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课下对“别枝”的注释是:“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为什么会认为“别枝”的原意是另一枝呢?原来在古代没有“另”字,要用到“另”字的意思时都写作“别”。这样古代的“另”字就兼有了“别”和“另”两个字的的意思。到底解释成哪一个字就得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了。“别枝”在此处解释成“另一枝”并不妥当。因为讲不通,所以又由“另一枝”再进一步解释成“树枝”。这同样很牵强:为什么“别”字的意思完全消失了?词义变化的轨迹不清楚。我认为“别”字在这里就是离别的别,“别…  相似文献   

2.
本对作语气副词的“都”从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都”强调的是某种情况的非寻常性,在句中有一定的强调范围和强调重心,其中强调重心总是在特定的语用层级中处于高层级上。“都”句带有预设,并使之常常有另一层隐含义。“都”作强调副词的语义是由作范围副词的意义逐渐虚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合上这本书,或许你满脑子里都是诸如“结构主义”、“后现代文化”、“女权主义”之类玄妙而又时髦的话语,实际上,当你再次呼吸身边无所不在的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空气时,你已经发现自己开始透过另一面镜子看身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高峰 《中学生物学》2008,24(4):43-44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包括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不论是顺向迁移或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都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称负迁移。  相似文献   

5.
提起“学习型组织”,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第五项修炼”。不少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时,都是围绕“五项修炼”展开,包括进行培训、研讨和学习,但始终找不到学习型组织的感觉,尝不到学习型组织的“味道”,为什么呢?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五项修炼”没有正确认识,另一个就是对“学习型组织”建设抓不住重点。  相似文献   

6.
惊人的长序     
文乐 《现代语文》2004,(12):36-36
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的一种文体,它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阐发。序文一般都放在书或文之前,昕以又称为“前言”、“导言”、”绪”、“叙”、“引”等,另还有称之为“题辞”的,如赵歧《阵子题辞》。  相似文献   

7.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地带来精神的愉悦,兜里越有钱,反而思想越空虚;财富越积累,精神反倒越迷茫。于是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反思“信仰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中的“等”与“不等”都是绝对存在的.从表面上看,“等”与“不等”是对立的,但如果着眼于“等”与“不等”的关系,会发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可以这样说,任何数学变换都是“等”与“不等”之间的周旋.许多数学问题若能很好利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解题中可以起到出奇制胜、化难为易之功效.本文以几个常见的典型例题,  相似文献   

9.
有一幅漫画,画面写了一个数字“6”,两个小孩站在相反的方向在争论,一个说是“6”,另一个说是“9”。到底孰对孰错,不言而喻,两个小孩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实谁都没有错.  相似文献   

10.
张之阳 《四川教育》2001,(11):30-3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 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 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 ,课文对“别枝”的注释是 :“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为什么会认为“别枝”的原意是“另一枝”呢 ?原来古代没有“另”字 ,要用到“另”字的意思时都写作“别”。这样古代的“另”字就兼有了“别”和“另”两个字的意思。到底解释成哪一个字就得结合具体语境下判断了。“别枝”在此处解释成“另一枝”很不妥当。因为不通 ,所以又由“另一枝”再进一步解释成“树枝”。这同样很牵强 :为什么“别”字的意思完全消失了 ?词意变化的轨迹不清楚。我认为“别”字在这里就是“离别”的“别” ,“…  相似文献   

12.
杨华 《中国科教博览》2004,(11):108-110
提到学习型组织,很多人就会想到“第五项修炼”。不少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时,都是围绕“五项修炼”展开,包括进行培训、研讨和学习,但始终找不到学习型组织的感觉,为什么呢?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五项修炼”没有正确认识,另一个就是对“学习型组织”建设抓不住重点,本文对此试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汪宏程 《现代语文》2002,(12):35-36
1、对,对于“对、对于”用法大致相同。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如:大家对我都很热情。我们对你完全信任。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两个位置…  相似文献   

14.
Firenze,在意大利语中是“花”的意思,因此也享有“花之都”的美名。国内一般将其译为“佛罗伦萨”。而徐志摩却别出心裁地把它另译成“翡冷翠”,把诗人的浪漫与才情一并注入其中,立时让原本严肃的名字鲜活灵动了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徐健 《江西教育》2002,(17):10-10
过去,我们用一次次的练习、作业充塞着学生的时间、空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疲劳的应战状态,毫无个性自由,这当然不能使个性自然发展。但是,我们万万不能走向问题的另一极端,表面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了,让他们从必修课里解放出来,事实上却马上又陷入了“自由的泥潭”。所谓“个性发展空间”,其实就是很多学校开设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弹琴、舞蹈、英语、画画、书法等。在“个性发展空间”里的孩子们似乎都在努力成为和别人相同的人,都希望成为讨别人喜欢的人。他们最终可能都有了一些特长,但是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自…  相似文献   

16.
愚人节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节日。任何人都不需要买礼物或带“重要的另一半”到餐馆去吃饭。人们照常上班或上学。它仅仅是一个娱乐的节日,但是在这一天每个人都必须十分警惕,因为他可能是下一个“愚人节傻瓜”。  相似文献   

17.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我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促进了作文教学。如“贴鼻子比赛”“拔河”“同心协力”“老鹰捉小鸡”“砸沙包”等,不管哪一项游戏,我都是把班级分成两个小组,一个组作游戏,另一个组当观众。指导当观众的学生观察做游戏学生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找出表现最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观察。然后让做游戏的学生当观众,让原来当观众的学生来做游戏。教师相机指导观察方法。如“同心协力”这个游戏,就是让两个学生将一人的左腿和另一人的右腿绑在一起,成两人三腿式,进行接力赛。孩子…  相似文献   

18.
1.“熔解”和“溶解”能通用吗?为什么?答:不能通用。它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个不同概念。“熔解”是指物质达到一定温度时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亦称“熔化”,要吸收热量,是一个物理过程,必须达到物质熔点时才发生。而“溶解”是指溶质的微粒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的过程.有的吸热,有的放热,在一般情况下.在任何温度时“溶解”都可发生。2.无色、澄清、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为什么?答:无色、澄清、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从溶液的概念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  相似文献   

19.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的中心。“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曾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现在,陕西的高校似乎在延历史之续,绝大部分高校都立根于西安。目前,西安的各类高校数就达到了40多所,使西安成为了另一个“高校之都”。  相似文献   

20.
曾经观摩过两位老师执教《兰亭集序》,整体上看来大同小异。说“大同”是因为两节课都遵循语文审美研读之道,对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话和探讨.同时都注重声情并茂的诵读:“小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品味上,一位老师从品析语言入手,来体验作者“乐、痛、悲”的情怀,另一位老师却漠视了语言本身的情感性.通过比较抽象空洞的概括方式来解读文本.因而细节的“小异”最终导致课堂效益的“大不同”。前者精彩生动,后者枯燥乏味。先看课堂片断回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