国铜镜精品辈出,汉唐镜更受海内外青睐,日本国立博物馆和民间爱好者竞相珍藏。中国铜镜文化在日本平安时代后期(897~1181年)融入大和绘画风格,应运而生的日本和式镜写景入画,将芦荡飞雁、梅菊双雀、滨洲翔鹤、花草风蝶等用富有日本风土民情的“和风绘”式样表现出来。宋明时期,在中国铜镜继续输往日本的同时,不为世人所知的日本镜也开始运销中国。散落在中国民间并被博物馆收藏的日本铜镜揭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在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特殊而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早在弥生时代,中国汉镜传入日本,北九洲出土汉代、三国制造的铜镜达300多面。据《三国志》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六月,魏明帝曹睿赠送日本女王卑弥呼的物品中有"铜镜百枚",对日本的制镜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日本从仿制中国铜镜到日臻完美的"和镜"形成,并于桃山、江户时期以商贸方式销往中国。精湛的工艺,似锦如画的纹饰,赢得了中国市场,使中国制镜作坊纷纷仿制,一时形成了日本式铜镜在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区域流传。日本式铜镜国内媒体介绍甚少,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本文介绍的日本式镜,究竟是日本镜,还是仿日镜,还需作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3.
桂立新 《中国收藏》2020,(11):146-149
汉代铜镜因其产生的年代,承继了由强秦开创的中国大一统封建制度,加之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因此与战国镜和隋唐镜共同形成了铜镜发展的三个高峰。汉镜承上启下,存世数量颇丰,文化精品亦多,历来是收藏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孙立谋 《收藏》2008,(10):80-83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用作鉴容的铜镜传人日本,成为其历史上帝王政治、财富、权力的象征。迄今所知,在日本北九洲为中心地域属弥生时代(相当于中国两汉时期)出土的中国制铜镜达300面之多;属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魏晋时期)的有3000面,其中三分之一为中国制造。据《三国志·魏志·倭传》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六月,倭女王遣使来到中国的魏朝,  相似文献   

5.
残镜浅谈     
王棣 《收藏》2008,(1):136-138
我喜爱中国古代铜镜已有许多年。前些年,铜镜的价格还不是很高,有时也能遇到好的镜子,因而也收藏到一些精品。可这两年,情况大不一样了,铜镜价格大增。出于数学和研究需要,我于是较以往更加重视对一些残镜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中得到不少乐趣。现从多年收集的众多残镜中拣出几枚,供人家鉴赏。  相似文献   

6.
庞文龙 《收藏》2010,(8):98-99
铜镜在我国古代文献史籍中常被称为鉴。鉴即盛水的盆子,上古时期,人们用它来鉴容。《楚辞·九辩》:“今修饰面窥镜兮。”已明确称作镜,并指出了它妆饰整容的用途。到了宋代,铜镜又被称作照子。此期,在镜背装饰上还出现了一批独具风采的人物故事题材。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柳毅传书故事镜和金代许由洗耳故事镜便是这类题材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收藏界》2008,(4)
李莫先生对本刊"鉴·辨·赏"栏目《汉亨藏镜》文章中铜镜的真伪及表述文字提出质疑,是对本刊的最大关心和爱护。近期编辑部已收到几篇类似的质疑文章和个别批评电话及邮件,本期选登李莫先生的质疑文章,我们将认真地处理这件事。从2007年第9期开始,本刊分五期连载《汉亨藏镜》一文,先后介绍了十几枚铜镜。本刊恳请读者就这些铜镜的真伪及表述文字展开讨论,以期共同提高我们编辑人员和铜镜收藏者的鉴、辨、赏水平。本刊将在"鉴·辨·赏"栏目刊登争鸣文章,热忱希望广大读者发表更多的观点和提出更多的意见,就这些铜镜展开讨论,改进我们的工作,将《收藏界》办得更好。在此,深切感谢李莫先生等读者对我们的批评。《收藏界》编辑部2008年3月11日  相似文献   

8.
孙立谋 《收藏》2009,(9):131-133
中国汉唐镜因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来备受青睐,甚至远销日本,许多精品一直被日本的博物馆和藏家珍藏。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7,(9)
郑州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腹地,是中国闻名的古都之一。几十年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发掘、文物调查和文物征集等工作中,收藏历代铜镜及新出土铜镜几百件,其中精品颇多。现选择部分铜镜,依时代顺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文 《收藏》2008,(10):84-85
湖南常德博物馆收藏了从战国到清代铜镜200多件,其中多有精品。现将该馆唐镜精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蔡明  黄阳兴 《收藏》2016,(1):110-123
曾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镜涵春秋——青峰泉、三镜堂藏中国古代铜镜展"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此展由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博物馆、深圳市考古鉴定所主办,中国铜镜研究会与深圳市收藏协会共同协办。此次共展出中国历代精美铜镜280余件,时代卜迄商周,下至明清,  相似文献   

12.
王权  王连根 《收藏界》2015,(4):113-123
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宋代铜镜铸造出现了重要变化,在沿袭、模仿唐镜形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成为宋代历史文化内涵的载体。宋代铸镜造型独特而多样,题材丰富而写实,纹饰纤细而秀丽,制作简洁而实用。尤其是在铜镜上创造性地铸上长柄,突破了中国古代铜镜一向以钮系悬挂的习惯,是铜镜形制上一次重大的革新,成为宋镜一大特色。可以讲,有柄镜的大量出现和使用,决不能看做是圆形镜上仅多了一个把柄而已,它有着深厚的社会需求的支持,适应了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礼仪交往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以手执镜,镜随人行,映照整容,更方便随意,深得宋人的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13.
王长启 《收藏》2011,(3):136-137
镜是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在古代是以铜为质铸造镜。据考占发掘资料记载甘肃广河坪曾出土一面铜素面镜,应属齐家文化时期,可以说是目前时代最早铜镜之一,也可以说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铜镜。商周时期以来人们使用铜镜逐渐普遍,铜镜上的纹饰内容也丰富多彩,多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与风俗。  相似文献   

14.
杨兵 《收藏》2008,(10):76-79
铜镜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物,也是纹饰精美、铭文隽永的艺术品。从商周以迄清末,铜镜代有精品,为达官贵人、文人淑女所钟爱,更是当今收藏界的热门。本期“古镜聚英”专题选发一组相关文章,有汉、唐、南宋铜镜的选介,有日本铜镜的鉴赏,也有铜镜鉴定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对读者有益,对铜镜收藏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5.
    
古人以水为镜,甲骨文"(?)"(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传说黄帝(PP2001—3,图1)发明铜镜,"帝会王母于王屋,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轩辕内传》)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两面圆形铜镜,其中一面素镜,另一面七角星纹镜,测定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至前1900年,为现存最古老的铜镜,  相似文献   

16.
董亚巍 《收藏》2008,(1):132-135
中国铜镜的铸造技术始终与当时社会的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在齐家文化前至春秋约2000年的时间里,其发展十分缓慢,属于摸索阶段,形制没定型、合金不稳定。从战国早期开始,中国铜镜的形制开始定型,形成了内凹式镜缘、三弦钮、底纹上叠压主纹,合金也以含锡量23%为主流工艺。  相似文献   

17.
郭智勇 《收藏》2021,(3):72-81
中国最早的铜镜发现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之后铜镜较少发现,直至商代墓葬中发现少量背面有几何纹的青锏镜,西周时期各地墓葬虽有铜镜出土,但仍寥寥可数,背面光素或饰简率的几何条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蓬勃发展,铜镜工业应时而兴。铜镜盛于汉唐,宋元以后漸衰,明清时期随着玻璃镋的出现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李建廷 《收藏》2011,(2):102-103
当这面纹饰繁密而奇异、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铜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惊奇、兴奋不已。扪心自问收藏铜镜这么多年,过手的铜镜难以计数,仅自己收藏的就有四百余面,为什么还会对这样的一面镜子动容呢?此镜是从邻国朝鲜回流的,以前曾有学者提出此类铜镜在朝鲜频有出现,可能为朝鲜镜。但国内多个地区有此类铜镜出土的报告和记录,年代为宋金时期,显然这是一面地道的中国铜镜。  相似文献   

19.
汉镜撷英     
吴伟忠 《收藏》2013,(5):100-103
新莽至东汉时期的铜镜制作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铜镜纹饰更为复杂多变,有规矩纹、神仙乌兽纹、四神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这个时期,铜镜上的花纹以单线勾勒轮廓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纤细,繁缛,流畅生动。东汉中期以后,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等镜种出现,由于采用浮雕式技法,使得主体纹饰隆起突出,较之以前采用线条法装饰的纹样更为形象生动,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其主体纹饰采用浮雕式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铜镜按形式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画像镜三种。高浮雕技法的采用,使神、禽、兽的形态更为活灵活现。纹饰构思也多样化,如神兽镜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展现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世界。禽兽镜则  相似文献   

20.
孙立谋 《收藏界》2014,(10):108-1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如藏族使用藏文,蒙古族使用蒙文,新疆少数民族使用回文,云南纳西族也有几近失传的纳西文……遗憾的是这些文字在铜镜上尚未发现过,或者说他们当时没有制造铜镜的条件或技术。尽管如此,仍有极其珍责的少数民族文字镜出现,它像晨曦中闪烁的星星,是中国灿烂辉煌的铜镜史中的奇葩。今将本人收藏及所知的几种少数民族文字镜从历史的背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