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将逻辑知识应用和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我们选择了初三的《四种命题的关系》第一课时内容作为公开课尝试。学生虽在初二时已学过“命题”和“逆命题”,但时隔较久,故在课前布置如下复习题: ①什么叫命题?举例分析命题的构造成份。②怎样的两个命题叫互逆命题? ③将下列简单命题改写成条件句命题形式,然后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1)对顶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相似文献   

2.
<正>【专题解释】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逻辑的力量",对应"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作为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设计,要联系学生生活和作文经验,指导学生了解"概念"的有关知识,学习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逻辑知识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为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品质、涵养理性精神奠定基础。【预习任务】1.课前阅读《普通逻辑》第四章《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和第九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测评效果而言,情境化命题有助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从强迫式的知识技能学习转向有意义的思维学习。笔者认为,进行命题情境化的研究,是试题研制的应有之义和创新之举。一、情境化命题的现实之困(一)生活逻辑偏离生活逻辑是指学生的成长面临什么样的真实环境、真实需要。命题设计和编制要基于这一主线,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按照生活逻辑将知识组织起来。部分情境化命题,任务情境设置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学习。但知识论证不充足、知识点状分布、绝对真理知识观等表层知识教学已偏离了学习的本质及价值,产生了知识教学阻滞深度学习的困局。教学推理是教师根据已知教学条件及个体情境认知,确定问题并生成教学策略的连续性思维活动。它克服了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为促进深度学习提供可能逻辑。其中,学科知识逻辑能促进学习触及知识的意义世界,学生经验逻辑能促进学习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实践自为逻辑能促进学习关联自我的生活世界。最后,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推理策略应着力于以"批判与交融"为取向的教学理解,形成以"联结与转化"为纽带的教学逻辑,开展以"假设与证据"为核心的课堂论证教学,创设以"推断与评估"为特质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5.
薛文静 《成才之路》2011,(31):42-42
命题及命题的四种形式是常用逻辑用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会判断命题的真假。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数学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命题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把握起点,用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好教材资源。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考虑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元的、广泛的,学生在没有学习以前就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了,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时间方面的知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有关时间方面的信息,你知道哪些呢?说给大家听听吧!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学简易逻辑 ?人教社的饶汉昌老师在重庆市新教材培训班会上指出 :第 1,为了后继课程学习的需要 ;第 2 ,为了使学生少犯逻辑错误 ,把话说准确 ,说得更符合逻辑规律 ;第 3 ,让学生明确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为什么是等价的 ?第 4,让学生懂得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为什么是合理的 ?通过教学的实践之后 ,笔者感觉到前两个目标可以基本实观 ,学生学了简易逻辑的相关知识以后 ,他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去构造一些符合逻辑规律的新语句、新命题 ,也可以从逻辑学的角度去判断一些语句和命题的真假 ,这样也就为今后学习数学逻辑莫定了基…  相似文献   

8.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概念与生活经验,基于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和过程的逻辑顺序来设计教学。围绕光合作用发现史的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在教学层面思考知识的教学逻辑和本质特征,进而重构本节内容的程序性和元认知知识,有助于促进教学思维结构化,注重知识学习素养化,加强知识形态逻辑化。  相似文献   

9.
<正>1.要读懂什么(1)读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经验等,并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习该内容的影响;学习经验指学习该内容有没有方法基础,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学习过程等。(2)读懂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要了解对于某一特定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的总体情况,了解学生已经会了什么,从而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知识的起点。还应分析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是否存在知识断层。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还具有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万千信息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它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的逻辑起点,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  相似文献   

12.
所谓迁移,是指已学得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新课题学习的影响。因为学生在学习新课时,他们的头脑里已经储存了许多旧知识和生活经验,也就是说新课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而是“七分熟”,“三分生”,学生可利用这“七分熟”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教师的责任就是“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促进学习迁移发生。迁移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果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它是积极的,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迁移。如果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称为负迁…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它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的逻辑起点,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它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的逻辑起点,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数学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万千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之,承认之,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万千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课程建设理应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跨学科课程的发展源于人类课程文化的构想,对跨学科课程的探讨应该回归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去考察其已有样态。在理论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建设是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和个体生活世界的结合而形成的,可以从其经验命题与存在哲学入手,厘清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与理论特点。在实践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反映了跨学科素养与课程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样态,其实践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立足素养导向,践行跨学科教学实践;整合课程知识,以主题式引领学生跨学科学习;立足生活世界,以跨学科“共同体”培育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  相似文献   

19.
<正>部编《道德与法治》从"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出发,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彰显了学科特点和价值。教材坚持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设计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栏目,打通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壁垒。这些栏目贴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万千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