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理论主要体现在如何看待电视、如何看待受众两个方面,费斯克强调电视文化功能,电视符号的解读、文本叙事以及传输方式都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基于此,费斯克提出了电视观众的通过主动的解读而摆脱了文本意义的控制,而成为积极的受众。  相似文献   

2.
意义的生产与流通——费斯克《电视文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 ,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就文化与媒介的关系提出许多新的观点 ,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本文将介绍费斯克的《电视文化》 一书的基本观点。费斯克是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费斯克认为由于经济的原因 ,电视必然生产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节目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但电视文本是开放的 ,是生产者的。它的开放产生了多义性 ,为观众的积极阅读提供了条件。电视观众是积极的 ,而不是单质的文化白痴 ,观众首先是社会主体 ,然后才是文本主体。观众看电视是与电视对话的过程 ,观众或坚持自己的观点 ,或反抗 ,或与主流意识对话协商。研究电视 ,不应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电视节目 (一级文本 )上 ,而应该关注它的文本间性 ,因为意义不局限在单一文本 ,而是存在于文本之间。  相似文献   

3.
邓晓慧  宋波 《今传媒》2014,(5):91-93
从2012、2013年浙江卫视举办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备受观众瞩目,本文借用费斯克关于电视文化的两种经济理论,来分析该节目从众多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内在成因,旨在揭示大众文化语境中,受众在参与电视文本交流中的显著程度,以更好地俯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电视经济的命脉,做好节目的包装宣传。  相似文献   

4.
殷琦 《新闻界》2008,(5):44-46
约翰·费斯克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理论家与实践家,也是西方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述的《电视文化》可以说是他思想的一个总结,且集中阐释了他对电视观众的理解。费斯克认为,电视文本的开放产生了多义性,为观众的积极阅读提供了条件。电视观众是积极的,而不是单质的被动接受者。  相似文献   

5.
孙强 《东南传播》2023,(8):67-71
约翰·费斯克关于游牧式的主体性观点,主要源于德赛都的文本游牧理论。对于约翰·费斯克游牧式的主体性思想解读,可以从思想溯源、理论的内涵、生产实践、理论指涉四个层面予以解读。在电影文本领域当中,电影受众会不断地去调整自身的社会从属关系,来构筑其日常生活实践的空间,并参与电影话语叙事的体系中来,以此来寻求生产文本意义的快感愉悦。电影受众的主体性策略行为主要表现为:掌握现有资源、善于应用规则、改变话语叙事方式、视觉形象消费。电影受众的主体性策略,最终指向的是约翰·费斯克所看到的日常生活实践的潜在进步性。游牧式的主体性思想价值性在于,肯定了电影受众在主导观念面前的不妥协性、创造性、积极性。但是,这种乐观主义倾向低估了收编策略对潜在进步效力的削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约翰·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为我所用式"大众文化理论及其相关著述为对象,通过研究目前流行的"弹幕文化"中所呈现出来的弹幕词条和受众特征,分析费斯克的受众观在弹幕语境中的适用性。本文指出,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费斯克理论仍具适用性,并在一定的环境下有所增强。同时,受众的抵抗力在崛起但力量有限,费斯克"为我所用式"的大众文化理论过高估计受众的主动性,缺少对权力话题、文本制作过程的关注,没有看到阶级差异和圈层区隔。  相似文献   

7.
文本作为结构主义的概念,在新闻活动中成为传播载体的表现形态。体育电视文本既有新闻文本的一般特征,又有区别于一般新闻文本的独特个性。从影像角度、图像的压缩、图表展示和同期声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体育电视文本的意义生产,为电视文本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有效的探索和视角。  相似文献   

8.
阿尔杜塞派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电视批评理论着眼于文本分析 ,认为文本中包含了社会再现系统。它使媒介批评走出了文化主义的阈限 ,从社会结构及其表现系统来看待电视的内结构和外结构 ,将电视文化由一般文本扩大到社会文本。从社会文本结构来研究电视 ,无论就研究视野还是研究方法 ,其影响是巨大的 ,它促成电视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范式的融合 ,为电视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就大众文化霸权结构中接受主体的能动实践的研究而言,影响最大的要算费斯克。在费斯克看来,大众文化在金融经济系统的流通是操纵的、控制的,而它在文化经济系统中的流通则是反抗的、抵制的。大众文化是“生产者式文本”,它既具有易读性,又具有开放性。“生产者文本”概念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费斯克的研究同样引来了激烈的批判,费斯克过高地估计了大众文化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大众的能动性。他对大众文化的类型化进行了不合时宜的褒扬。对大众阅读快感的强调所显示出的乐观研究态度,削弱了费斯克理论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0.
电视研究作为一个处于传播学、美学和文化学等学科交叉地带的边缘学科,迄今为止尚未形成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基础。因此,以学科综合见长的文化研究学派,在电视研究中居于领先和主导地位。文化研究学派的文本分析方法,固然可以借鉴文学研究和电影研究的成功经验,但用之于电视研究之中,仍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即"文本谬误"。电视研究要获得突破,就必须走出这种"文本谬误"。  相似文献   

11.
陈友良  邓如 《新闻窗》2008,(3):50-52
洛朗·理查森说:“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理论引进新闻学后,“文本”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图画、文字、书本等纸媒介,而拓展到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介,甚至渗透进广告、交谈等日常生活。也就是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作为“文本”来加以研究、界定、归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电视真人秀节目视为一个“窥视、暴露和欲望的电视文本”,运用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和电视理论对其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学电视化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灿 《新闻界》2005,(4):62
将传统以印刷文本出现的文学作品制作为电视文学作品: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诗歌、电视戏剧等,即从印刷文学文本转化为电视文本的过程就是文学的电视化.这种转化与阐释文学作品的方式诞生了新的电视传播体裁.……  相似文献   

14.
陈素华 《东南传播》2014,(10):81-83
我国各级电视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制播分离"的尝试。本文旨在从时代、技术、环境的变迁,借用约翰·费斯克关于电视文化的两种经济理论,分析我国制播分离的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探讨当前互联网时代,地方电视台制播分离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戴维·莫利是文化研究学派中从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在莫利看来,文本意义的解构既受制于受众个人的“文化符码”,又受制于受众接受文本时的家庭收视语境,要把收视行为放置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现实等更加广阔的语境下来研究。莫利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有效地发掘了受众解读文本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开创了电视受众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同报刊不同,电视媒体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娱乐媒体,所以,人们特别关注它的娱乐消遣性.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大众文本是被使用、被消费、被弃置的,因为其功能在于,它们是使意义和快感在社会中加以流通的中介;作为对象本身,它们是贫乏的."对作为大众文化的内容和载体的电视来说,收视方式的日常性、家庭性、随意性必然要求其传播内容的通俗性、娱乐性、消遣性.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美国的电视娱乐时说:"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  相似文献   

17.
现代受众理论认为:受众作为解码者其主动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受众信息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电视受众的主动性新探》一文,针对当前学术界在受众主动性研究中存在的不同认识,从“超越文本的约束力”、“主动的抵抗性”以及文本艺术品质的判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一些观点新颖独到,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孟超 《新闻世界》2010,(6):64-65
电视节目叙事化是当今中国电视业务的一大趋势。本文借助叙事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今日说法》的文本,探讨了叙述者、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等叙事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类型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不仅与媒介文本有关,并且也与工业、受众和文化实践紧密相关。电视从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对于类型的依赖,考察电视类型理论,就要求不仅仅从电视媒介文本去分析,更重要的是也要关注话语表述所涉及的范围,提炼出尽量多的类型要素,并将它们放置于更大的文化语境和权利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20.
类型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不仅与媒介文本有关,并且也与工业、受众和文化实践紧密相关。电视从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对于类型的依赖,考察电视类型理论,就要求不仅仅从电视媒介文本去分析,更重要的是也要关注话语表述所涉及的范围,提炼出尽量多的类型要素,并将它们放置于更大的文化语境和权利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