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是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故事太平淡,没有什么精彩可言。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总是看不到自己在人生旅途上的身影。穿过茫茫天涯路,别人背后拖着的一长串幸福或苦难的故事,却是那么恒久地令我们感动。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每当洁白的书页在我的眼前舒展,我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插着翅膀的小精灵,可以随意地钻进书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身体里去。融进他(她)的灵魂与意识里,主宰他(她)的言行。这样,我就可以随意地转换角色,想变成谁就变成谁,这样我就可以跑进任何一个既定的轨迹,开始一…  相似文献   

2.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是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故事太平淡,没有什么精彩可言。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总是看不到自己在人生旅途上的姿影。穿过茫茫天涯路,别人背后拖着的一长串幸福抑或苦难的故事,却是那么恒久地令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进行一场阅读之旅吧。奶奶唱的歌谣、爸爸随口编成的童话、故事新传,承载了上一代的希望,也承载了作者的童年,更会代代相传。而刚上学时的作者因为词汇有  相似文献   

4.
过年的时候长辈给孩子们送红包,是一种流行而历史悠久的风俗,而数红包里的钱也就成了小朋友们的一件乐事。石子彦小朋友的这篇《红包的故事》写了两个特别的红包:一个只装有一元钱,另一个甚至“一元也没有”,但它们却具有“更深的含义”,也“更有趣”。这一元钱的红包是太奶奶送的。老人家90多岁了,眼睛已失明,大年初一时由奶奶代送。这可是只名副其实的红包,“用一张红纸包着,边缘折得整整齐齐,就像一个标准的长方形”。这是太奶奶用颤抖的手精心做成的,凝结着老人无穷的爱。什么是人们常说的“礼轻情义重”?这就是。所以小作者在接受这只…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充满柔情、充满情意的习作,读罢令人欣慰,令人回味。人类之爱是永恒的主题,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是无以伦比、永不磨灭的。人世间的爱有多种多样,朋友之情、亲情之爱等等,人们最常见的是亲情之爱,这种爱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在中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也是写亲情的文章。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处的家庭条件不同,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这就如鲁迅所说的,人人戏法会变,各人巧妙不同。也就是说,由于各人的社会环境迥异,各人对亲情有着不同的感受,各人笔下的亲情也有着不同的状态就在所难免了。本文…  相似文献   

6.
文章写母亲与女儿的故事,看起来是那么简单,读起来却十分沉重,沉重得令人心痛。女儿就要高三毕业了,因为紧张的学习常常忘却与母亲的交流。就在母亲为女儿缝袖口的纽扣而无法穿针时,女儿  相似文献   

7.
自己给自己洗脚,那是常事,而给父母洗脚却是破天荒的事。作者写到老师故意要求每个同学给自己父母洗脚,并且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来。老师这个主意出得好!这个作文题目出得好!作者很生动地写出自己给母亲洗脚的心理过程。你看,当她回家要给母亲洗脚时,对父母的第一反应作了生动的记述,显示出两代人的亲情。作者在真的给母亲洗脚时,把父母的心情写活了。你看,父亲为了打破这时的尴尬气氛,故意打开电视机;母亲“一双手不知搁哪儿好,动来动去的,不停地说‘:够了,洗得够干净了。’”作者从母亲的动作中写出她的激动的心情;而对自己的心情,作者写道:…  相似文献   

8.
9.
牵挂,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情感。一个人有所牵挂,就会过得充实,有意义,有滋有味,而不会无聊、无趣和绝望。那么,我们的小作者关玺又牵挂什么呢?让我们来仔细品味一下。关玺小朋友的作文《牵挂》写的是小作者与乡下亲戚三叔之间的几次交往,从对“乡巴佬”三叔的鄙夷到了解再到牵挂,写出了小作者复杂而又非常细腻的情感变化。对于习作的特点,小作者的指导老师在推荐信中曾有很精致的介绍:小作者抓住“乡巴佬”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了这位“乡巴佬”的善良、朴实。尤其是滴湿键盘和送钱两段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仿佛一…  相似文献   

10.
曾经听说:现在是越来越难以被感动了,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变得比较冷漠,大家想到自己的比较多,而关心别人比较少。但是,当我们读王子丰小朋友的这篇《感动》,就会觉得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如果你在体育运动时不慎摔成骨折,腿上或手臂缠上沉重的石膏,拄着拐杖,行动不便,而且“伤筋动骨一百天”,痊愈之日又是遥遥无期,这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编辑部就曾经收到过叹苦经的来稿,引起了大家深深的同情。而这篇《感动》却是另一种思路,另一种写法。它写的不是苦恼,而是一种快乐、幸福的体验,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这使我们感到由衷的高…  相似文献   

11.
写现实生活中平凡而特殊的女人,在传奇与真实中展现女人的美丽与深厚。文章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淡淡的叙述中,让人看到外婆与妈妈两代女人青春时代的向往与现实生活带来的人生状态,作者写出了外婆与妈妈两代人不同时代的不同的青春岁月。历史是严酷的,它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未来,也会嘲弄人似的让人遭遇苦难。作者在写两代人的生活的同时,赋予作品明丽的色彩,使人感到生活虽然严峻,但只要善于生活,面对前途,还是有美好未来的。这里,作者为我们呈现的都是身边的生活,身边的女人。她们虽然饱食人间烟火,但依然超凡脱俗,依然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李超朱晏民小朋友的这篇《行走在春天的诗行里》是一篇春天的赞美诗。小作者赞美春天,却从严冬写起,“寒流还在大地久久停留”,这或许取自于“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的悠深意境。“行走在春天的诗行里”,文章撷取了春天的三个景象:春雨、春风和春光,正是它们各自的风姿构成了生机盎然的无限春色。春雨芳菲,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小作者精心编织的“春之景”,本身就是一首无言的诗。谁说不是呢,每当我们感受着浓浓春意的时候,不正类似于对诗的享受!“行走在春天的诗行里”,小作者的一大创意在于截取古人的咏春诗句来抒发这一主题。“随风…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令不少青少年神往,清华园的魅力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前往“朝圣”!作者以优美而精细的笔触,记述了游清华学府的经历和感想。本文的特点是写景层次清晰,记述详略恰当。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清华园,对一路上所看到的景色作了描写,对林阴小道上的行色匆匆的背影作了描写,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朱自清的名作《背影》。沿着旅游的路线,作者描述了庄严的大礼堂、大草坪、六角亭、荷花池、清华大学的主楼和各种各样的体育场馆等等,生动地记述了清华园优美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这所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感受到清华园清新…  相似文献   

14.
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织成色彩斑斓的世界,合奏出颜色交响曲。颜色交响曲,奏出自然界美丽的乐章,奏出人性和谐的乐章,奏出伟大的母爱的乐章。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生活就是美。诚然,生活处处有美,美在生活中,在你的感悟中,在你的发现中。作者的观点很有见地,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作者用感悟方式写出美无处不在,美就在生活之中。例如,作者写出美的存在:青春很美,思念很美,成长很美,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很美,等等。这些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物,平时人们或许不会注意到,但却是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都是美的事物,只不过你没有注意罢了。作者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作者在论述时不仅能整合论点,还善于把论点与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思绪、丰…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随笔式的散文,也是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绿,在人们眼中,只要你有心,随处可有,随处可见。在某种程度上说,绿既是自然现象,也是心理现象,或者说是自然界的事物在人们心灵中的观照。从这个意义上说,绿也是心理现象。在大自然中,満眼皆绿,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是作者正面描写的绿,然而这种大自然的绿又经过作者的心灵酿造之后,演变为主观上的绿。既是主观上的绿色,它便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识,也就是升华为主观意念上的东西。由此作者把绿变成心灵的寄托,变成意念上的或者说是心理上的带着点神圣色彩的绿了。在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写一个农村来的女孩枣妮的故事。一个失去父母的女孩,一个从农村来的女孩,朴素而真诚,真实而自然。然而,当她刚来到班上时,却无人理会她。作者理解了她的处境后,想尽力帮助她,但善良的女孩心里总是想着别人。作者无意间翻看她的铅笔盒发现,她用的铅笔竟然是用纸卷  相似文献   

18.
"用一颗童心来看世界",文章的视角很好,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在文章中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互不关联,独立成篇,但三个故事却有着内在的东西连接。作者观察细致,善于从平时身边发生的事情中捕捉题材,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爱有着深刻的体会,并且把这种爱演绎得生动而深沉,令人感动,令人思索。爱是人性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连结,也是人类最高尚、最珍贵的情感。作者在文章中深深表述了这点。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爱的分量,感受到了爱的  相似文献   

20.
这篇习作的题目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论述的是人的“形象”问题。作者以丰富的知识,论述了各种形象的内涵,也说清了形象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性。文章视角独特,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作者在写法上有条有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例如,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提出很有新意的“形象诉说”问题,然后用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作为事例,并作出归纳:“这是认真的形象。”由此推进,作者再论述“为执着而改变的形象”、“爱的形象”和“不负责的形象”等,在批评不正确的种种形象之后,也就是文章作出“破”之后,作者最后归纳中心论点,也就是简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