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早期的书院文化与中世纪大学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对各自地区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整个教育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比较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在深化高教改革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书院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及五代。然而书院真正成为制度和得到大力发展乃至兴盛却是在宋朝,这是与宋朝官府的支持、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科技的发展分不开的。宋代书院在组织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对当时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书院在高等教育方面所蕴含的意义,也可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书院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在促进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教育生态发展以及学生全面成长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从现实来看,现代大学书院制作为传统书院制与西方住宿书院制模式移植的结果,在精神理念与性质定位、顶层制度设计、学问之道建构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思考。回溯历史,近代新儒家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坚持中国文化本位,沿循“哲学—文化—教育”思想理路,积极创建勉仁书院、复性书院、民族文化书院等新型书院以实现“教育救国”之伟业,为现代大学书院建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有鉴于此,现代大学书院建制要把握时代机遇,建构高质量发展方略,从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哲学维度出发,明确现代大学书院的内核精神,重视现代大学书院的传统文化研修与传承,践行现代大学书院的学问之道,最终实现本土生长的终极目标,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书院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教育机构改革特别是现代学校改革的重要制度和思想资源,书院史研究也随之兴起。这股“书院热”的社会背景是西式学校制度弊病的凸显及其引起的批判和反思,思想背景在于道尔顿制、导师制等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这两方面共同形塑了新的书院概念;同时展开的书院史研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暂时弥合了新书院概念与书院历史实践之间的割裂,并为新书院概念贡献了历史依据。这一重塑的书院概念成为中国教育史及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典范,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和思想创新基地,中国古代书院长期受着封建王朝的控制和利用。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书院文化改造民众精神面貌、顺应王朝需求创设社会主流意识、建立舆论阵地介入国家政治斗争等方式,中国古代书院对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民间习俗、时事政治和教育行政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乃至行政管理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生产和社会现代化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越来越从“书院式”的封闭教育体系中解放出来,直接地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接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背景的制约。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在学校的反映有着更具体的内容。学校的办学结构、专业设置、教学过程和培养人才的素质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改革、与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技术优势、特色紧密相扣,这是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古代教育史中构建了一幅光辉灿烂的画卷。石家庄区域的书院,自唐代起便开始了办学旅程,历经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具有丰富的书院教育传统。明代石家庄区域书院明显增长,其发展轨迹呈现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在书院的官学化加深,甚至逐步沦为科举教育附庸的背景下,石家庄区域内的书院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促进知识传播、学术探讨和人才培养的功能。研究明代石家庄区域内书院,不仅具有区域教育历史及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而且有助于推动当前石家庄高等教育、社会文明和旅游产业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到了清末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因素,书院由衰败转而变革,通过不同的变革方式,发展出近代高等教育的因素,在教学、课程、机构、体制诸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可分别代表古代大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之道”理念蕴涵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闽都书院源远流长,已经成为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都书院于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并产生深远影响.清代台湾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闽都书院渡台山长、教谕的辛勤教学及其提供的教材、典籍.清廷治台213年间,设立的书院有61所之多,遍布岛内各地,大部分深受闽都书院教育宗旨、培养理念和教学方式之影响.清初台湾还是移垦社会,文化与风气较为落后,动乱频繁,只能以武力维持社会安定.台湾能从“武治社会”儒化为“文治社会”,书院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及其体制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大学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承担着愈来愈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大学校长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现代大学的特殊性,理想的大学校长角色应是教育家与管理专家的复合体。目前,我国大学的校长更多的是管理专家,现有的体制环境制约着大学校长教育家角色的实现,变革的选择应当是强化大学校长的教育家角色认知,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营造使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探讨了高校合并升格后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图书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分类发展,是社会、教育、人多样化发展的需要,高考改革需要与高校分类发展相适应,有效的高考适应策略一是要分别责权,二是要多元评价,三是要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大学文化的特殊主体,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孕育大学文化理念、传播大学文化精神、培育大学文化学生主体的职责,辅导员的工作空间,是作用于大学文化育人知情信意行诸多环节、充分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广阔的课堂,辅导员的工作效果,是作为衔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具有调动和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全方位塑造大学文化精神的系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众多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前景不容乐观。只有说写并重,强调其工具性,旁征博引,凸显其文化性,古为今用,引中其社会性,才能彰显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目前国外的三大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我院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院英语阅读教学的分阶段教学的理念,并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有着诸多密切的联系,一所良好的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的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建本科院校——辽东学院对07年入学的本科生首次尝试了"3+1+X"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基于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经过一轮新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课后的网络自主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四级通过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