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窗》2013,(3)
如果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这时一个陌生人走进来,他会径直向谁询问:"请问厕所在哪里?"答案是:有着"厕所脸"的人."厕所脸"能让陌生人产生亲近感,而初次见面的印象往往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也有张"厕所脸"吗?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2013,(5):56-56
如果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这时一个陌生人走进来.他会径直向谁询问:“请问厕所在哪里?”答案是:有着“厕所脸”的人。“厕所脸”能让陌生人产生亲近感.而初次见面的印象往往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也有张“厕所脸”吗?  相似文献   

3.
尔玉 《青海科技》2013,(4):81-84
在科幻片里,永远都会有一个负面角色,它对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时,他一出现,你就知道,那是个asshole;可在有些电影里,你得花点时间才弄清楚他原来是个顶大的坏蛋。有些目前看起来对人类很有好处的发明,可能就充当着这种角色。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能看到它们的危害到底有多么严重。  相似文献   

4.
你有没有钱     
宋朝的司马光是当时的大臣,很多人刚进朝廷的时候总是先去拜访他. 他跟对方聊天的时候,常常会问一些让人很难堪的问题.他问:“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诸如此类.被问的人出来以后都很奇怪,说司马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大臣,怎么会问我有没有钱这种又小又怪的问题?后来大家再打听,才知道原因.  相似文献   

5.
秋天不知不觉地来了.若梅湾的花坛有些枯萎了.树叶微微黄了.一个秋雨初霁的黄昏,老人坐在花坛前拉着《惊禅》,只觉眼前有一片温暖的亮色升起,他睁开双眼,见有许多双眼睛在打量他.这其中,只有一双眼睛是湿漉漉的满含善意和温情的惊禅式的目光,那是老黑所牵着的猴子的目光!老人喜极而泣,更加动情地拉着曲子.一曲终了,他取出裤袋里的小剪刀,剪断琴弦,长叹一声,颓然倒在散发着一股寒秋之气的花坛旁.老黑和围观者走上前去,一试他的鼻息,知道他已无人间之气.大家窃窃私语着:这是谁家的老人?他叫什么?住在哪里,该通知谁来为他收尸?  相似文献   

6.
手能“看”东西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协会最近对一例奇特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位丧失部分视力的男子可以凭手来“看”东西,只要把手放在他的盲区内。专家分析认为,这名男子之所以具有这种用手“看”的能力,要归结他类似于猴子大脑中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既具有视觉能力,也具有触觉能力。这一发现表明:人类大脑中含有具备多种功能的神经元,人们有可能对部分失明者采取补救措施。大约20年前,研究人员认为,大多数感觉神经只担负着某种特殊的任务。例如,视觉皮层中的神经元只接收和处理眼睛传输的信号,听觉皮层中的神经元只接收和处理耳朵所听到的声…  相似文献   

7.
这首美麓的翡,、是一百多年前俄幕斯漳大的学者雁蒙藉索夫窝的。雁蒙藉索夫是哥白尼理希的热情宣傅者和其他行星生物生是思想的衡镬者。他在这首爵中描糟了一幅撅艳厥诬的宇宙的圆景:在宇宙中到处都是燃境着的恒星和有生命徽县着的行星。但是,在别的天艘上究竞有生命喝?"天体  相似文献   

8.
正早在古代,便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孟轲的母亲为了他能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多次迁居。在现代社会,为了孩子能住到"学区房",能够去重点学校读书而竭尽全力、四处奔波的父母也随处可见。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儿童的成长环境的重视程度是有增无减。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也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康而体型健全的婴儿,给我一个专  相似文献   

9.
积雪草 《知识窗》2008,(11):55-55
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是本市一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老总姓陈,在用人上自有他的一套。那天,他拉开人事部的门,对着屋里喊,谁跟我去招聘?我刚好手里没什么事情,就跟着陈总前往。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笑的场景:一位演员问:“假如你有一百万美元,你会怎么做?”第二位演员回答:“什么也不做……假如我有一百万美元,我就会整天歇着,开心地玩.”第三位演员插嘴说:“嘿,你那样做根本不需要一百万美元……你看看我表哥……他身无分文,什么事也不做,但整天就坐在那里.” 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足足笑了一个小时,现在想起来,我还会发笑.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下乡到东兴区双才镇五龙村四社,发现该社社员冯金成或家坝子外育有许多银杏苗。询问其育苗奥妙,冯大爷介绍说:“他是用银杏枝条扦栽的,方法简单,但必须讲究科学。否则,将费力不讨好,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12.
智能材料是指能感知环境条件,并能对感知结果作出判断,以及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行动"的材料.智能材料的这种行为与生命智能反应有点相类似.智能材料神奇就在于并无生命的材料却有着"感觉"和"知觉".智能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诗人贾岛作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用"推"还是用"敲"?据说他思索良久,后来决定用"敲"比较合适。一句诗因为不断的推敲就成了经久不衰的名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课堂教学也和作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一个知识,我们作些仔细推敲和慢慢斟酌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正谁说做发明就要一本正经,"捣蛋鬼"也能玩出大名堂。山东省临沂市高都小学六年级的徐新龙玩转科技,不仅在各种大赛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将创新思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创新,哪里就有他,徐新龙誓将创新进行到底。在他的影响下,全班掀起了一股发明新潮流呢。  相似文献   

15.
楠木 《今日科苑》2013,(16):32-33
导语 26年,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这份坚持源自他别出心裁的见解与领悟,源自他心中有社会、有祖国、有"大我"。  相似文献   

16.
刘卫 《科学与文化》2009,(12):53-53
那年,我从武汉出差去上海,上船后不久,一位外国老头儿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英语交谈,得知他叫卡尔,来自瑞典。他这次慕名来武汉旅游。黄鹤楼和东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正坐船去上海。然后回国。卡尔十分健谈,也很随和。他对中国了解得真不少,和我从秦皇汉武兵马俑,一直谈到了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在近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同步进行的看法和担忧。末了,他还拿出了几张自拍的瑞典风景照片赠给我作纪念。  相似文献   

17.
<正>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他在这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中,生动地回忆了当年百草园内的美好场景:有碧绿的菜畦,有光滑的石井栏,有高大的皂荚树,还有紫红的桑椹……鲁迅笔下"高大的皂荚树",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十分常见的、很普通的乡土树种,它有着豆荚般修长而光滑的  相似文献   

18.
罗玲 《科学生活》2023,(3):32-33
<正>01说什么都不对?也许是因为家长太焦虑初中生家长经常会有这种体会,跟孩子说什么都感觉不对:说让他好好学习,孩子觉得压力大;说让孩子多放松心态,尽力而为,考上什么学校都可以,孩子又觉得你低估他。另外,有时家长越让他放松,他自己的压力越大,就好比你看恐怖片自己感到很害怕时,就会告诉身边的人“你别怕”。  相似文献   

19.
王涵 《科学中国人》2013,(10):18-21
三年前,他受朋友之托,毅然决定开发现代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三年后,他带领整个科技团队辛勤研发,冀雨科技助农宝TM系统横空出世。一直酷爱创新的他,有着二十几年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开发的实践经验,有着一批和他一样有理想有使命感,并愿意与他一起打造一片新天地的朋友,更有着那些农民朋友们对现代农业的殷切期待。用创  相似文献   

20.
杨俊国 《科教文汇》2007,(10X):193-194
闵乃本院士和他的课题组19年磨一剑,使得他从事的研究领域从冷门变成了在光电子、声电子、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国际热门。在他身上,有着当代许多中国人所匮乏的东西:从“职业精神”升华为“志业精神”。闵先生最可贵、最感人、最有昭示作用的,是他用类乎朝圣的生命旅程诠释出什么是科学家、学者的内在品质,而这在当下这个充满了喧嚣、浮躁、作秀、急功近利的时代尤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