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野钓十忌     
陈中春 《钓鱼》2010,(14):41-41
休闲野钓,除了应懂得按节气施钓、分鱼种用饵、重钓具匹配这些基本常识外,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需要对一些常见现象,做到以下十忌。  相似文献   

2.
张兰舸 《钓鱼》2007,(3X):33-33
定点野钓就是建立“根据地”,总是在固定的野塘和固定的钓位垂钓。笔者经近年来的实践验证,此种垂钓既节省开支,又能过钓瘾,多获鱼。  相似文献   

3.
杨元成 《中国钓鱼》2006,(11):24-24
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的面积大,可供选择的钓位很多,其中,岸上伸向水中的突出部位——铧尖儿(形如犁铧尖头)往往是有经验的垂钓者首选钓位。这是因为:动物要生存,一天也离不开食物,水中的鱼当然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多数大鱼的食物来源,除了身边的小杂鱼之外,主要是岸边的水草和岸上落下的树叶、草籽、昆虫和微生物等。这种独特的食物来源使鱼养成了沿着岸边寻找食物的习性,  相似文献   

4.
一、选位莫钓草 草隙更不好 有句钓谚称:“钓鱼不挨草,一天难钓到。”这话多年来在钓界虽早被大家公认,且已成了野钓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常识。然而在暮春时段,在远离草边1米左右地方垂钓,比紧挨草丛,尤其比专钓草隙的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5.
汉水流 《垂钓》2004,(11):29-30
没有收获的垂钓并没有多少乐趣,钓得多,哪怕最后跑了、放了,说到底也是个乐子。  相似文献   

6.
黄卫民 《钓鱼》2005,(15):28-28
野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紧张又刺激。它不象池钓(钓鱼场)那样有特定的环境,所钓的鱼有特定的品种和大小。在整个的垂钓过程中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因素,一竿下去,能钓上什么鱼、多大的鱼都是不可事先预见的。正是因为这样,野钓越来越受广大钓鱼爱好者喜欢。但由于是在野外,在自然水域,要想有好的收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就如何野钓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我在这里借用“运动战”这一军事术语的目的,是看中了“运动”二字,想借此说明在自然水域垂钓,一般不宜固守一点,固用一法,要见机行事。  相似文献   

8.
野钓     
福建闽江发源地清流,龙津河环绕县城绵延十几公里。每年端午节过后进入盛夏。清晨、傍晚,县城各大桥上常常钓手如云,钓者以本地小溪水中生长的“鱼腥草”嫩叶为饵,浮钓草鱼,收获甚丰。我也是此钓鱼大军中的一员,由于桥上人多竿多,钓线互相缠绕,多有不快。去年盛夏我改桥上守钓为沿河游钓,  相似文献   

9.
张仲斌 《垂钓》2011,(12):26-27
少量侥幸逃出电鱼者魔爪的鱼,除胆子变得非常小以外,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生理机能也因经常受到电的刺激而衰退,所以垂钓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尤其是在冬天……  相似文献   

10.
范宁 《钓鱼》2006,(8):17-17
野钓的漂相的确不太好把握,其主要的原因是鱼情比较复杂所致。过多的小杂鱼、多变的水情、饵料选用的是否合适、钓具搭配是否合理等原因,都可能使鱼漂出现杂乱无序的动作。因此,要想在野钓中把握好漂相的规律,不仅要学会一般垂钓的基本知识,更要懂得野钓环境下的鱼情特点。也就是说,要想做一个野钓高手其实也是很困难的!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我认为在野钓时如果要想得到比较真实、清晰的鱼漂信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1.根据水域特点和希望垂钓的目标鱼,合理地搭配钓组、钓饵。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2.要根据目标鱼的摄食特点,…  相似文献   

11.
黄旺意 《钓鱼》2008,(10):40-41
2007年5月1日,多云转晴,气温12—26℃,西北风3—4级。笔者和王钓友天还未亮就出发赶往金字牌镇的一座山塘水库,到达水库还不到5A20分,但此时已有一位钓友占据了有利的钓位下竿垂钓,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我俩也没多问,便各自选好钓位摆开战场。笔者所选钓位在水库的中间地段,  相似文献   

12.
卢炳根 《钓鱼》2014,(20):32-32
从多年前开始的塘钓到今年刚开始的野钓,不仅仅是钓场的变迁,更是一场"垂钓革命"。因为它是钓鱼人与环境的重新磨合,要完成一系列相关的"变革"。我从今年三个多月的野钓实践中,体悟到野钓要实现"四适应"。  相似文献   

13.
张仲斌 《钓鱼》2007,(11X):51-51
去野外垂钓,有一件事情令钓友十分讨厌,那就是蚊虫及其他昆虫(如蚂蚁、小黑虫等)的袭击及干扰,蚊虫及昆虫至少有两大公害,即影Ⅱ向垂钓和传染疾病。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各类小虫叮咬)的垂钓场所,由于水、草、闷热的气候等诸多因素,促使蚊虫繁殖达到高峰,这对喜欢去野外垂钓的朋友来说,确实是头痛之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赵涵 《中国钓鱼》2001,(4):12-13
在静水湖库中野钓不能死守一处,更不能把竿子总放在竿架上等鱼上钩。通常野钓的水域底层较为复杂,淤泥、腐殖质、草根、芦根及树枝树叶等覆盖了水底,能否找出一块平坦的“净底”打窝便成垂钓成败的首要问题。所以,有经验的钓者不急于下钩而是沿着河边儿(或沟边、土渠边、水泡子边)用“试漂法”探测水深,同时寻找曾有人钓过的“老窝儿”。其方法是在钩上挂一较大的硬面饵,在选好的水域边上下提竿边调整浮漂,前后左右反复测试水深.  相似文献   

15.
有风 《垂钓》2009,(10):71-71
周末,《垂钓》编辑部两位朋友约我出钓,欣然应约。凌晨两点出发,一夜未眠,挨到这时,两位编辑朋友仍旧精神奕奕,一直向我打听水库鱼情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明仲 《钓鱼》2006,(4):28-29
古语道:“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意思是说,良好的专业环境是成事过程的首要条件。钓鱼是一项系统工程,做窝是为诱来鱼群,没有鱼,你钓什么鱼?诱鱼是垂钓过程的专业环境,做窝是钓鱼技术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卫民 《钓鱼》2004,(12):19-19
手竿垂钓,遇小鱼“闹窝”是最令人讨厌的,特别是野外垂钓,钩饵刚入水就被小白鲦、小罗非等小鱼给截吃掉了,根本下不到底,钓不到想钓的水底层大鱼。怎样才能较好地防止小鱼“闹窝”?总结我多年野钓经验,可采用以下办法来一一解决。  相似文献   

18.
野钓解惑     
范宁 《钓鱼》2009,(15):10-11
近日来,本刊钓技诊所接到不少钓友的来电,咨询野钓环境下的垂钓技巧。南京江浦钓友郭庆林问:前不久,我们去了安徽花亭湖水库钓鱼,发现那里的黄尾鲴非常多。虽然它的体型并不是太大,每条大约在30公分左右,但其肉厚有力,在水中的挣扎冲窜的能力非常强,垂钓起来手感非常好,我们都把钓这种鱼作为目标鱼。  相似文献   

19.
张洪波 《钓鱼》2011,(23):38-39
节气过了寒露,季节算是晚秋了。大家都知道,秋天尤其是深秋是垂钓的好季节。既然这样比喻,鱼情就应该是非常的好,可事实并非如此。实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垂钓次数的增多,困惑层层叠压过来,让人郁闷不堪。  相似文献   

20.
类永藻 《钓鱼》2009,(20):20-21
今年9月9日,天气预报为阴转多云,东北风4级,17~25℃。下午2点,看看天空已变晴朗,心想气压变高,鱼一定好钓,过过瘾去。于是收拾了一套简单的钓具,骑车来到老钓点朱稽河。谁知多日未来,河水变得又黑又臭,早已被严重污染,郁闷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