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看央视春晚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方式,春晚是华人在农历新年最关注的文化盛宴。春晚作为文艺展演属于媒介事件,在媒介事件中观众对春晚的解读和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为集体记忆增添素材。本文试从媒介事件入手,从媒介事件界定;预热记忆;互动构建记忆几个方面对央视春晚的集体记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充分阐述社交媒体对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有助于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社会记忆发展新态势,社交媒体档案记忆的多元化、智能化,亦可推进发展社交媒体建构传承社会记忆的理论与方法。从社交媒体孕育社会记忆建构传承的新环境以及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这三个方面逐层诠释社交媒体的社会记忆建构传承,并对如何发挥社交媒体建构传承社会记忆的积极作用,克服避免其消极作用在媒体平台、档案部门、互联网用户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社交媒体具有记忆价值、人文情感等特质为社会记忆建构传承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树立数据思维、促进记忆“智造”、建立过滤机制等策略为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提供了普世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3.
PX争议肇始于2007年的“厦门散步事件”,尽管官方、媒体和专家不断科普并引导、调和民意,但时至今日社交媒体中仍然对该议题争论不休,并且记忆的提取与调用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在运用大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1年至2021年间的微博PX项目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后发现,关于PX项目的风险记忆几乎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微博PX记忆书写存在着当下记忆与过往记忆、理性表述与情绪记忆、利益主张与风险记忆三组矛盾的拉锯与纠缠,导致社交媒体空间中对PX项目的争议难以平息,而化解PX记忆的隐忧,则成为面向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雨花 《声屏世界》2016,(10):64-66
今年5月以来,"魏则西求医财尽人亡事件""医生陈仲伟被杀""雷洋死亡"等网络热点新闻频发,但大众和媒体的注意力都很短暂,许多重大新闻虽然轰动一时很快就在新的热点新闻出现时被淹没了.本文从记忆心理学理论出发,以百度和微博指数为分析数据,观测某热点事件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与公众记忆的关系,以此来分析网络热点新闻是如何在公众记忆中被遗忘,探究公众记忆中网络舆情的遗忘机制.  相似文献   

5.
岳璐  郭飞扬 《传媒观察》2023,(11):89-97
近两年,社交媒体平台刮起了一股“精致露营”风,美图打卡、精致器具、乡野氛围等仪式感的打造与凸显,备受年轻人喜爱,也让社交媒体上的露营记忆发生了转变与拓展,强调野外探险与艰苦求生的早期风格不再是露营记忆的唯一表征。在记忆理论的视角之下,社交媒体的新露营潮以唤醒个人记忆的刻写为起点,以共享与协作的形式对集体记忆文本进行重塑,并在平台的强大算法助力下实现了对露营记忆的数字化整合。具体来看,露营的社交媒体记忆实践通过符号化表达、空间化建构以及媒介化展演得以展开。露营记忆的生产与建构还存在一定的记忆失真、失焦等问题,这源自社交媒体记忆生产中话语权的伪赋权趋势与主导权的争夺乱象。  相似文献   

6.
集体记忆是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心理基础,它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新闻业的形式及功能,还拓展了集体记忆的空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会因激发受众不同的"隧道记忆"而形成"情绪性热点事件"。本文以2019年4月16日轰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为研究对象,采取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浪微博中的原创文案中受众的记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关联,集体记忆中蕴含的情绪值呈现怎样的规律以及公众在此事件中的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激发受众集体记忆的部分,在激发的同时能够大范围地扩大传播效率,受众对于维护集体记忆符号呈现出归属、进取与捍卫的多元行为特征。通过就此事件的研究来反思,在媒介带来一次又一次"记忆潮"的时代,新闻业界如何让对"集体记忆"这一资源富矿加以利用,以建构更好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延宕,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空间协作联结书写和再生产各种与非典相关的记忆文本,展示了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新兴记忆生产空间的潜力,其可供性让多元网络行动主体塑造更具参与性和多元化的非典集体记忆,也不断更新对于新冠的认知。此外,不同行动者之间的记忆书写竞争和协商呈现出一个动态、协商、复杂的过程。多元的网络行动主体,包括官方、媒体和公众于新冠疫情期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通过话题属性和话语框架的调用整合,唤起和重塑了中国网民关于非典的集体记忆,以及中国网民当下对于新冠的定义和想象。  相似文献   

8.
田壘  汪欣 《东南传播》2022,(1):98-10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后,多家媒体推出如"网络吊唁厅""网上悼念厅"等互动式线上纪念活动.同时,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平台上举行线上纪念仪式.以"连结性"和"镶嵌性"描述这一系列线上纪念活动的集体记忆建构机制,可揭示数字时代媒介技术对于记忆建构的影响,即:我们记住了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记忆.  相似文献   

9.
杨宽 《北京档案》2016,(5):37-40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档案领域带来影响,档案工作向社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美英加澳四国的媒体技术发展较快,四国国家档案馆积极应用社交媒体开展档案工作。本文运用网络调研法,分析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国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的应用情况,并从中发现四国在“传播记忆、改善服务和价值引导”等方面的特色,从而对我国档案机构应用社交媒体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潇  张杰 《东南传播》2023,(10):115-118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视角,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相关文本和用户节点进行网络建构,发现灾难事件的媒介记忆主要呈现出以主流媒体为中心,各领域意见领袖为桥梁,个体用户为边缘的实践网络;以国家话语为中心,多元化观点共现的内容网络。其中,主流媒体通过双重路径主导灾难叙事,网络圈层起到“官方”与“民间”话语之间的中介作用,个体用户则进行着个体的数字化记忆实践,最终影响着集体记忆的形成、激活和刻写效果。  相似文献   

11.
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与纽带。"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值得被媒介和历史所铭记。作为社交媒体空间的微博,汇聚着大量网民的交流与讨论,无疑是媒介记忆研究考察的重要渠道。研究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描绘出微博空间中"长津湖战役"记忆的历时变化、结构形貌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空间中的集体记忆受到其他媒介记忆内容生产的直接影响,而网民的交流、讨论则会逐渐聚焦、建构出媒介记忆的主体结构和原点,并且形成后的记忆结构和原点很难被改变,即便声势浩大的商业宣发、明星打榜也自然而然地卷入并融入媒介记忆的过程之中。同时,在社交媒体中媒介记忆的短暂"沸腾"和长久"保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需要更稳定的力量推动媒介记忆的建构与纠偏;同时,非正式结构管道的记忆也需要以正式结构管道的记忆为记忆叙事的原点和坐标,而不可过度虚构。  相似文献   

12.
李辉  ;苏晓龙 《新闻世界》2014,(7):172-173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代表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以腾讯新闻信息推送和朋友圈信息发布与转载等方式,在展现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交媒体的一些弊端。马航事件中微信传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对于促进社交媒体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航MH370客机3月8日起“失联”,至今已经一个多月。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的报道,包括网络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4.
7月20日,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如期召开,会议专门预留的空座位,是为了悼念几天前在马航MH17航班坠机事件中罹难的艾滋病专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15.
社会记忆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正确认识社会记忆的建构是一个重要问题.社交媒体在当下的广泛应用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有着深刻影响,笔者从影响社会记忆建构的主要因素如社会框架、权力架构、维系方式切入,探讨社交媒体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介入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2007年到现在,你能列举出多少网络上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准备一张白纸,尽量写下十件以上可以回忆起的网络事件。完成之后,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确定每个事件开始的大致时间。以这个时间为基准,我们会发现,同一月份中,我们很少能够列举出来三件以上的网络事件,列举出来五件以上事件的可能性更小。这说明,虽然网络在某段时间内描绘的事情可能无穷无尽,但是获得大量公众注意并进入公众集体记忆的事件的数量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7.
陈雍 《东南传播》2021,(10):16-19
为对国内媒介记忆研究现状有更为客观且具体的把握,从而理清媒介记忆研究的发展思路,文章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采用科学计量法对媒介记忆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国内的媒介记忆研究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形成集体记忆、文化传播、建构、汶川地震、非遗文化、网络热点事件等六个类别,互联网历史、灾难记忆和叙事是最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最后立足于研究现状与热点指出媒介记忆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的“记忆之所”,社交媒体在传承民间哀悼仪式的同时,也对哀悼主体进行着技术和话语赋权,使哀悼者能够通过微观的记忆书写活动,对主流文化主导的哀悼秩序进行解构和协商。本文对微博网友在哀悼李文亮的过程中生产的文本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网民的悼念文本虽然镶嵌于各种社会议程之上,但不再完全受传统的记忆“宰制者”的影响,而带有明显的个人性和自主性。通过日常化的个人表达和互文性的书写网络,网民将普通的网络空间合法化为哀悼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中,哀悼社区会对哀悼的意义进行协商,以完成一个“成功的悲伤过程”。在哀悼过程中,网民会对哀悼对象的身份价值进行争夺,不断从记忆的“工具箱”里汲取符号资源,以丰富和完型李文亮“平民英雄”的形象。随着事件发展,网民也逐渐接纳了官方赋予的荣誉身份,使得哀悼空间中的民间记忆与官方建构的集体记忆和最终趋于融合,一种新的记忆秩序也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出发,聚焦中国社交平台上的“数字死亡”,即个体用户的平台账号被关闭的现象。本文的经验材料包含131份网上发布的数字生命叙事和39份深度访谈,这些遭遇强制性删除后的个人书写和言说不仅将数字时代的记忆政治公之于众,也将其公共化。研究发现,封号作为事件侵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死亡般的沉痛和创伤,个体数字记忆被全面删除,(一部分)自我也被湮灭和剥离。诉诸书写是抵抗遗忘的方式,抗议平台加诸的越轨标签,被封号者的身份和主体性也在书写中得以重构和确认。从结果上看,通过删除制造遗忘的平台治理反而在社会实践中激发了积极的记忆铭刻,而删除给技术化的记忆结构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则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周葆华  陈振华 《新闻界》2013,(14):55-61
本文通过在上海进行的问卷调查,首次在经验层面上探讨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形成了有关"新媒体事件"的集体记忆;"新媒体事件"集体记忆的深刻程度与记忆普遍程度总体正相关,并受到事件重要性和自身卷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记忆的"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时间覆盖不同年份,但具有明显的"最近效应";大学生群体记忆深刻的"新媒体事件"主要以"道德隐私"和"公权滥用"两种类型为主。本文还对"新媒体事件"集体记忆的建构性与群体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