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议社区参与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平乐古镇为例从建立和谐社区的目的出发,指出古镇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应该强调社区参与,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社区参与的对策。通过正确引导社区参与,使古镇社区和谐发展,古镇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与体验经济有着天然的对接性,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也正发生着趋向文化体验的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文化旅游地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并以此传承和发展旅游地文化,实现着文化旅游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以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者体验行为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对古镇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方式逐渐以休闲体验为主导;对古镇在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愿望日益强烈等。基于此,从空间结构优化、文化活动设计、文化内涵挖掘和协调持续发展四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下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古镇体验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汶川水磨景区是以低碳经济理念进行灾后重建的,主导产业从原来的高耗能工业转变为旅游业和教育业,创造了水磨重建典范。水磨景区具有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其低碳旅游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不但不会影响水磨景区旅游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将增强水磨景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低碳旅游也将成为水磨景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镇旅游经历了起始、发展到成熟的三个阶段,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古镇历史文化、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上。古镇旅游开发主体的不同,开发模式也不同,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古镇旅游开发模式,分析了古镇旅游同质化明显、古镇的旅游超越了环境承载量、古镇的文化和原真性受到破坏、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以及产品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保护古镇、创造性地开发古镇,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突出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避免同质化,充分考虑游客旅游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炜  高翔  张萍 《柳州师专学报》2016,(4):89-94,108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从旅游6要素、人员服务、旅游环境等8个维度的具体32项指标对西塘古镇旅游服务质量进行测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游客对西塘古镇旅游服务质量总体评价不高,古镇整体景观、人员服务技能、旅游产品的类型与特色、古镇的生活气息等已成为影响古镇旅游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还原生活气息来突显古镇旅游的文化特质,提高古镇服务人员综合素质等措施对古镇整体景观进行综合治理,对古镇发展进行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的重大惠民政策,对古镇旅游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产生作用力。本文将江西富田古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对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的作用。在分析精准扶贫政策基础上,对富田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实行SWOT分析,了解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中,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深化富田古镇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精准扶贫政策在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造血"式扶贫,即通过发展富田古镇旅游产业为贫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发展农业和手工副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居民脱贫致富,打造文化旅游古镇品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镇因其独特的魅力犹如一颗拂去尘埃的珍珠在旅游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了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古镇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区繁荣和文化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日益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束缚了古镇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大理喜洲古镇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政府主导,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树立品牌,加强宣传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古镇旅游不断升温.旅游业在给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矛盾.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运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价了古镇旅游社区参与的现状,分析了社区参与与古镇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及问题缘由,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古镇旅游和谐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丽江古城旅游发展问题对四川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立足于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四川古镇文化遗产的高度,以国内古镇旅游发展较成熟的丽江大研古镇为借鉴,分析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旨在为四川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并指出四川古镇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古镇旅游始于80年代的周庄,其后迅速带动了江南以及其他地方古镇旅游的发展。然而古镇旅游在带给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出现了大量破坏当地文化生态的现象,使众多古镇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古韵"。绵阳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古镇旅游资源丰富,但大多至今尚未进行商业开发,本文以绵阳古镇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绵阳古镇旅游资源及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文化生态角度提出了绵阳古镇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三个最新理念,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实践和运行方式。生态旅游是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工具,旅游循环经济涵盖了生态旅游而且内容更广泛,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和旅游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旅游发展由生态旅游向旅游循环经济推进,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文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与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架构,也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武夷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有相当完善的旅游产业链。但目前尚有开发利用的广阔空间,尤其在坚持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与人文可持续的发展原则下大力发展游学与养生产业,使之成为武夷山旅游业新的发展点与旅游品牌,这将使武夷山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更多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时,对提升武夷山旅游的品质也将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品牌丰富化、区域发展特色化、节庆旅游多样化等特点。本文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以体验为视角,分析了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发展可持续、管理可持续、动力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等方面探讨了陕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区域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广西乐业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具备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机遇,但是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诸多具体问题.文章基于乐县的NPO现状,针对它参与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将会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改善途径,以期更好地促进乐业县NPO的健康发展,使它为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行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深入分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应采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凤凰山青水秀,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凤凰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是在旅游为主的现代化冲击下,封闭的苗寨正走向开放,加之无序开发、恶性竞争及有效管理缺失,这些问题将成为凤凰苗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了凤凰苗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对之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族旅游地居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如果对于政府部门、旅游规划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只关注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无视了当地居民利益,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对抗旅游发展的高涨情绪,从而阻碍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只有旅游企业、居民群体及政府三个方面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态度,才能实现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平等合作,金融产业能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资本和金融服务支持。而旅游企业贷款难、旅游上市公司少,表明金融对旅游产业的支持相当欠缺,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就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开发之现状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客家乡村旅游自身的独特条件给客家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开发客家乡村旅游资源对赣闽粤边客家地区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客家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限制性因素,这势必限制其自身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进程。本文尝试在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对赣闽粤客家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以旅游和文化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对旅游人类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学科的关注,使我国的旅游业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