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做好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散鉴赏的教学工作,教师可在授课时采取教学内容“陌生化”、教学目标“问题化”、教师评价“开放化”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把“课外活动”列入语文教学内容中,强调“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当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与学生的特点相符时,才能克服学生的消极态度或厌恶抵触情绪,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恋,诱发出学习的潜能。校园文学社活动正是把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用于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散鉴赏的教学工作,教师可在授课时采取教学内容“陌生化”、教学目标“问题化”、教师评价“开放化”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既可以激发中职生对语文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可在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方面渗透陌生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艺术原则,他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习惯了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陌生化”,是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陌生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其主张是通过加工把人们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使读者产生陌生、新鲜、奇特感,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进一步了解的强烈愿望。本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陌生化阅读”的基本意思就是: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陌生一些。因此,语文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距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①。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中专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使教学内容的陌生化,开展问题教学两方面,对当前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创作陌生化到阅读陌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近年来,在义务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加强,得以突出,无疑是课改的一大亮点,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但义务课标仅仅把教师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已有专家指出,与之相应的,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参见孙绍振《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在不少课堂上变成了学生个人或群体的自说自话,教师不敢“对”,不愿“对”,或“对”不上。在学生对课文“空论”“笑谈”甚至“戏说”“歪批”时,有的教师仍然“不作为”,并没有尽到“引导者”的责任。针对课改过程中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温欣荣先生提出“陌生化阅读”的建议,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尝试,对提高语文教师素质、恢复教师主体地位、扩大课改成果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注意引导、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使我们的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厌学”转变为“愿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为此,本文试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作初探,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已具备初步的或相当的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中生来说,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产生懈怠心理,并有事可做,就要设法让内容“陌生化”。而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陌生感,必须巧设一些问题,搭设思维跳板,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拔动学生心弦,开拓思路,活跃思维。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是十九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艺术原则,其要旨是要把熟悉的东西通过加工变得不熟悉,使读者感到陌生、新鲜、奇特,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仔细观察了解的强烈愿望。把这一理念移植到阅读教学中来,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距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本文试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阅读教学的陌生化策略。一、阅读教学内容的陌生化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形成问题,使内容“陌生化”。拉开学生与阅读文本的“距离”,用“距离”去调动学生的思维, 基本途径是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提问设计不是随心所欲,心血来潮,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精心设置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中阶段,虽然学生对文言文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教材中也接触了不少,但总的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很茫然。又由于不少中学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单一,比较陈旧,容易使学生学久生厌。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少”(数量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有限篇幅)、“慢”(学生被动学习,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堂课也许只能串讲一段,教学进度慢)、“差”(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浓,成效差)、“费”(课堂教学时间费、师生精力投入多)现象。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的呈现形式,既能唤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又能切实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以现代课程理论和新课标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剑飞 《学苑教育》2023,(2):37-38+41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铺垫,有效的预习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意识,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基于此,下文笔者首先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预习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预习策略,以期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要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活”起来,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促成学生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发挥“导”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诱导、指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三者既有差异又有联系,语文教师要善于打通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准确选择和有效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得“言”、得“意”、得“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在解读作品的策略上,由过去按照教参的“定论”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到如今倡导的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林胜煌 《考试周刊》2010,(28):58-58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秘。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场景。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高林 《中学教育》2003,(1):37-38
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教材的恰当处理 ,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教师如何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使教材为学生可以接受 ,二是如何使教材为学生愿意接受。后者正是从情感角度上处理教材 ,提高学生愿学程度的一种策略———“超出预期策略”。一、超出预期策略的涵义超出预期策略是从情感角度上处理教材 ,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创造性处理 ,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设想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节学习情绪、提…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原理本来是针对文学艺术而言的,是指文学语言的反常化。用“陌生化”原理进行文学创作,会收到特殊的审美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灵活运用“陌生化”原理进行教学,那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汪柯文 《江西教育》2023,(19):48-49
随着“双减”政策的施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发展也迎来新的突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保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与自主学习,使学生构建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语文认知体系,切实做到“提质“”增效”,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