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宗教的视野研究太平天国公文是对公文研究的新探索。太平天国时期的公文披上了华丽的宗教外衣,强调天下一家。宗教幻想与公文务实原则的冲突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不彻底。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受到拜上帝教影响,在文书中多出现宗教语言.太平天国公务文书中对上帝的称谓有多种,对敌方的称谓也显示出宗教特性.尤其是公文中提及的“天堂”、“地狱”和“小天堂”更显宗教痕迹.太平天国公文语言在宗教面纱笼罩下具有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3.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6,(20):57-58
太平天国政权在起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运动的文书档案,建立了颇具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这些文书档案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太平天国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文书编纂迄今已走过百余年,国内外太平天国文书编纂成果众多,尤其是建国后,仅书籍类的太平天国文书编纂成果就达五十余种,对研究太平天国史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平天国运动从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至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为止,驰骋中原长达14年之久,势力发展到湘、桂、粤、浙、闽、赣等18个省.并建立了农民阶级的政权,给予清朝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运动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与历代农民运动比较,还有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太平天国汇编和刻刊了大量自己的文书档案,作为天朝的官书发行.关于太平天国刻刊诏书的规模,有记载云:"有四百人终日从事印刷,向外分送"[1],太平天国把自己的这些文书档案作为号召群众、教育群众的主要工具.太平天国还设置了数量众多,有一定官职的兼管和专管档案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特别注意对档案的保管[2].  相似文献   

6.
李锦华 《云南档案》2014,(11):19-22
<正>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在19世纪中由农民阶级政权引爆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也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运动的最高峰,最后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并以失败告终。虽然目前各学者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初步担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给予清朝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以及在当时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太平天国时期留下来的文书材料有利于我们对当时的情况进行还原,为深入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第一手原始材料。一、现存太平天国文书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7.
一、软实力内涵诠释公共外交核心目标1.“软实力”与“软实力资源”辨析公共外交是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这已经是比较具有共识性的判断,但对软实力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对公共外交核心目标及其所依赖资源的理解,从而影响公共外交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广泛使用文书并有完备的文书制度,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书资料.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公文的影响也表现在对文种的改造上.在阅读大量太平天国留世公文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和前代以及同时代清朝公文文种有别的带有宗教性质的文书.所谓宗教性质的公文是以拜上帝教精神领袖天父或天兄为发布者或者收文者的公文.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全球传播技术条件下,人们深感发生在遥远国度的新闻就如同发生在身边,可以真切地感受事件中的人物和故事,而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并逐步意识到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同时,中国人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有增无减,这些因素使国际新闻成为中国媒体内容新的增长点.那么,如何做好国际新闻报道?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软实力有优劣和正负,不同类型的软实力需要不同模式的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势能"理论揭示了新的传播模式,在这个视角下公共外交既包括国际广告、对外宣传等信源外推型公共外交,也包括国际新闻报道、人员往来等传受平衡型公共外交,更有秘密信息传播等受者主动型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势能的分析表明,不断挖掘中国软实力资源,提升软实力、积累公共外交势能,是提升公共外交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张蓓 《档案管理》2022,(2):68-70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本文基于数字人文视野,分析了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文本挖掘技术、数据管理技术、GIS技术、VR技术等数字人文技术在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并指出应通过建立数字仓储、搭建数字人文研究平台和项目委托开发来促进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转型升级的具体...  相似文献   

12.
侯吉永 《档案》2013,(4):43-47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与西欧诸国的外交文书体式可以概括为“谕/禀”范式,中方文书充斥居高临下的用语措辞,难掩天朝对臣邦的宗藩外交姿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传统的宗藩外交被彻底颠覆外交文书形成“照会”范式,文书往来被迫两得其平。  相似文献   

13.
丁清 《兰台世界》2013,(22):141-142
<正>虽然对鸦片战争等西方列强侵华战事及其影响的研究一直都是近代史研究的重点,但一般只侧重政治、军事、制度和经济等方面,对外交公文却言之甚少。事实上,中西双方在此段历史中均对外交文书格外重视,表面上称谓、格式、转递方式的矛盾,反映出国家地位以及外交体制的根本冲突,所以仔细审视外交文书的变化对研究近代历史实  相似文献   

14.
由陈春华、郭兴仁、王远大翻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有关中国部分1911.5—1912.5)》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译自三十年代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帝国主义时期档案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沙皇政府及临时政府档案文献汇编《帝国主义时期国际关系》第二辑,第18卷、第19卷。 本书收录了这两卷中有关辛亥革命时期中俄交涉的全部文件,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涉及辛亥革命发展进程、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列强承认民  相似文献   

15.
周晓舟 《兰台世界》2016,(24):87-89
汉代外交空前发展,在硬实力强劲的基础上,帝王的外交理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外交的发展走向。儒家化外交思想的影响,加之汉文帝宽简舒和的个性使得"羁縻化"、"修德致远"、"德威并施"性质的外交贯穿始终。文章对汉文帝的文书进行研究,通过内容和言辞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文帝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6.
明清对日外交文书的写作植根于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明清对日外交文书的写作,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内容的合理叙述,在行文中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自身的情感诉求,这一点值得当今外交文书的写作模仿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表,始于汉代,是用于臣向皇帝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陈谢、庆贺、慰安等的上行文书。唐宋以后,表用于庆贺、辞免、陈谢、进书、贡物等。明朝,表用于庆贺、谢恩或藩属进贡、陈情等。清朝,表用于元旦、长至、万寿及国家重大庆典等。笺,源于东  相似文献   

18.
沈悦 《兰台世界》2017,(14):119-123
从文书角度,以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美外交为研究对象,以1500余份文书档案为基,研究战时南京国民政府对美外交文书的运转方式。从信息来源、决策方式、文书流程等方面对其运转模式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文书运转所体现出的特点,并以此反观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这一战时同盟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浦东一直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的光辉形象为世人所知,同时人们也往往给它贴上“物质文明发达、精神食粮匮乏”的标签。实际上,浦东不仅是一片经济热土,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各级政府有专门的文书档案工作人员,而且有一套健全而严格的文书运转手续,既安全,又迅速,对太平天国革命起过积极的作用。东王杨秀清的诰谕文书,写好后经过核实无误、并进行登记,立刻派遣翼殿参护送东王府头门,再交值日尚书登记、挂号,击鼓传进,然后,盖好印章,立刻发出,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