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商务的触角几乎介入了各种领域,而网购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使得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被大量侵吞,实体书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网络时代实体书店如何保持竞争力?体验经济的炙手可热,为书店提供了一条特色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阅读、网络售书大行其道,这些都在挤压着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为此,实体书店纷纷向多业态发展、特色化经营、延伸产业链、社群化营销等方面转型,并通过提高服务品质、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链条,给读者以最优的阅读体验,实现了消费群体的存量深挖掘、增量大提升,实体书店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相似文献   

3.
受电商发展、消费升级、成本上涨和数字化阅读等因素影响,我国实体书店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我国实体书店商业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当前,我国实体书店纷纷打造“书店+”复合型文化空间,部分书店走特色化之路,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注重会员和社群经营。然而,实体书店仍然存在发展定位创新不够、知识服务能力和功能较弱、会员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收入成本双重挤压导致生存压力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一是转变思维重构定位,二是提升知识服务能力,三是升级会员经营模式,四是创新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4.
紧随亚马逊书店之后,我国图书电商当当网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设了第一家O+O实体书店,迈出了"3年内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计划的第一步.当当网开设实体书店的模式创新主要有四点:一是兼顾各方利益,降低成本;二是应用大数据,打造智慧书店;三是紧抓文化体验,保持书店功能的多元化;四是延伸产业链,发展以书业为核心的"大文创"产业.以亚马逊、当当网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开设实体书店的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但又给实体书店业甚至整个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高颜值和"书店+"的复合式经营是当下实体书店的主流模式,该模式中的体验设计缺乏鲜明主题和创新,附着了浓厚的商业色彩,淡化了实体书店的复合文化空间功能,故无法解决顾客忠诚度降低、利润率下滑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实体书店的体验进行微观考察,发现体验在构建消费者和书店的强连接关系时逐渐式微,从组织认同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国外实体书店运营的典型案例,提出中国实体书店的"重做"模式.以实体书店良好的形象诉求、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经营行为为着眼点,实现从总体战略到职能战略自上而下的整体性"重做".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中国实体书店的倒闭潮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上海季风书园、广州三联书店等许多知名书店面临集体性经营窘境.数字技术成了这场危机背后的"推手".201 1年底京东、当当等网络书店低价血拼的激烈热闹更加衬托出实体书店的萧条凋敝.不知从何时起,"拯救实体书店"的呼声不绝于耳,巴金之女李小林等更是在今年两会现场发起了拯救实体书店大行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也纷纷献策要扶持实体书店.那么,我们该如何尊重出版文化事业的自身发展规律,理性地看待实体书店的危机呢?  相似文献   

7.
我国书店在过去的20年里几经坎坷,完成了从图书经营店到书店综合体的过渡,在后疫情、后数字时代,书店的持续发展需认清"空间转向"是趋势,"地方营造"是重心,"文化创意"是策略,"以人为本"是核心.本文在思想革新层面有机结合西方城市"空间社会生产""全球地方感"等理论,对多家书店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在对实体书店发展现状和瓶颈分析的基础上,从地方营造、地方感重构、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对城市实体书店进行创意思维的赋予,以期为实体书店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国民营实体书店的倒闭风潮引发各界广泛热议,"拯救书店"的呼声不绝于耳。本文对"拯救论"的主要主张提出异议,认为向政府部门求救、要求行政干预的思路无助于解救书店的困局;指出我国实体书店的当下危机并不仅仅显现在少数民营书店身上,国有书店同样不能等闲视之。出版产业数字化实乃大势所趋,公众、媒体、业界须尊重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理性看待实体书店关停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一流的实体书店应该是典雅的、温馨的,店中所陈列之书应该是精致的、赏心悦目的,只有这样,实体书店才能成为读者精神休憩的港湾。近年来,实体书店频频关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热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经代表们提议,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终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阅读和网络图书发行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实体书店行业发展.在国家政策利好和实体书店行业回暖之际,进一步探索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新路径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以目前国内多家特色书店为例,对其在"书+X"复合式经营发展新路径中的具体运营模式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今后实体书店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线上购物平台的逐渐壮大和发展,实体书店的图书销售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之下"被迫"进行转型。经过几年的挣扎与困顿,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逐渐有了愈加明晰的定位与方向,独具个性的"最美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回归大众视野。打上品牌烙印的实体书店凭借其独特的人文情怀,与城市文化进行衔接,完成与社会效益的巧妙结合。在社群经济的引导之下,增强自身品牌建设,让品牌互动融入用户体验之中是当前实体书店转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英美电子书销售增长停滞,纸质书逐步回暖.亚马逊扩大纸质书市场份额并陆续开设实体书店,这一"回归"之举不仅在美国本土引发震动,也让国内出版界人士密切关注:实体书店是否正在复兴?亚马逊书店是否能给国内实体书店带来某种示范效应,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本文认为,亚马逊实体书店的战略意图在于搜集线下数据、促进高级会员注册和布局实体零售,其经营导向存在局限.国内实体书店一方面缺乏亚马逊书店的数据资源和垄断背景,另一方面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书店传统和价值取向,所以很难从亚马逊的实体书店之路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斯静 《出版广角》2021,(10):59-61
新兴技术引发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危机,同时也带来全新的智能解决方案.志达书店作为全国首家无人"未来书店",利用黑科技提升用户体验,并将新零售概念融入书店运营、图书采销等环节,是传统实体书店的一次成功探索.分析志达书店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为其他实体书店提供转型发展的参考,使实体书店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服务目标读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实体书店的未来走向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中小型书店纷纷倒闭、大型书店销售额同样持续走低,已成为当前实体书店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实体书店仿佛整体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局. 网络,实体书店之殇?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如今,有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网上商城已囊括了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所需品,可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卖不了的".而网络为图书所带来的影响似乎尤为显著. 当当、卓越、京东等网络书店的图书价格相较实体书店会低廉很多,且送书上门,既便宜又方便,自然成为很多消费者"何乐而不为"的首选购书渠道.  相似文献   

15.
张春蕾 《视听》2018,(11):169-170
新媒体时代,传统书店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兴媒体以及移动电商的发展影响了人们传统的读书习惯,也催生了诸多营销新模式。本文分析了以"单向街书店"为代表的传统实体书店在微信平台传播的特点,以期为当前实体书店传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键是怎么活下去,除了实体书店积极自救,政府和社会还可以做得更多。"对于私人经营的实体书店,生意和人气不仅是兴盛的代表,更是活下去的依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书店日子着实难熬。"实体书店对空间依存度高,读者要有足够逗留时间,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人员聚集。"  相似文献   

17.
通过网上书店与传统实体书店对比分析,认为传统实体书店的步入困境的原因在于读者核心需求服务的缺失、书店营造氛围的偏差以及书店自身角色的认知不清,进而指出传统实体书店的真正出路在于结合当前形势与未来走势重新去梳理"角色认知决定氛围营造——氛围营造需要服务配合——服务配合强化角色认知及创造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改变了传统图书销售的格局,对实体书店形成强烈冲击.随着我国政府出台相关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实体书店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先锋书店通过打造"书店+"的经营模式,构建贯通城乡的品牌建设体系,整合一切线上线下的资源,从根本上扩大了书店的市场范围,最终在新媒体浪潮冲击下获得了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程洲 《出版广角》2021,(12):17-19
2018年7月6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在国有书店全面倡导建立总编辑制度,鼓励社会办书店设置总编辑.书店总编辑制度的落实是北京建设"书香之城"的重要抓手.书店总编辑制度是一个新制度,书店总编辑是一个新岗位,该岗位的职责、对岗位任职人员的要求、书店是否需要总编辑、书店建立总编辑制度的现实困难、哪些类型的书店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书店从业者和书店上级管理部门.文章通过分析实体书店建立总编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实体书店行业的总编辑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处在互联网时代的实体书店,正致力于整体转型,如何以"用户思维"谋求转型成为业界思考的一大热点,本文围绕实体书店树立"用户思维"、掌握"用户思维"和运用"用户思维"实现转型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