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学者对“发明四声”说法提出批评,认为汉语的"四声"不是任何人所能发明创造的。然而“发明四声”又被语言学界许多学者所普遍接受并继续使用。这对矛盾是由“发明”的古今词义的不同造成的:“发明”在古汉语中是表“发现”义,在现代则是表“创造”义。因而,在古代“发明四声”说法是正确的,现代学者继续使用“发明四声”则是由于仿古文写作和习惯用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是两组难以区分的声母。南方方言一般都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北方方言的有些地方虽然有舌尖后音,但所管的字数也不完全同普通话一致。如何辨认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字?通行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利用形声字偏旁对应类推。如以zh声母的代表字“正”类推  相似文献   

3.
1982年12期《语文学习》刊载潘大白同志《“善”读书》一文,其中“善鉴取”一节提出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解释问题。作者在罗列了《语文》、《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古文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历代文选》等五种注文后说,“总上可归纳为三种不同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5.
杏花村“贵池说”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所咏的杏花村地处何方,长期来有所争辨,最为普遍的说法,一是安徽贵池旧城西一里的杏花村,一是山西汾阳县城北三十里的杏花村(一名尽善村)。笔者是主张“贵池”说的,这是因为: 第一、嘉靖二十四年(1545)王崇(直隶任丘人,二十二年任池州知府)纂修的  相似文献   

6.
说“并列”辨语病□景泰一中王高基“并列”是一个很普遍的语言现象,就语法意义而言,又是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组合关系。现代汉语的词、词组、句子、句群等语言层级中都存在着这种关系。因此,在中学语言教学中,向学生讲清楚“并列”的规则和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除了用反切、异读、读若、声训等传统的论证方法,进一步论证了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这一古音学说外,更用大量的方言材料对此著名论断予以补证,使此论断的实证更为丰富、充实。  相似文献   

8.
粱武帝并非不知四声,而是主观上排抑四声.有关文献关于梁武帝不知四声的记载是不可靠的.梁武帝排抑四声,与沈约有关.萧、沈之间,既存在着音乐、文学上的观念差异和文坛宗主的地位之争,也存在着由政权更迭而带来的心理猜忌.永明声律论在梁初三十年左右之所以未能大行其道,与武帝排抑四声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说“第”     
说“第”吕宏声“第”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哪一级语法单位(或称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语素?是哪类语素?一些语法著作有不同的说法。胡花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把“第”当作助词,持这种意见的是少数。许多语法著作把“第”讲作前缀。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假日 ,约了几位朋友去玩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路面上。我看着司机专注地开着车子 ,一会儿挂挡 ,一会儿退挡 ,一会儿踩油门。这时我突发奇想 ,把声调调号连起来 ,不就像这条高高低低的马路吗?在班上有些学生就是分不清“ˉ、 、 、 ” ,特别是阳平和去声更容易混淆。为了让学生又快又准确地辨认四声 ,我用了以下这种方法 :先拿出一辆汽车模型———师 :这是一辆汽车 ,假设它在平坦宽阔的路面上行驶 ,(板书 :ˉ)发出的声音怎样?生 :w懕w懕w懕(呜呜呜)。师 :现在汽车上坡了 ,(汽车模型呈上坡走)(板书 : )司机加大了油门 ,这时汽…  相似文献   

11.
在学或教注音字母时,应该弄清楚分‘四声’的问题。 ‘四声’就是一个音都有四种不同的声调(以北京话为准)。例如厂乂拼出来的音,下面四个字  相似文献   

12.
关于陶渊明诗的特色,前人颇多精当的评论。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陶诗“枯槁”。明胡应麟《诗薮》认为这种看法出于杜甫。他说: 子美之不甚喜陶诗,而恨其枯槁也;子瞻剧喜陶诗,而以曹、刘、李、杜俱莫及也。二人者之所言皆过也。  相似文献   

13.
康保裔在《宋史》中列于《忠义传》之首。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与宋军战于河间。康保裔时为高阳关都部署,率军住援,为辽军包围,“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宋史》卷446《康保裔传》)在《宋史》成书之前,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王称的《东都事略》、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书,都说康保裔阵亡。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文学》篇中“领略”一词,诸辞书及各类注本多以动词“领会”义解之。实际上,此处之“领略”是名词,犹“要领”、“关键”。这本是六朝时的一个常见意义,由于人们未曾理清“领略”的词义演变轨迹而多有误解。本文细作分疏,匡正了相关失误,并揭示出辞书遗漏的“领略”义项。  相似文献   

15.
晚清词人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中提出了"沉郁顿挫"说,首次系统阐述了常州词派的观点,主张词需关注社会生活,讲求温柔敦厚传统,这是词学理论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四声之目"的发明,高华平在《"四声之目"的发明时间及创始人再议》中提出"王斌首创四声说",杜晓勤在《"王斌首创四声说"辨误》中提出所谓"辨伪"。实则杜文所谓"辨误",本身存在很多逻辑和事实上的谬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张冠李戴,论证不严密;二是罔顾事实,轻易否定他人。故对其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辩驳。  相似文献   

17.
声调问题在中国传统音韵学中一直是一个无定之说,而音韵学的深入研究又离不开它,因此本文试以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为切入点,阐述有关声调问题.文中以历史的观点论述了“四声一贯“说,同时略说了声调论的起源,并客观评述了顾氏声调说的优劣及其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音韵学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与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1984年9月9日,我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燥与躁》的短文,呼吁在应用中辨清二字的差别,尤其是枯燥与枯躁的区别。可惜未引起广大读者(特别是语文学界)的重视。28年后,我再重拾此话题加以说辨。一、说燥燥是个很古老的汉字,在先秦典籍中已多见。《易·乾卦》:水流湿,火就燥。今按:此燥为  相似文献   

19.
司空图“辨味”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末司空图的诗论,包括《与李生论诗书》等几篇杂著和一部《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篇幅不多,看似散漫,但却自成体系,纲目昭然。依我个人的愚见,这个论诗的体系,一言以蔽之,可称之曰“辨味”说。而所谓“辨味”,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辨味之有无,划清诗与非诗的界线;二是辨味之浅深,即分别“咸酸之味”与“咸酸之外”的“醇美”、“全美”之味——味外味,把好诗与一般的诗区别开来;三是辨味外味之形形色色,表达了好诗“不拘于一概”的思想。这三层意思,《与李生论诗书》都或详或  相似文献   

20.
解词的基本方法是“词不离句,因句辨词。”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上下文里才有明确的意义。离开上下文,就很难解释它的准确的含义。解词还可采用“据互文以求同意;据对文以求反义;据异文以求近义;据词文以求异义。”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