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有礼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出生于日本鹿儿岛藩士族家族.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纷纷入侵,日本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走上了由学习西方进而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程.在森有礼的出生地萨摩藩,革新力量日趋壮大,在全国逐渐取得了主要地位.这种社会背景,对森有礼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森有礼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森有礼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为国家富强而办教育、贯彻忠君爱国思想、由国家来办教育三个方面。森有礼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对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师资培养及课程改革等方面。森有礼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帮助近代日本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有力地推进了日本近代义务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森有礼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任文部大臣时,主导设计并建立起了日本近代国家主义的教育体系,在日本近代教育体制设计和创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日本的“近代学校之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日本近代教育制度改革实践家森有礼的身体教育论为对象,通过追溯其思想由来和现实背景,分析对比身体教育在森有礼改革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论证其所推行的身体教育不仅在于内容(体操训练)本身,更被赋予了精神锻炼的内涵,是一种运用身体手段达到培养"气质"目的的教育方法。该法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教科书式说教的道德教育方式,成为一...  相似文献   

5.
将兵式体操作为必修课引入学校体育是日本近代学校体制的奠基人森有礼推行的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它与同期推行的"伦理"教育之间存在着相通的内在逻辑,更承载了森有礼团队通过"习惯"养成来克服知行不一现象,从而塑造国民气质人格等方面的期待.这一构想的划时代性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体操课程单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固有定位,开始向体育...  相似文献   

6.
森有礼是日本近代教育家 ,百多年前 ,在他任首届文部大臣的短暂时间内 ,制定了一个适合日本国情 ,有利于维新事业发展的教育制度 ,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 ,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给日本近代教育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森有礼的教育思想 ,主要吸收了德国的国家主义 ,其思想的核心是国家至上 ,教育服务于国家。基于此 ,他认为教育应以国家富强为目标 ,为国家富强服务。在一次直辖学校会议上他曾明确地指出 :“学政的目的 ,归根到底是为国家” ,“并非是为了个人利益” ,“凡是涉及学术利益和国家利益时 ,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当…  相似文献   

7.
当前,日本已是高度教育现代化的国家,但是它的这个现代化是从明治以来的教育现代化中走过来的,为了对日本教育有个历史的了解,在这篇文章里,想谈谈和回顾一下,在日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森有礼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森有礼是日本早期自由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但在后来的教育改革中,他逐步走向了国家主义思想,这也深深影响了他对大学学术自由观的理解。这种国家主义的学术自由观在现实中与学术的真正自由时常发生冲突,并最终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而“坠落”。国家主义与学术自由如何走向统一,日本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富国强兵”、“振兴产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指导下,竭力发展资本主义,谋求早日挤进世界列强的行列。为此,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在学习军事、政治、经济的同时,也学习教育。1872年(明治5年)颁布的、由岩仓具视模仿法国教育制度起草的法国式“新学制”,以及1879年(明治12年)田中不二磨借鉴美国教育立法而制定的美国式《教育令》,都是力图适应国情变化而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然而,最后看清时代发展趋势,并导引日本第一次教育改革取得胜利的,应该算是明治时期著名的文部大臣森有礼。  相似文献   

10.
一 森有礼(1847——1889)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生于鹿儿岛萨摩藩士之家。幼时喜爱武术,曾专门学习汉学。在18岁时,受鹿儿岛藩的派遣,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专攻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后又转到美国继续学习。明治维新爆发后,返回日本,受到新政府的重用,就任官职,多年从事外交工作,1875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中西方礼仪的起源及社会功能这两个角度介绍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共通性,并且从谦应尺度、社会等级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这四个方面探究了中西双方在礼文化上的差异,同时提出了探究礼文化的通性与差异性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跳跃的姿态完成了过渡。近代化过程中的日本一直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两股潮流的影响。本文试分析日本在德川时代形成的传统文化对日本的近代化有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佛教被官方制度化的近世日本,丧葬仪轨和祭祀礼仪无法摆脱佛教“寺请制度”的权威而实施。没有制度保障的儒生们通过《家礼》的阐释和实践,对丧、祭礼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以浅见斋为代表的儒生通过“去佛礼儒”礼仪路径,将“名分之守”和“爱敬之实”的儒礼思想播种于日本“水土”。以尾张崎门派中村习斋为代表的儒生则提出了不违背佛教现存礼仪,以“儒佛共存”的方式引导日本社会对《家礼》的受容。日本社会对《家礼》丧、祭礼的受容过程,是近世日本儒生以《家礼》为范本的他文化考察和儒学实践,其背后是近世儒生在缺乏治学入仕的途径下,在生命实践中进行儒学思想体认和“儒士”身份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在辛辣讽刺的笔调背后运用儒学对日本近代文明进行了反思,小说针对日本的两次不义战争及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世风,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理论根据——庸俗的进化论等西学东渐而引起的社会弊病,以第三章为总纲提出了《论语》的恕道思想,强调精神修养。即以"克己"推"公德",以忘我戒贪心,以敬重儒家的礼,宏扬儒家的王道。  相似文献   

15.
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日]黑羽亮一著陈敏译陈俊森校人们普遍认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地普及了学校教育。日本经常用“教育立国”来表达政府的学校教育政策。虽然很早就有这种思想,但日本是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  相似文献   

16.
日本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教师形象的历史发展古代日本同我国一样,深受儒家师道观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列而受人尊敬。统治者在强调“师道尊严”的同时又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全社会优良道德的化身。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日本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国家主义倾向,依照尊王爱国之策,日本政府要求教师成为国家的“奉献者”。那时的日本对教师的要求除着重学力标准外,还强调教师是民众人格的陶冶者,从而对教师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当日本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为师范生提出“顺良、情爱、威重”的培养目标后,…  相似文献   

17.
礼是华夏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是国人遵守的社会规则和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基于此,可以说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礼·仪     
自幼年起,"中华民族是数千年之礼仪之邦"的教诲就灌输予我们。然而纵观身边却发现能做到以谦卑有礼、温文尔雅为常态的人甚少,引起了不小的困惑——殊不知,自认为最富于"礼仪"的民族,缺少的竟是礼仪。首先从理论出发,咬文嚼字一番,便能发现从今日角度出发,"礼仪之邦"不免有偷换概念之嫌疑——古人口中的"礼仪"与今人口中的"礼仪"听来相同,但古义重"礼",今义偏"仪"。众所周知,周公辅成王,制礼作乐,建立社会朝纲之秩序,维系天下百姓之团结。中国社会在"礼"的维系、限制、潜移默化下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彼时封建之邦所夸耀的"礼仪"指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在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下所派生出的"谦卑有礼"。而在从西方引进  相似文献   

19.
暮鼓 《语文新圃》2008,(5):43-44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秩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  相似文献   

20.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为了适应由封建时代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急需寻求更加先进的近代化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当时只能向欧美先进的近代化国家寻求.于是,日本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高潮,洋学在日本达于兴盛.除了大量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之外,日本还大力吸收西方的社会科学,尤其注重对社会制度改革思想的深入考察和研究.这一切对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的产生乃至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