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农村公共空间人际传播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芳芳 《新闻界》2008,(3):20-22
本文结合调查材料从传播内容、传播符号、传播主体和传播目的等方面分析,概括了我国农村公共空间人际传播的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3.
QQ空间人际传播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天瑜 《东南传播》2010,(3):120-121
QQ空间正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人际传播特征渐强。目前有关QQ的研究较多,而与QQ空间有关的论述较少。本文以传播学为切入点,从QQ空间的人际传播动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角度考察了QQ空间的人际传播特征,论述了这种"拟态人际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一沿 《东南传播》2021,(6):127-12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传播的研究已经很难跟上现实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各种媒介的接触日益频繁,以至于离开媒介难以自拔,特别是微信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软件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人际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似乎都患有这种"媒介依存症",个人依赖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与媒介之间建立了一种依赖关...  相似文献   

5.
陈力丹 《东南传播》2015,(12):50-53
本文重点讨论了人际传播的能力,涉及说话与用词,人际传播中人的肢体和神情的运用,交往中时间和空间的运用,交往中的"倾听"与"回应"等问题。作者认为,面对他人说话和表现,需要知识和技巧。网络使得人际传播的手段多样化了,但最终还要落实到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上,因此提升人际传播的能力,是网络时代人的素养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公共空间人际传播对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调查材料探讨公共空间人际传播对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认为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相互交流信息、维系人情往来、整合民间力量、培育意见领袖和形成公共舆论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并且将二者融合起来。它采用实名制,并且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形式,既弥补了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形式,又可实现一般网际传播中的异步交流,这种独特的新型网络人际交往模式构建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网络圈子。然而由于声音、眼神以及交往情景等限制,它依然无法在传播效果上等同于现实的面对面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的意义表达系统层面看,网络人际传播之不同于直接性人际传播的关键在于非语言传播的相对缺失.由于许多场域性信息均在非语言系统里,而非语言又不容易媒介化,导致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至少在情感层面的传播效果上远不及直接陛人际传播.不过,如果非语言传播完全像在直接性人际传播中一样进入网络人际传播,也许会导致我们依托于网络的人际传播之梦也因此被惊醒乃至击碎.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人际传播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其难能.综观理想,反观现实,人际传播异化不可避免,它既可能存在于有备而来的人际传播中,也可能出现在不期然的人际传播中.人际传播的异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展开该项研究,通过分析人际传播异化的成因与表现,寻求人际传播异化的跃迁方式,乃至防范途径,推进人际传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李晶  肖欢容 《东南传播》2017,(12):87-89
在传播学领域里讨论人际冲突与人际传播的关系(以下统称"二者关系"),学者们往往会从功利主义、社会心理学、文化和关系视角入手。但这四种视角未能科学地论证二者关系以及不能揭示人际冲突与构成人际传播的其他要素如何进行互动。一般系统论为我们提供一种科学而严谨的视角,从系统与要素、联系与环境、结构与功能为起点,把二者关系纳入到系统中进行思考与论证,可为学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于研究"冲突与传播"的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俊 《今传媒》2010,(5):59-61
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现状1.网络使用现状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使得学者对于城市历史和时间、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关注转移到空间上来,开始关注城市的空间性、社会诸过程与空间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立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多种可能性的问题,这引发对城市传播研究的空间进路的思考。空间进路引入城市传播研究的前提是把学者普遍忽视的城市实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这三个层面传播关系和互动关系生成的城市传播影响力进行重新考量,有助于建立城市传播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孙铭悦 《新闻世界》2010,(4):115-116
从人际交往的信息活动来看,儒家思想满足了人际传播的动机,并通过游说、授课、著书等形式将其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儒家思想通过"三纲五常"构建了当时的人际传播秩序和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加上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严重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频频发生。媒介如何面对这种非常事件?本文通过对非常事件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括不协调后果的研究,认为加大大众传媒对重大社会事件报道的开放度与科学调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一、几起非常事件的传播个案分析非常事件,是指异常严重、异乎寻常的突发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由于此类事件的严重性所引起的社会强烈关注,其传播的广度与影响力,是普通事件所不能比拟的。1998年“情人节…  相似文献   

15.
从人际交往的信息活动来看,儒家思想满足了人际传播的动机,并通过游说、授课、著书等形式将其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儒家思想通过“三纲五常“构建了当时的人际传播秩序和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际传播在西方已经成为传播学的一个支柱分支学科,其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以及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方面都功勋卓著。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际传播始终难以成为一门学科。本文从清理地基——理解人际传播的核心概念开始,探讨了我国在人际传播学科化方面的障碍以及学科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钧  刘琴 《新闻爱好者》2008,(11):33-34
本世纪传播学从“枪弹论”——“有限效果论”——“受众中心论”衍变的实质表明:“从传播对大众或受众集合体具有的直接的普遍的影响之理论,转向承认人际交往在传递和证实由媒介产生的信息和观念中扮演了中介角色。”哄践证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不仅是利用人际传播来补充、强化大众媒介的传播,而且也有利用大众传媒来辅助、扩大个人传播,以检验个人传播和媒介传播的共同效果。这其中,“广播”形态的人际传播在与其他媒质形态下的人际传播相比较的过程中,因其媒质本身的差异而使其具有了更为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手机人际传播包括手机语音传播和短信传播两种形式,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比,手机人际传播心理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又该什么止确认识这些心理的特征和变化?本文将集中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梁鹏 《新闻世界》2011,(12):223-224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作为传播类型中互动性最强的人际传播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尤其作为大学生,更多人选择了“宅”,其实就是宅在电脑前、手机旁。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分析这种独特的现象,并试图找出解决此类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六度分割理论为依据而兴起的社交网站结合了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和传统人际交往真实性强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传统媒体亦纷纷进驻社交网站,本文试从媒介融合的理论角度阐释二者融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