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仪器技术与方法是天文学一个分支学科,随着我国天文学发展的需要对天文仪器技术与方法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文章回顾了我国发展天文仪器技术取得的成绩,并根据世界天文仪器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中国天文仪器技术的展望与目标。  相似文献   

2.
科学出版社2001年本书以断代史形式叙述了我国天文学发展状况,从天文观测、天文仪器、历法、星图星表及天文学家等层而进行阐述。全书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与深人的分析,展示了我国天文学的深刻思想和伟大成就。图文并茂,旁征博引,是一部总结性、综合性的天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天文学产生较早,取得了辉煌成就,自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法、天文仪器、天文机构传入日本的情况,说明中日两国的天文学方面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日本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众》2000,(2):7-7
中国的天文望远镜研制从无到有,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研制2米以上天文光学望远镜和国际一流的天测仪器及太阳仪器的能力。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小型天文望远镜最大的出口国。 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建成了2.16米、1.56米及1.26米红外等三台新的大型望远镜,为我国实测天文学增加了有力的武器,也使我国天文仪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天文学科发展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近10多年来国内外天文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未来国际天文学发展所面临主要学科问题。对比了中外天文设备发展的状态和差距,探讨了中国天文科技发展的战略举措,最后对中国天文科技整体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天文学的特点、国际天文学发展态势和国内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天文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应该支持建造一批有竞争力的观测设备、支持天文交叉学科发展并增加天文学科资助的渠道,加强学科布局,扩大人才队伍的培养,促进我国天文学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事欲倍其功,必先利其器,天文仪器的发明、发展和创新是天文学发展的推动力。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和聚光能力的加大对于人们认识遥远而暗弱天体的本质十分重要,为了克服大气湍动以提高角分辨本领的波束干涉技术,以及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发明及改进都有利于人们了解天体的细节,因此各种天文望远镜是天文仪器中最基本的硬件。21世纪的天文望远镜将有哪些发展呢?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天文科学数据量已经从GB量级进入到了TB量级。如今,正在从TB量级向PB量级迈进。天文学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数据密集型时代。面对海量天文数据对存储、计算、带宽、软件甚至工作模式等方面的需求,天文学家连同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正努力使基于天文数据的知识发现过程变得更加容易。旨在实现科学数据互操作的虚拟天文台就是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它将为数据密集型时代的天文学研究和教育科普提供一个信息化环境。天文信息学则从天文学一个分支学科的高度去考虑天文学的长远发展。文章论述了天文学研究在数据密集型时代所面临的需求,介绍了天文学家为应对数据密集型挑战正在研究开发的虚拟天文台技术,探讨天文信息学所包含的内容和发展天文信息学的必要性,展望了中科院统筹规划天文领域科研信息化工作,建设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广袤的宇宙,时空交织,遥远的天体,令人神驰遥想。自古至今,天文学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天文学历史。我们的先人在创立星象学说、制定历法、推算日月交食和发明天文仪器方面.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36年,南京紫  相似文献   

10.
总体目标: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以下简称观测中心)的组建,是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天文学研究的规律,瞄准国际天文学发展方向,针对中国科学院天文口的现状而实施的科研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它是在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观测中心对我院大型天文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向国内外开放;研究工作分散进行,鼓励与高校合作,形成研究团组的研究网络。观测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业务独立,行政依托北京天文台。目前各天文台…  相似文献   

11.
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卡尔·央斯基意外发现了来自银河中心稳定的电磁辐射,标志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近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3K宇宙背景辐射以及星际分子,无一不基于射电天文学。在获诺贝尔物理奖的项目中,有8项涉及天文学,其中5项与射电天文学密切相关。接收面积是天文望远镜最重要的综合能力参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根据天文学科和天文观测的特点、要求以及现有的技术力量,提出了在中国建设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FAST)的总体工程概念。其有效接收面积…  相似文献   

12.
由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冒蔚、王晓彬领导的研究组,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与上海天文台及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一起,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低纬子午环。 子午环是天文学上用于精确测定天体位置和运动、距离的仪器。1689年丹麦人O.Roemer建造了第一台中星仪即后来的子午环原型,后来经历无数天文学家的逐步完善,子午环在天文观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到20世纪中叶,世界上的100多台子午环在原理和结构上无较大改进。这些子午环只能在高纬度地区设置,而在低纬度地区,则观测误差较大。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各国天文 学家探索…  相似文献   

13.
1953年中,天文栏拟组织和欢迎读者投寄有关下列范围的稿件,其目的在以具有正确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文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帮助大家学习基本的天文知识。一、介绍天文学的进展,特别是苏联天文学的成就。如行星起源和恒星演化的学说,天文生物学,射馝天文学等的研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天文学科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多台大型观测设备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我国的天文学家有了"天上-地面-南极"的多波段大型天文观测设备,从而具备了赶超国际天文发展前沿的能力。为了天文界更好地规划"十三五"期间的申请,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天文学科常规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天文学科的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4):288-290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在天文学科领域进行跨地区、跨研究所结构性调整,组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形成我院天文学研究新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在天文学前沿的竞争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刘菁 《大众科技》2012,(5):143-146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它不断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同时,能不断地开拓着人们的视野。开展青少年天文科普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开展青少年天文科普活动之现状和问题,提出在天文科普教育活动中,突出把握好"五性",并以天文观测为核心,开展天文科普教育活动等对策,以实现我国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4):288-290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在天文学科领域进行跨地区、跨研究结构性调整,组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形成我院天文学研究新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在天文学前沿的竞争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薄树人(1934-1997年)是当代中国天文学史界的代表人物,50年代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立志从事天文学史研究。60年代他和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合作,以《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蜚声国际天文学,科学史界,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天象记录,恒星观测,历法,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天文台,中外天文学交流,天文学史文献学,天文学思想等方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理科学部、科技部基础司和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共同主办的中国天文学发展战略重点研讨会于2003年10月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通过高层次的学术研讨,结合正在进行的国家中长期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探索在我国现有国力条件下,发展天文观测设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与思路,研讨我国天文学科中长期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第三卷第四期在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苏联天文学方面的一系列的重要的成就外,同时发表了国际天文协会第八届大会这一国际天文合作事业,在美帝无耻的破坏下不能如期在列宁格勒召开的原因,与苏联科学院天文委员会的声明,以及我国天文委员会和天文学会的抗议。大众天文社对於美帝阻挠国际天文学合作的这一事件,感到无比的愤怒!美帝国主义在破坏世界和平,侵略朝鲜,侵略台湾和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的滔天罪行之外,又阻挠国际科学和文化的合作,其无孔不入的丑恶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