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小龙 《新闻世界》2009,(5):137-138
张艺谋,在2008奥运开幕式获得举世赞誉之后,担任总导演的他,个人声望已达到顶点。张艺谋是第一代走向国际影坛的中国导演,他的作品在诸多国际影展中获得非凡的成功。然而,他的国际性正得益于他的民族性。他的影片之所以具备了世界性的魅力,恰恰因为他把“中国”层层叠叠地铺展在画面里——这“中国”不见得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总有着或艺术或技法上的改动.但那浓郁的“中国味”却总是扑面而来.以致于隔了干层的巴别塔,也诱人追寻。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色彩即感情。而导演张艺谋更是善于运用各种色彩为电影加分,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文从张艺谋电影中的各种色彩着手,分析电影画面色彩的含义,表达的情感以及带来的艺术效果,从中探索色彩与电影的关系,引出对电影中色彩使用的思考,探究电影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它用生动形象的符号将一个文化形态传播出去,比单纯的文字更能达到文化间沟通的目的。本文以张艺谋的三部商业电影文本为样本,用文化传播学的视角解读之,运用"冰山理论"观察其在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象征手法在张艺谋电影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励思 《新闻世界》2011,(7):238-239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最早是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后来扩展到影视艺术。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运用象征手法几乎达到了挥洒自如的程度,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崭新形象。本文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为例,探讨了电影创作中象征手法的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张艺谋为了宣传其电影,接连推出了一个个号称史无前例、规模盛大的首映式,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热闹非凡,正如媒体人士所评论,其“由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将会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化事件。而大凡构成‘事件’的,它一定有着特殊的意义。”张艺谋电影的前前后后不失为一次值得探讨的“媒  相似文献   

6.
冯肖应 《今传媒》2015,(3):108-109
好莱坞电影的热映往往能引发大批观众的围观甚至追捧,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崛起,好莱坞也将视角转战中国,多部诉诸于中国庞大电影市场的影片相继问世。这些影片不仅在取景上浓添东方色彩、在角色上不断注入华人面孔,还将中国功夫等元素加入其中,让观众在电影放映前更添了一份期待。事实证明,打着中国元素噱头的好莱坞影片在庞大的中国院线总是能让人格外关注。其实,好莱坞如此"迷恋中国",与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院线的爆炸性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高凯 《东南传播》2015,(6):33-35
中国电影"走出去"俨然成为一个时代命题,与新世纪中国的崛起紧密相关。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研究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张艺谋电影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典范,其电影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分析张艺谋电影国际推销策略,解析张艺谋电影"走出去"成功元素,有利于给予中国电影"走出去"更多启示。结合研究,张艺谋国际推销手段可以分为两种:"披一件东方外衣"和"踩着好莱坞影子"。  相似文献   

8.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时代。《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一系列反应中国社会生活的影片,使张艺谋扛起了纪实风格的大旗,也让张艺谋成为了一代著名导演。然而因纪实电影成名的张艺谋却在2000年后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商业电影的大旗,我们将从张艺谋的纪实风格中,找到其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作为在中国最受瞩目的电影人,张艺谋出品的每一部电影都必然成为焦点话题,它也是中国电影在文化价值层面的试金石。但“三枪”却使人不由相信,他已加入到“膨化速食电影”的制造厂商中去了  相似文献   

10.
班颖 《声屏世界》2021,(11):81-82
商业电影已发展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电影模式,吸引了许多媒体与相关专家的关注.文章以张艺谋后期的电影作品为例,阐述了我国商业电影的崛起,并探讨了我国商业电影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红色档案在历史、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对红色档案资源的研究主要始于21世纪初。以我国红色档案资源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红色档案资源的内涵、价值、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据此对红色档案资源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元济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30-40年代,张元济曹创建了三个图书馆,即通艺学堂图书馆、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合众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为广大读者服务,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其锽(1877-1927)是原上海道台聂缉架的长女婿,是我祖母聂其璞的姐夫,我称他为五姨公。他博学多才,能文能武,前清进士出身,曾任湖南省政府军事厅厅长、广西省长及十四省讨贼联军司令部秘书长等职,是民国初年的一位奇才。张其锂祖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广州,民国后安家在上海。他常年在外奔波,夫人聂其德及几个子女多年生活在上海。  相似文献   

14.
<正>暑假期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社会力量支援建设的"北京大学图书室"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式建成并开放。图书室建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唯一的一所中专学校——玉树八一职业技术学校内,藏书1.5万册,面积200多平方米,直接为该校18个专业的4000多名师生提供文献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他最早使用中文"图书馆"名称并加以实践,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民办图书馆,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具有开创性的图书馆章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陈信凌  刘琳 《新闻界》2007,(6):162-163
《红色中华》传播技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议程设置构筑舆论环境,二是以信息选择掌控舆论导向,三是充分用足情感策略,使新闻宣传直接产生现实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1月26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红墙摄影师"侯波女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49—1961年,侯波曾经在中南海工作过12年,专职为领袖们拍摄照片。许多家喻户晓的领袖经典照片,都是侯波的作品。"用手中的相机以心灵的视角,与伟人同行、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同行,为人类留下永恒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家媒体对侯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胡端 《档案与史学》2021,(11):19-23
在中共党史人物谱系中,除了决策顶端的党政领袖外,底层动员的革命精英与革命前线的先驱英烈,通常是学者书写与民间视野集中关注的重点.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多以耀眼的事功见长,在宏大的革命史叙事中属于"实践型"革命家,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痕.相较之下,另有一类"知识型"革命家却不太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们以思想与理论见长,以意识形态宣传与干部教育为志业,是中国共产党内土生土长、扎根中国大地的"红色"教授,但由于长期处于上传下达的"中间"位置而声名不彰.被著名学者张仲礼称为"我党第一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曾先后担任交通大学首任党委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首任党委书记的李培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9.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顺利到达陕北。我们无不为这一历史壮举倍感自豪,而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功不可没。正是有了这片红色土地,才为中央红军提供了休养生息的落脚点,红军由此转危为安。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共产党人播撒革命火种南梁是西北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一块红色热土。上世纪20年代末,以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甘肃华池县南梁一带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工农武装,组建游击队,播下革命火种,点燃了陕甘边界武装斗争的烈火,撑起了西北革命的红色大旗…  相似文献   

20.
从三种民国家谱中辑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张謇全集》失收的三篇张謇文章:《刘竹屏封翁家传》《寿宝公蒋孺人合传》《贞节许孺人传》。这些撰写年月明确可考的佚传,不仅有助于观察张謇与海门刘氏、常州贺氏、无锡刘氏的交往情况,也为考索张謇的散文创作成就增补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