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非洲”采访札记(下)黄远流在人所不知的领域里,非洲是一个最神秘的地方。—维克多·雨果关于非洲最黑暗的事情,一直是我们对非洲情况的无知。—采访札记语言障碍在非洲,我背着一本任何时候不离身的《非洲内幕》,那时的感觉是,有如背着一块“铀”,有无穷动力...  相似文献   

2.
非洲之于我,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原本也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神秘大陆。在八年的编辑生涯中,我与非洲三度结缘:一是2011年10月编辑了已故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保平教授的文集《传统与现代:非洲文化与政治变迁》;二是2012年年初编辑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主编的《中国非洲研究  相似文献   

3.
非洲之于我,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原本也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神秘大陆.在八年的编辑生涯中,我与非洲三度结缘:一是2011年10月编辑了已故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保平教授的文集《传统与现代:非洲文化与政治变迁》;二是201 2年年初编辑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主编的《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1)》;三是刚刚新鲜出炉的常江、袁卿合著的《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经过这三本书的出版,我对非洲和非洲人的认识开始丰富起来,对中非关系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紫红色的霞光笼罩大地,沙漠、海鸥、建筑.广袤的森林.出没的野兽……1.04万平方米的外墙上展示着一幅苍凉沉郁的画面,让你仿佛置身于古老而神秘的非洲。”用两个字来形容看过的感受,那只能是——震撼!”当2009年6月25日.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的外墙正式竖立之后.亲眼见证的上海世博会领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多少年来,神秘的西藏,令无数人为之神往!那是个与天堂最接近的地方,那更是个荡涤灵魂的地方。在西藏有个更为神秘的地方——阿里,这里曾是象雄文化的发祥地。象雄文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文化,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明。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二三世纪时,今阿里地区札达县、普兰县即为象雄国  相似文献   

6.
吴隽然 《东南传播》2015,(12):57-60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更是中国向世界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的全球战略,为中国和非洲大陆的共同发展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给中国和非洲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也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了给"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西方媒体给非洲民众灌输的"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必须提升在非洲的传播力,在传播理念上要尽量和西方国家进行区隔,淡化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着眼经济和民生发展,要遵循"中国方式"的传播理念来传播中国和非洲,要用发展的眼光报道"真实的中国"和"发展的非洲"。本文旨在探讨在"一带一路"这一全球战略下,中国该如何提升对中非文化差异的重视,吸取过往传播经验教训和西方成功的传播策略,为新时期中国在非洲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及构建有利于中非共同发展的话语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C 《大观周刊》2006,(44):78-78
随着中非论坛在京成功召开,整个北京乃至全国正在掀起一股强烈的“非洲热”。非洲大陆自然、原始的景观,热情、纯朴的民风,神秘、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更令许多人心驰神往……于是,去非洲旅游,就成为旅朋友境外游的首选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看了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大型记录片《走进非洲》我们非常兴奋。这部片子不仅使我们对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陆有了新的了解,更重要的,它是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自己拍摄的。在异国他乡的采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希望贵刊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北京前沿西街读者 孙明 为满足读者的愿望,本刊特请走进非洲采访团成员、北京晨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援非项目主要是在做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培训,促进民主良政,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中国的援助绝大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是为了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7月31日至8月10日的11天时间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跑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六个国家。8月1日,在其此次非洲行的第一站塞内加尔,希拉里在一次演讲中"警告"非洲国家领导人须与负责任的外部国家合作。"警告"显然是在影射中国。美联社在评论中称,"中国影响力"是希拉里此行的两个核心议题之一。就在希拉里抵达非洲的十多天前,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今后三年加强中非务实合作的新举措,包括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西非中南部国家贝宁的总统亚伊随后在致辞中说了不下十次感谢,谢谢中国对非洲的长  相似文献   

10.
黄敏  廖威 《现代传播》2022,(12):79-88
以非洲媒体有关中国减贫理念的报道为例,以翻译理论和话语制度主义理念观为基础,从媒介感知和话语翻译两个层面探究非洲媒体有关中国减贫理念的传播,发现中国减贫理念在非洲媒体上享有突出的显著性和积极的合法性,但主要限于微观治理技术的传播,且与非洲语境的关联性不强,本土化程度薄弱。在哪些减贫理念可能与非洲相关或有效方面,中非信源也存在一定的理解分歧与认知错位。中国减贫理念在非洲的传播也表明,国际规范的本土化并非现有研究所呈现的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包括钩连和融合两个层次的渐进过程,在不同层次中有着不同的策略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6,(48):I0015-I0015
从《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中的国家信用风险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代表风险水平较高的深颜色集中于非洲地区。随着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走出去”步伐的加快.非洲作为一个政治环境错综复杂、人文社会环境与中国迥异的古老神秘大陆.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龙小农  陈阅 《现代传播》2013,35(7):57-61
NGO是民意的代表,是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人文外交、公共外交领域,NGO是一国建构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的重要主体,是必须重视并需要借助的巧力量。西方借助NGO在非洲既建构了自身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又有效抑制了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提升。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及话语权不彰,原因之一即在于中国NGO在非洲缺失。中国NGO走进非洲,与西方NGO、非洲本土NGO开展竞争与合作,直接服务于非洲国计民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将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1963年到2004年9月,总共有93名部长级以上中国领导人,到非洲访问了150次以上。而同一时期,来自51个非洲国家的459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访中国,总数达609次。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17年至2019年初,作者曾受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和埃塞俄比亚驻重庆总领事馆之邀,亲率团队连续4次深入这个神秘的国度。在行与摄之间,为读者打开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新视野,呈现出一幅瑰丽动人的异域画卷。而被称为“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拥有古城堡、古教堂等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非洲文明古国”,近年来更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看了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大型记录片<走进非洲>我们非常兴奋.这部片子不仅使我们时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陆有了新的了解,更重要的,它是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自己拍摄的.在异国他乡的采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希望贵刊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茶马古道上的神秘小镇洱源牛街是个物产丰饶的地方,在这里,吃食是一种文化,生皮、乳饼、八大碗,很多异乎寻常的饮食成了一种地域的标志;音乐在这里同样是一种文化,一个小镇三个紧挨着的村庄就那么四五千人,却遗留下七八座古戏台,  相似文献   

17.
一个非洲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这是流传在非洲的一个笑话。 走在非洲一些城市的街区,凡有档口、门面的商店,基本上被“中国制造”所占领。大约只有两个例外:香烟是欧关的.水果是本地的。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是一国重要的战略资产,随着非洲在与中国外交中的权重和地位不断上升,研究中国在非洲形象的塑造与改善,对中国对非外交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南非为例,采用主题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在南非网络上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公共关系理论,为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说到星级酒店我们不会觉得陌生,但你知道世界上顶级豪华的五星级列车是什么样子吗?在非洲最富有的国家南非,就奔驰着一辆奢华之极的贵族火车——非洲之傲。随着中非经济贸易的更深层交流,大量中国旅客涌入南非。为此,非洲之傲运营公司专门招聘了一位中国女孩田甜,为中国游客做翻译和向导。田甜来自河南郑州,2008年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毕业后,正赶上非洲之傲列车运营公司,正在面向当地的华人群体招聘中国籍的服务丽人,经过激烈的考试,田甜如愿成为非洲之傲列车一名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访问中国肩负使命1 941年初 ,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连天 ,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此时美国政府尚未参战。但是由于美国在远东有着巨大利益 ,所以它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非常关注 ,很想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去调查一下中国政府的抗日状况 ,以确定美国的对华政策。 1 941年 2月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妻子玛莎·盖尔荷恩受美国《柯里尔》杂志派遣要去远东采访。盖尔荷恩鼓励丈夫一起去。海明威是个冒险家 ,曾经去过非洲等世界许多艰险地区 ,还到过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反抗法西斯。他对古老神秘的中国非常感兴趣 ,美国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