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雯 《当代教育论坛》2007,(17):105-106
近年来,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备受关注,甚至有一些较为轰动的争论.不论争论的过程和结果如何,笔者认为,人们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为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培养出的法律人才能够学以致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当然,不可否认,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因素,笔者浅抒己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育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高速发展,成绩巨大.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解决之道在于面向实践、加强多元化发展.对此,笔者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育对策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3.
法学本科教育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法学本科的教育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法学教育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育水平,而且对法律实践人才素质的培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着教育机构扩张过快、教学质量下降、就业形势日益下滑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准确界定法学本科教育在整个法学教育体系的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规模,建立科学的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法学本科教育在我国的整个法学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而法学论文写作在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学本科学位论文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认识法学学位论文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对策,完善现有的法学学位论文制度.  相似文献   

5.
法学本科教材是法学专业教与学的连接点,教与学围绕着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传递和转化,因此法学本科教材建设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学本科教材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适应法学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保障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我国法学本科教材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下的法学本科培养目标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我国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实现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与司法考试的衔接,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设了风格迥异的法学本科培养目标.鉴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独特性,我国学者纷纷时我国法学培养目标进行了有益探讨.笔者认为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下的法学本科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基础型法律人才培养,在基础型法律人才培养中融入多元化职业教育,为国家司法考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在基础型法律人才培养前提下的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7.
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主战场。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法学本科办学规模的极度扩张,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问题凸显,社会对其质疑之声亦日趋高涨,甚而要求取消法学本科教育的呼声也不绝于耳。本文从高等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出发,探索其在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期对促进法学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我国法学本科生的生源性质、大学的博雅教育使命、司法考试的低通过率政策,法学本科教育仍应是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而非纯粹的职业教育,法学本科教育不应以司法考试为中心,也没有必要与司法考试完全对接,但需要采取必要的适应性措施消除当下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9.
王晓红 《现代教育科学》2007,(2):100-102,144
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培养法律人才的主战场。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法学本科办学规模的极度扩张,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问题凸显,社会对其质疑之声亦日趋高涨,甚而要求取消法学本科教育的呼声也不绝于耳。本文从高等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出发,探索其在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期对促进法学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科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Law Profession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前提,专业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导向(目标)。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必然是多元的,这是由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和现代法学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多元化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又在于本科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与考核目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在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制约了法学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明确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打造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的相互协调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姜帆 《林区教学》2008,(11):38-39
作为法学教育体系中间层次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法学人才",但是"培养何种法学人才"一直是法学教育界的热门探讨话题。根据对"法学本科教育培养具备法学知识的通识式社会管理人才与法律实践人才"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对社会大众关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合理预期即培养能够满足大众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解决的需要的审视,结合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即法学本科教育必须从重理论转向重实践的认同,应用型人才(精通法律的管理人才和法律实践人才)是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取向之维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法学本科教育具有封闭性、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困境,法学本科教育的出路在于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变通课程设置、改革和完善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变革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法学本科教育具有封闭性、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困境,法学本科教育的出路在于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变通课程设置、改革和完善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变革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法科教育的属性谈起,分析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及其严重后果。从重构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建立高等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重视法学家的职业伦理教育三个方面详细论证如何实现法学本科职业伦理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20,(5):128-133
考试作为知识掌握环节的一项检验制度,在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目前法学本科的考试制度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不十分吻合。通过对我国法学本科考试制度的审视和国外法学本科考试制度的分析,提出全面化视野下中国本科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理念定位的全面化,考试形式选择的全面化,考试内容分布的全面化,考试评价机制标准的全面化,在阅卷中坚持标准与非标准的统一,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同步,最终实现法学教育全面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法学人才是当今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我国现行的法学本科教育在许多方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首要问题是必须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明确造就目标;同时,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有的放矢地深化法学教育改革,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法学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对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法学教育在历经坎坷之后,终于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并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法学教育模式。尽管如此,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现行本科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教育目标决定着不同教育措施的实施。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体系是多形式和多层次的,本科法学教育是其组成部分之一。本科法学教育应基于其教育对象和其在法学教育中的承上启下地位,将教育目标定位为"以学术为基础,授予学生广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并在此教育目标下采取相关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2010年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了计划制定高等教育100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的"本科教学工程"计划。建立法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法学本科教育属性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法学本科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急迫需要。本文阐述了建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以及能力本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概念,从能力本位的视角出发,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普适性能力与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应当具备的法律职业能力两方面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即定性标准体系。最后还设置了评判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是否达到质量标准的可供参考的明确具体的量化指标,即确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定量标准体系,使之能够较为直观地评判一所高校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