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背影     
我整个人呈一个“大”字躺在床上。“妈,帮我去买一支钢笔吧,以前那支坏了!”妈妈正在厨房“乒乒乓乓”地炒菜,整个人仿佛都融进了庐山的云雾里。  相似文献   

2.
3.
背影     
每当我想起父亲的背影时.我的泪就不由地流到腮边。我很清楚地记得那年秋天.因父亲没有找到工作,没事可干,那时我还以为是父亲的懒惰。所以我看不起父亲,常和他作对。只要我  相似文献   

4.
妈妈的背影     
上帝不能照顾每个小天使,所以他创造了母亲。而我的妈妈,因为是一名军嫂,所以既要当爹又要当妈。她用柔弱的双肩支撑着家的温暖,她用娇小的背影演绎着爱和孝。(一)"妈妈,你这两天不用做家务吗?"我一边做作业一边对坐在我旁边安安静静看书的妈妈说。"妈妈家务做完了,陪你做作  相似文献   

5.
父母之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一种爱,因其表达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背影遂成为人们感受这种爱的最佳角度。本文具体探讨背影的情感、文化、审美等三方面内涵,试图揭示出现在文学史上的诸多《背影》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永恒的背影     
[针刺文一]父亲的背影苗忠表假期终于结束,又可以离开家去自由飞翔了。西装革履的我拎着大包小包在前面走,父亲拄着双拐在后面送我。走到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下,我执意不让他再送,一则,村口离车站还有一段路,父亲行动不便;二则,穿着一身皱巴巴的大  相似文献   

7.
8.
朱自清的记实散《背影》历经几次教材政策,始终被列为中学语课中的精读篇目,那么,为什么这篇军于1925年的章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去学习它、欣赏它、品味它呢?  相似文献   

9.
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自从董水龙老师提出《背影》的主旨是对远去父爱的追寻以后(《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追寻远去的父爱》),尽管批评的声音多于赞同的声音,或许他的解读还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但《背影》的“阅读史”和“阅读教学”方法从此将被改写,则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我的背影     
黄叶纷纷扬扬,散落一地浪漫,又是一年秋来到,寒意突袭,将手缩进袖口,今年的冬天,已离家万里,唯余自己。时至今日,我才懂得了,那个我曾经拼命追寻的未来,不过是那个再无舂秋的家乡,还有留给至亲的,我的背影。把梦想和憧憬一同塞进行李箱,再踏上那条连接着童年的城堡和外面的大千世界的小路,我已然从一个离别大戏里的配角,变成了剧情...  相似文献   

11.
背影     
董梦琪 《辅导员》2009,(17):I0013-I0013
一提起“文明”,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小男孩的背影。  相似文献   

12.
背影     
周怡帆 《新读写》2012,(5):53-53
我出生,母亲25岁。 刚出生没几天的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丝毫印象,只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浑浑噩噩地哭叫喊闹。我只熟悉你的气味、你的心跳,只有你抚摸在我身上的双手能使我感到一丝安全。从模糊的视线中,能隐约看到你上扬的唇线。很自然地,我认为你是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背影     
总有一个背影在我脑中浮现,总有一个微笑在我眼前绽放——那不是别人,正是学校的清厕工人,一位我至今仍不知姓名的老爷爷。他身材矮小,原本就黝黑暗沉的脸上布满皱纹,满头白发,十分沧桑。深蓝色的夹衣裹着他单薄的躯干。尽管工作环境脏,但他的衣裳仍干净,整洁。每次看到老爷爷时,他都在默默劳动,没有一声叹息、一句怨言。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的工作都不会打折扣,他的  相似文献   

14.
15.
父亲的背影     
长这么大从没给父母送过礼物。国庆回家我给父亲送了一件橙色的T恤,是学校搞活动时发给我的。那件衣服大得可以装下两个我,长得可以当裙子穿。  相似文献   

16.
背影     
成年以后,有时我会在恍惚中陷入一种若有所思的混沌中。有些儿时的影影绰绰的幻象,在那时明灭倏忽地掠过空茫的视野。我感到了一种诱惑和神秘i但我不能理解。那是什么呢?像一些匆匆而去的、避开我注视的背影!那是在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反正是在上学去的路上。我双手揣着兜,斜背着姐姐用过的旧书包,边走边踢着路上的石子儿。那天太阳照耀得炫目,我无意中眯着眼睛。  相似文献   

17.
背影     
冬夜.苍穹静穆,只有风贴着屋角狠狠地刮着。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甜甜地做着美梦。 突然,一阵“嚓嚓”声从楼下传来,我似乎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声响,是谁在半夜里忙乎呢?扰民安睡,真不道德!唉,算了,管它呢,我又继续我的美梦。  相似文献   

18.
汤效荣 《宁夏教育》2014,(12):53-54
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回忆性纪实散文,具有很多美点,比如真挚感人的父子深情、匠心独具的选材、灵巧回环的结构、质朴含蓄的语言、冷暖和谐的色调等。但《背影》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今天相比已发生了近百年的变化,教师如何引导才能使新时代的孩子为那个泪光中的"背影"而感动,才能使课堂学习更有效?尝试让家长参与到孩子学习此文的过程中,同交流、共感悟,可以带动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体悟,从而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背影》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是表现人间至情——父子之情的感人之作,也是文采熠熠的美文。但由于文章距离时代较远,这篇教师屡次教授屡次催人泪下的文章却不见得能感动得了现代年少不更事的初中生,教师在教学中也常有隔靴搔痒之叹。为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提高学习效果,笔者作了如下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背影     
发黄的灯光下,影子反复地从前面晃去后面,而前面又有一个影子移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