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阆中古城是我国四大历史文化古城之一的风水之都,自古以来是西南重镇,现存的建筑大多是建于明清初期的,因各种文化的交融、发展,形成了阆中古城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作为阆中古城美术教师,我们应利用阆中古建筑、石刻、汉砖、春节文化、民间艺术川北皮影等为题材,让阆苑古迹走进美术课堂,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  相似文献   

2.
阆中古城有关张飞的传说流传甚多,皆源于张飞镇守阆中的历史。这些传说将张飞神话为阆中古城的保护神,千年传诵,影响深远,成为阆中古城重要的文化资源,时下理应成为阆中古城旅游开发的"主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古城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城正承受着旅游浪潮和城市化的冲击,文章以山西平遥、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古城为例,分析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具有多样性、历史悠久性和易变性,因此需要加强古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高度重枧对古城文化悠久性的保护,加强古城文化修缮和重建工作,让古城文化保护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阆中是全国四大文明古城之一,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地名遗产委员会命名的"千年古县",旅游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对阆中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认识还不全面,致使阆中旅游业发展受限.该文对阆中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SWOT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策略,为阆中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国春节发源地,被评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坐落在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成天然屏障,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  相似文献   

6.
阆中历史上曾出现过两对兄弟状元,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佳话。伴随着四大状元的出现,"自放状头"、"陈母教子"等众多关于状元的传说也随之产生并广为流传。这些传说是古城科举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风水文化的营造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整体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风水文化旅游是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仙岭是名扬世界的“中国风水第一山”,有着深厚的风水文化积淀,其风水景观文化与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组构和谐的传统人居风水村落,具有优越的旅游发展条件。杨仙岭旅游发展必须凸显核心吸引物,进行目的地旅游环境的整体构建;营造意境,做到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景观互为印证;定位风水文化旅游胜地,实施雅俗共赏的旅游开发;围绕“三个”结合,进行产品创新,使游客在展示、观摩、操作过程中,充分体验其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爱讲"风水宝地",但到底哪儿是风水宝地呢?如果你仔细查询,应该会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地处川北的"风水古城"阆中。有古人诗句为证,杜甫在阆中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苏轼曾赞叹"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陆游也曾在此写下"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的佳句。阆中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徽州歙县一同被称作中国保  相似文献   

9.
穿行于老街交错、小巷纵横的阆中古城,像被时光裹挟着走进历史,在摇曳多姿的阆中特有多元文化中感受人类智慧的一个个细节,依稀犹辨张飞镇守川北的雄姿,尚可感知“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的学风……阆中,以它独特的文化积淀,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熨贴自然。秉承传统地域  相似文献   

10.
阆中古城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阆中古城文化,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发展阅中旅游业的需要。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全民参与原则、“新旧分离、新旧共生”原则是保护阆中古城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具体保护措施中,应针对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中的不同层次中的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