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地震的发生,给媒体带来了严峻考验,全国各地的媒体为此展开了一场报道战。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之一,以其反应快速的特点在第一时间投入到地震报道中,而且一改以往做法,不断增强节目的服务性,提供大量的救灾信息,注重心理干预类节目的作用,创新节目内容。广播在这次灾害报道中的表现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5年前,四川汶川地震,芦山也是重灾县之一。这次当地7.0级地震,地动山摇。而就在地震发生后的第56个小时,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在帐篷直播间里正式开播。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人民没有感到孤独;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的人民没有感到无助;因为有了电台的声音,灾区群众心里一直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3.
从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今年四月的芦山地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台不断积累突发应急事件的报道经验,并做出了许多尝试,尤其是芦山应急电台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采用特定频率,对灾区民众定点、定向播出。在一个多月的播出运行中,基本实现了为灾区群众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为当地政府提供信息发布支持的目标,完成了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解卿 《记者摇篮》2008,(8):63-6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广播媒体在这场特大灾害事件面前,架起了空中桥梁,向受灾地区的广大群众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及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在信息的快速传达、沟通,安抚受灾群众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凸显广播价值——重大灾害报道之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后,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因技术等原因,信息发布、传输受阻的情况下,广播承担历史使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整合资源、并机直播,扩大了广播的覆盖率、影响力;发挥广播优势,筑起"爱心长城";思考广播在公共危机报道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全面凸显广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那些日子里,在我国的大江南北,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流动的汽车里,平常并不被一些人看好的收音机,重新受到重视,许多人都非常专注地围拢在收音机旁收听广播。一时间,在全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四川、甘肃等地震灾区,收音机成为电器城最畅销的物品。在甘肃省,因为买不到收音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国家应急广播"在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例,对突发灾难事件中应急广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应急广播发展现状、规划进行了阐述。应急广播具有灾害发生前提前预警、灾害发生中指导救援、灾害发生后抚慰心灵等重要作用,是国家应急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共和国历史将永远铭记那一刻: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阿坝州汶川县,这次地震使大半个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都有震感。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广播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对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如何发挥广播媒体的应急特殊作用提出了建议.作者认为,目前,国内重大事件的诸多经验和国外的基本做法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应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挥广播媒体的应急优势.  相似文献   

10.
灾害教育——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汶川地震带来的灾害,生命权是人的一切权利的根本.危机中,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应包括协助币建公民社会、参与和谐社会构筑、保护文化遗产及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观.图书馆可以通过培养公众防灾救灾意识、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图书馆应急预案、实施灾后心理干预及指导等措施和手段实施图书馆灾害教育.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8.0级的大地震,刷新了中国建国以来遭遇的最大强度的自然灾害。面对大灾,全国各级媒体陆续打破常规,推出持续性的报道,把党和政府的动员令、把灾区的情况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受众,并及时发动广大群众捐钱捐物支援灾区。不可否认,这次大灾中,广播媒体以其特有的“新、短、广、快、活”特点,成为媒体报道中亮点。  相似文献   

12.
5月17日下午,从四川地震灾区返回北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总指挥部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形势,要求抗震救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搞好抢救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做好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妥善处理遇难者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3.
孙利 《中国广播》2008,(7):39-42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9天后,遵照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示,解放军四总部决定向抗震救灾一线部队配发17万台无线电收音机。收音机首次作为军事装备配发部队,表明中央军委对广播军事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彰显了重大灾难面前广播媒体的抗灾属性;  相似文献   

14.
赵朝亮 《新闻窗》2009,(6):51-52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这是很多地方广电都会面对的问题。自电视兴起,广播越来越重视“窄播”。在抗震救灾的报道和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中,两地的地方电台把窄播上升到战略层面,始终把灾区的受灾群众,事件的受害群众和救援人员作为自己的首要服务对象,通过媒体自身的特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贺雄 《中国广播》2013,(9):13-14
在“非典”以后,我国卫生系统一直在强调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我们在探索自己的应急模式,也学习、借鉴着曰外的模式,怎么跟社区沟通,让群众找到我们,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汶川地震,我们参加了,但是回过头来我们总感觉不是那么理想。这次芦山地震,由于我们专业性强、设备强,实际效果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6.
华冰 《新闻实践》2011,(7):62-62
近年来,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频发。那么,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广播媒体应采取什么样的报道策略,才能扬长避短,有效发挥信息沟通、舆论引导和公益服务作用呢?2011年的第一场大雪从1月18日开始至20日,低温雨雪肆虐浙江达60多个小时。受大雪影响,全省13条国省道、354条县乡道交通中断,诸永、杭宁等9条高速限流、封道。跨地市以上公路班线共计停班4429班次,山区和支线共停班14988班次  相似文献   

17.
广播,天生就是在重大自然灾难面前最显担当的媒体。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后两个小时,开滦赵各庄矿广播站的广播人将广播喇叭和扩音机装在旧自行车上,推着自行车开始了播音。随后在废墟上搭设的广播喇叭传出的声音,既是对灾区民众极大的安慰,更给压在废墟中的灾民以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8.
19.
大灾面前,文艺版面怎么办,成了一个大的办报抉择. 灾难当头,文艺也不能缺席.地震能把楼房震垮,震不垮的是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文艺报道的重要题材.由于思想统一,<深圳特区报>"文化星空"六个版的文艺版块,不仅没有像岭南多数报纸那样压缩或关停,除保持正常六个版的分量之外,有时根据赈灾的大策划增扩到八个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正在颠覆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新媒体的发展我认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相对于旧的媒介形态,新媒体形态是不断变化和延伸的,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拿互联网来说,它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