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琵琶行》,细致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我们会发现,这里“相逢”的表层义是说诗人与琵琶女偶然相遇,但同时还含有精神“相逢”,即两个心灵积极主动地相融的深层意味。而且,既然“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相识未必就是“相逢”,因为“相逢”是彼此心灵的相通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琵琶行》,细致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我们会发现,这里“相逢”的表层义是说诗人与琵琶女偶然相遇,但同时还含有精神“相逢”,即两个心灵积极主动地相融的深层意味。而且,既然“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相识未必就是“相逢”,因为“相逢”是彼此心灵的相通啊!  相似文献   

3.
《琵琶行》中作白居易在听完琵琶曲与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后,有感而发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对于这种天涯沦落之情,我们大都能读出这是作与琵琶女命运的写照,是相同的身世所激发出来的相同的人生感慨,但更深一层地想,是什么原因使两人产生了这样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呢?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大半津津乐道于白居易《琵琶行》脍炙人口的音乐描写,而对其取得同样巨大成就的情感思想的描写,却因音乐描写的辉煌成功的影响而少有深入地鉴赏与探讨。显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该首诗歌的主旨所在,这一千古名句,应该可以说是诗人长期孜孜不倦的文学追求和命运体验的结果。这一名句之所以能出现,  相似文献   

5.
6.
中职《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为《琵琶行》定主旨的:《琵琶行》是通过对沦落江湖琵琶女的身世的描写,抒发了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和失意之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叹。我觉得这样的定论未免过于片面和肤浅,实际上这篇课文中有三个情节是值得注重和交待的。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诗歌发展达到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上突出体现了其姊妹艺术的特点。仅从音韵角度,就可以感悟唐诗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到唐诗音韵传情的魅力。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唐诗音韵美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中学语文课文中的《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所感动的故事。关于这首诗在文学上的成就,此处不必赘述。而在音乐描写上的一些独到之处,特别是一些音乐现象和音乐事件的出现,使得这首叙事诗还具有丰富的音乐学知识。在此愿与中学师生朋友来共同分析和欣赏。  相似文献   

9.
对《琵琶行》的社会学解读会得出控诉性质的主题。而从学角度看,琵琶女痛苦的深层原因是物质与精神、现实与浪漫这一人类永恒的矛盾,这是琵琶女形象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11.
《琵琶行》一课主题与音乐部分历来为教者重视、称道,笔者在实践中也一直高度重视,但本节教者力图从诗的角度,还原意象,体味意境,深化情感,以情感为突破口,并设置精彩细节,期待新的教学火花。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把握;(2)了解、运用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教学重点抓住意象,感受悲凉的意境,深刻体味诗人郁结的情感。教学难点 感悟情感的逐层递进,深刻理解诗歌的丰富情感。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教学过程【导语】唐朝有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唐宣宗李忱,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诗是这样写的(投影诗歌)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显然诗中提到的诗人是—白居易,诗中提到的两篇代表作是《琵琶行》《长恨歌》。这首皇帝赞颂胡儿能吟的《琵琶行》大家也认真学习过,你曾因怎样的感动记住了哪些典型形象、典型音乐、典型境界、典型氛围、典型感情?【情感一探】自居易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显然,同学们记住了言(语句)、声(音乐)、实(主题)而最重要的根(情)却印象不深,让我们从诗的角度再次品味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痛苦,尤其是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运用语言文字来描绘音乐,文字所传递的声音效果把文学和音乐结合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通过对诗歌音乐性的描写,反射其现实主义内涵。把文学性、音乐性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一千多年前,浔阳江头一位琵琶女幽怨的琴声深深地打动了白居易。此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已两年,本已“恬然自安”,因为琴声,也因为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他“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于是写下了“凡六百一十六言”的长诗《琵琶行》,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让后人为他们一掬同情之泪。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古代文人诗歌中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艺术上很完整很成熟的流传千古的佳作.<琵琶行>作于作者被贬江洲的第二年.诗中通过对一个歌女沦落身世的生动描写,抒发了自己被排挤打击的悲愤之情.  相似文献   

17.
《琵琶行》作于自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的第二年(唐元和十一年)。唐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杀,自居易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贬为江州司马。“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它自问世以来,就传遍神州,与《长恨歌》一起成了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19.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叙事艺术上,是唐诗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尤其是它对音乐的描写是非常成功的,因而给读者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以下是笔者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叙事艺术上,是唐诗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尤其是它对音乐的描写是非常成功的,因而给读者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以下是笔者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