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案例: 这是几年前发生的一桩使我终生难忘的事 情:我剐接手两个多月的班级中,一位漂亮的 女生自杀了。 王丽是初三(5)班中一位比较优秀的学 生,听说是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初中阶段 的学习生活的。可是,在我接班后的两个月里, 她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2.
顾琴 《现代语文》2005,(3):120-120
考场作文时间短,要写好实在不易.如果考场作文能有好构思、好标题、好开头、好结尾、好表达的话,这样的文章分数应该不低. 好构思考场作文虽然时间有限,但也一定要在构思上下功夫,这也是制胜的关键.不管何种文体,都必须创新,从话题的切入角度到话题的展开形式,从素材的选用到情节的结构,从人物的语言到人物的形象都要力求突破一般文章的写作模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这样的作文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我接触新课程后,感受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增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教师采用了较灵活的方式:或让学生解答,或根据当时情境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答。而有些教师却显得准备不充分,或者“大胆”地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以后我们一起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艳 《班主任》2010,(10):55-55
我上高一时,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很优秀,可是每次父母问我喜欢哪位老师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5.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6.
读屈原,我总会想起“纳西瑟斯”。纳西瑟斯是音译.汉语的意译是水仙花。这个词背后有一个古希腊的凄美传说。  相似文献   

7.
学生符号感的培养--从"字母表示数"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感是数学新课程核心概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本文介绍了符号、符号思想、符号感和学生符号感的培养几个概念和"字母表示数"的内涵,主要是以"字母表示数"为载体来说明怎样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相似文献   

8.
管理有法,方式灵活多样;管理亦应有"度",需要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否则,管理就缺少了科学规范的温馨,会成为一种强迫和负担.  相似文献   

9.
一位姓王的中学语文教师告诉笔者: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学的内容也由学生是否应该听转向学生是否喜欢听;他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变得缩手缩脚,多在充当“和事佬”……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害怕学生利用给老师打分的“武器”对他进行“报复”。甚至有的学生在遭到老师批评后想尽办法“炒”掉老师,致使这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很不稳定,一个学期换了多位教师。我曾与这个班的学生代表谈话,他们普遍认为老师被学生“炒”并不是因  相似文献   

10.
鲁赤 《河北教育》2009,(1):46-47
到现在为止.女孩张琴琴毕业已经半年了,可我一直没有得到她的一点音讯.我努力地打听过她的同届同学,都说不知道。有些秘密我又不便于向她的那些同学说明.因此这大半年来心里总感到不踏实.仿佛亏欠了她什么似的,常常遗恨绵绵,有时作梦都梦见她那双忧郁的眼神在注视着我,直入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历来,小学阶段习作提倡“我手写我心”,这已被大家认为是不可质疑的真理,权威专家、一线教师无不如是说。《新课标》中关于习作部分的教学建议也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郁炳隆在阅评今年的高考小作文时,发现很多考生想象力匿乏,补写的话都是那么几句,雷同而又乏味,因而很有些感慨,他不由得发问:“孩子的想象力哪里去了?”今年高考小作文的题目是《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显然,这篇小作文为考查学生想象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对情节内容作创造性的发挥。然而从答题的情况看,尽管考生大都完成了补写,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由此表现出来的思维趋同、想象力贫乏的问题确实令人深思。学生的想象力决非先天生成,而在于…  相似文献   

13.
在聚会上,偶然听到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提到了这样的话题——他说:“篇章语言学自从引进以来就一直与教学紧密结合,可几乎都是与外语教学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它对我们基础语文教学就一点用也没有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让人深思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论述篇章语言学在汉语中的应用的文章的确不多见,而论述它在汉语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章就更少了。其实“篇章”在我们古代文学中早就有涉及,系统地论述文章写作的著作,应首推晋朝陆机的《文赋》。他提出的“造义按部,考辞就班”,“因枝以振叶”,“沿波而讨源”都是语篇结构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征联节目值得一提.央视出的上联是: <游予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据央视网公布的"春晚"征集对联出句评选的结果得知,这支出句为一名何氏应征者所作,是从十余万应征句里精选出的八十条获奖作品中,最终入选为2011年"春晚"对联互动活动当场公布的五支出句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初中二年级是孩子们学习成绩产生分化的阶段,是孩子学业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成绩上去了则“学途”光明,成绩下来了则“学途”暗淡,这已经是为实践所证明的一个不争事实,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初二时成绩迅速下滑,多数学习一般的孩子更是在初二惨遭淘汰。然而,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小学、初一成绩并不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稳中有升,有的孩子甚至提高得很快。这些情况被教育界有关专家称为“初二现象”。通过多年的中学教育工作实践,我以  相似文献   

16.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存在于青少年中的亚文化,是青少年时期的过度性要求.本文立足心理学的角度,从风摩一时的“超级女声|“现象来透视偶像--榜样教育,对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予以正确回馈,以期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很着急地说,他班上的一个学生说自己要跳楼,怎么办?我一惊,一年级学生要跳楼?这是第几次的事儿了?班主任说,包括这次已经有五次了,前几次把他拉住,然后连哄带骗才解决了危机。我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问:这个孩子在家里是不是也经常这样?班主任忙说,是,是!他的妈妈说,在家就经常这样,每次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儿,就以跳楼来要挟他的父母,父母很害怕,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动不动就喊跳楼。刚开始在班级  相似文献   

18.
张妮娜 《考试周刊》2011,(53):207-208
作者的表妹无意中成为作者的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作者有机会发现表妹作为学生的另一面。通过接触,作者了解到表妹承受的压力、面临的问题,通过一番努力,最终帮助表妹重拾自信、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仅字音、字形发生了变化,字义也极大地扩展了。一字多义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在汉译英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下面以“头”字为例,从意义的角度简析其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 1.“头”字汉语用本意,即“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汉译英时按词典释义翻译就可以了。如:①头颅一head ②头脑—brain。但有时“头”字虽用本意,由它构成的词组却发生了转义或引申。如:①头重脚轻—top-heavy ②抛头颅—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12日,萧山长河镇小。我和学生一起学习《现代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一棵斜长的榆树》。揭题后我安排学生质疑。有一位学生提出:“老师,什么叫榆树﹖”我一愣。怎么提出这个问题,这在试教时可没人提出过,而且榆树是怎么样的,我还真不知道。好在这一树的名称对理解、感悟课文无关紧要,于是乎,我说:“榆树只是一种树的名称,就像你叫××一样,是一个名称,懂了吗﹖”学生点点头表示懂了。课后,导师汪潮教授对我说:“‘什么叫榆树’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不满意。学生不知道的知识,你老师应该给学生介绍呀!怎么能蒙混过关呢﹖”我心里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