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作为皇家道观圣地、武当武术发源地、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武当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古迹和灵秀自然风光,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它的辉煌闻名,对十堰的经济有了一定的铺垫。做好武当山传统符号的研究与传承,可以为十堰地区的经济蓬勃崛起做出更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有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我国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在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是“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得道圣地。武当山的各大道教宫观,奉祀的主神为玄天上帝,其从神系统庞大而复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服务于玄天上帝神系的。武当山玄天上帝等神祗的奉神状况专题非常重要,它是武当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玄天上帝神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山是“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得道圣地。武当山的各大道教宫观,奉祀的主神为玄天上帝,其从神系统庞大而复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服务于玄天上帝神系的。武当山玄天上帝等神祗的奉神状况专题非常重要,它是武当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盛赞武当山"地既幽绝,景复殊异","诚天真奥区也"。武当山古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这些古建筑群在明代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  相似文献   

6.
《问道武当》是一部介绍武当山历史地理风貌的纪录片。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一系列思考,但凡一个事物在一地产生、发展并发扬光大,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圣地,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地研讨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这座大山兴盛至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地武当山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考察后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十多年来,武当山旅游开发和经营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与其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地位很不相符。世界遗产的称号并不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客流和持续稳定的旅游发展,它只是影响游客感知、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一个加分因素。因此,要提高武当山的知名度、美誉度,招揽游客,很有必要进行武当山的旅游感知形象调查,在受众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新的旅游形象策划,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8.
以雄奇的山姿,众多的景点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而著称的武当山.其影响早已超出国界.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国内游客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也慕名而至.饱览胜景.尤为可喜的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当山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点而加以保护和开发,为武当山进一步走向世界.为武当道教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创造了新的契机.然而,迄今为止.武当山道教建筑, 尤其是一些重要景点,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准确的、权威的英文译名.笔者在参加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中报资料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无权威的资料可供参考.常为一个译名踌躇半日.甚至绞尽脑汁.倍受其苦。后虽勉力将资料译完并获通过,但细思所译仍觉有不妥,不能释怀.现将部分古建筑的译名整理出来,以就教于名家高手.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武当山是道教名山,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但是与国内其他山岳名山如黄山、泰山相比,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仍然不高,这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很不相符。本文试图从迈克尔.波特竞争模型的角度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武当山风景区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中国道教文化而享誉全球.这一殊荣,不仅因它产生了直接影响宋明理学、道教哲学的陈抟,孕育出了道教内丹理论家和武当拳祖张三丰,还因为明成祖朱棣与武当山真武大帝的不解之缘,才有了历史上人规模营造武当山的壮举,才得以留下恢宏壮观、千古卓绝的道教古建筑群.鉴于此,研究明成祖与武与山真武大帝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探寻武当文化之秘的一个不可忽略、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武当山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武当山旅游业的优势所在,并认为其不足主要在于开发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方面。作为湖北省唯一有可能成为"双遗产"的景区,应当成为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要在确保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开发,还应加强培训,引进人才,加强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开发并整顿市场秩序等。  相似文献   

12.
武当文化是人们在以道教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在以武当山为核心的地域内,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1]21。从武当文化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特质上对其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武当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玄武起源     
玄武是武当山道教供奉的主神,史称北方之神,武当山亦称北山。武当山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为什么称北方之神、北山,玄武起源于何时代.为什么改太和山叫武当山等问题,众说纷纭,成为历史疑案。数年留意查找许多有关史料,终于查清其大概:6300年前,帝高阳颛顼在江汉流域统领古三苗氏族,“以龟蛇缠绕的玄武为图腾”,供奉玄武的圣山叫太和山,太和山地处古苗的北方,故称北山。尊“颛项为北方神”或“北方玄帝颛顼”等,死后葬于汉水上游鱼山。发展到尧舜禹时代“古三苗国三苗九黎文化空前繁荣”被消灭。禹为统治“善留恶去”的遗存苗民,改太和山叫武当山,夏王朝允许玄帝以“披发跣足“龟蛇缠绕”的原始雏形供奉,是遗存的古苗民变成汉民族,继承并发展了玄帝和玄武神文明,并使时代不缺环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4.
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武当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及其发展历史等方面,都折射出武当道教文化的开放性、兼融性、延续性、辐射性特质.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质,既在于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在于它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基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充分地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各种文化的生态统一。正是这些多样丰富的文化,成就了各自的文明进程,并共同造就了当代的世界文明。因此,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定和宣布不仅在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生命的脉搏,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变,现代文明的迅速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甚至消失的危险。高校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因此,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街区与扬州古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城市历史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化内容的重要标志。扬州是一座有2487年历史的中国历史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应尊重城市历史化遗存,处理好现代建设和历史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古代化与现代明的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