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红刚  彭巍 《兰台世界》2012,(21):80-81
壁画这种传统而魅力四射的艺术形式成了太平天国官方建筑必备的装饰,太平天国壁画也成了近代考古史上最珍贵的发现之一,太平天国壁画以独特的手法表现了太平天国伟大的农民运动的精神特质,成为中国壁画宝库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发现太平天国印书的活字印本,廓清了中国印刷史上的模糊认识.并就发现太平天国活字印本的意义进行阐述,给太平天国研究者提供新的版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组织过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收集活动,曾国藩在攻入天京时组织官兵扑救被太平军自焚的宫殿,从中抢救了太平天国的印鉴,曾国藩用心保存了李秀成的<自供>--太平天国从起义到失败的历史记录材料,曾国藩注重收集、保存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思想意识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与捻军、客家>一书系由郭豫明教授所著<太平天国与捻军>.及刘佐泉教授所著<太平天国与客家>合编,为太平天国史丛书中的一本,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颇具独见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罗尔纲(1901~1997年),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在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人们只要谈到太平天国,无不想起罗尔纲先生;只要提起罗尔纲先生,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太平天国.罗尔纲是研究太平天国的一代宗师,经他长期搜集、整理和编辑而成的<太平天国文献>四巨集,<太平天国资料汇编>1200万字,由于他悉心勘考、去伪存真,给太平天国的研究者们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6.
从金田举事到夭京陷落,太平天国历时14年,图书文化事业伴随始终.太平天国建立有一套完整的图书编刻、印刷机构,围绕宣传革命、唤醒民众、推翻清王朝,建立理想"天国"的目的,镌刻印行大量的图书文献,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太平天国图书镌刻种类多,印行数量大,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天平天国运动从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至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为止,驰骋中原长达14年之久,势力发展到湘、桂、粤、浙、闽、赣等18个省.并建立了农民阶级的政权,给予清朝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运动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与历代农民运动比较,还有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太平天国汇编和刻刊了大量自己的文书档案,作为天朝的官书发行.关于太平天国刻刊诏书的规模,有记载云:"有四百人终日从事印刷,向外分送"[1],太平天国把自己的这些文书档案作为号召群众、教育群众的主要工具.太平天国还设置了数量众多,有一定官职的兼管和专管档案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特别注意对档案的保管[2].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受到拜上帝教影响,在文书中多出现宗教语言.太平天国公务文书中对上帝的称谓有多种,对敌方的称谓也显示出宗教特性.尤其是公文中提及的“天堂”、“地狱”和“小天堂”更显宗教痕迹.太平天国公文语言在宗教面纱笼罩下具有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9.
赵建  华冰 《兰台世界》2013,(10):148-149
宋代被公认是继汉唐以后墓葬壁画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不仅在数量上远胜汉唐,而且在内容题材上也更为丰富、融合性更强.本文剖析了宋代墓葬壁画盛行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着重论述了儒学对宋代墓葬壁画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广泛使用文书并有完备的文书制度,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书资料.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公文的影响也表现在对文种的改造上.在阅读大量太平天国留世公文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和前代以及同时代清朝公文文种有别的带有宗教性质的文书.所谓宗教性质的公文是以拜上帝教精神领袖天父或天兄为发布者或者收文者的公文.  相似文献   

11.
史跃军 《传媒》2021,(18):82-84
随着新兴科技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壁画这一古老的绘画形式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成为建设可交互社区的新着眼点.本文从壁画的公共艺术属性入手,对数字化壁画的交互属性进行溯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壁画的发展及其在可交互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并指出数字化壁画将通过与社区环境、社区居民的交互,展现出更为多元的功能,进而为建设富有创意的、可沟通的城市空间提供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2.
张全海 《档案学研究》2021,35(1):144-148
太平天国纪年民契作为古文书学和太平天国史学界重要的研究对象,因其存世罕见而无法为学界提供足够的研究样本,故此开展这方面的文献挖掘与研究有较大的学术意义.通过对目前所知6件存世太平天国纪年民契进行汇总考述,发现太平天国纪年民契具有两个文书学特点,即契纸的双套制和纪年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我国仅存保留完好的金代壁画之一.壁画以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为主要题材,结合自然、人文景观及社会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及时代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体制决定了其公文的宗教性.在此时期的大量公文中,有不少宗教仪式的内容.将宗教仪式写入政治栽体的公文中是公文发展史上都较为独特的现象,这与太平天国拜上帝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沁源县正中村金墓发掘于1958年,山西博物院最近将墓葬壁画摹本予以公布.本文首先对壁画的位置进行了复原,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利用墓中的长篇题记和人物附近的榜题,理清了壁画人物的身份和关系,并探讨了壁画所绘人物的身份,指出壁画人物中既有墓主形象,也有一些是墓葬建造时尚在世的家庭成员,有些人绘到墓葬中,可能是...  相似文献   

16.
1 太平天国的图书机构 1.1 诏书衙,主编书、汇修天王诏旨等事.太平天国称自己的书为<诏书>,诏书衙就是编撰诏书的机构,衙址在天京城内慧圆庵.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在14年的革命历程中产生了大量档案,然而,在国内,这些档案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幸而,在国外还有大量的太平天国档案得以保存。文章在前贤的基础上对流失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进行整合汇总,将收藏在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调查清楚,为将来追索这些太平天国档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以宗教起家并借用宗教巩固统治.杨秀清1854年致函英国使节时表示:"天国自起义兴师以来,所行所为,皆遵天父天兄圣旨."太平天国时期,中国大门已被西方列强强行轰开,清朝廷与列强的外交关系又长时期陷入僵局,此时太平天国政府的外交公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洛阳八里台被盗的空心砖壁画是中国汉墓壁画的首次发现,亦是洛阳汉墓壁画的首次发现.洛阳汉墓壁画堪称20世纪的重大发现.八里台汉墓壁画被盗掘后,几经辗转,流失海外,最后被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整幅壁画呈梯形,画面高0.74米,长2.41米,砖厚0.14米,它是由4块空心砖合成.分别为左右各一块三角形砖,中间是方形砖,下由一长方形横额空心砖承托.其中这幅壁画右边绘人物10人,均宽衣博带,表情不一,有的持物顾盼,有的搭讪对语.左部绘14人,或拱手谒拜,或恭而舒袖,有的提剑执戟,有的下跪施礼.  相似文献   

20.
已故的罗尔纲先生对我国历史学尤其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谓是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奠基人。在漫长的太平天国史研究探讨岁月里,罗老以其坚忍细心、务实求真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1年出版的总结之巨著《太平天国史》正是其一生呕心沥血、严谨治学的真实写照,而此书的手稿就珍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