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是个大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听到孩子一声"我发现了",家长的幸福感是无以言表的。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呢?我在教女  相似文献   

2.
身边的美丽     
记得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其实仔细地去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美无处不在,有时候,她是一曲美妙的音乐,用音符去打动你的心灵,用音调去浇灌你的心田;有时候,她是一首绮丽的小诗,用沁人心脾的语言去引发你内心的无比欢快,用精美的形象去唤醒你的灵魂;有时候,她是一幅油画,用轻柔的画面装饰着你的眼帘,用阳光般的温柔去流露真正美的色彩。美不仅仅是一种外表的享受,还是一种内在的追求,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家的前面有一个建筑工地,每天我都能看见建筑工人们挥汗如…  相似文献   

3.
毋庸置疑,网络已经参与了我们的生活。不仅是生活中的工具,它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影响着大家的生活方式。比如.过去我们去邮局寄信。现在我们在网上发电子邮件;过去我们花钱给朋友打国际长途,现在我们在网络上用即时聊天工具,既可以看见对方又不花电话费;过去我们去超市买油盐酱醋。现在我们在网上购物,还有人给送到家……这些都是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是,一提起网络,身为父母的人大多有些担心,生怕孩子和网络沾上边。仿佛沾上网络的孩子都会变坏。  相似文献   

4.
正她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儿,笑起来很美;她是班上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在年级上出类拔萃;她是所有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和乖孩子,是所有孩子崇拜的榜样;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让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赞叹不已。是啊,"天之骄子"的她,怎能不让人从心底里生出喜爱之情呢?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有充分的理由将她视若珍宝。但是,四年级下学期的一件小事却让我察觉出这个孩子成长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美无处不在,让我们细心地寻找生活中的美吧!我们不在桌子上乱写乱画,让桌子的脸干净整洁。爱护公物是一种美。我们不再捉蝴蝶、蜻蜓,让它们快活成长。关爱动物是一种美。捡起地上的一张张废纸,让世界变得整洁。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发现小妹妹跌倒时,我们把她扶起,让她不再哭泣。爱心也是一种美。看见别人在心急如焚地找笔时,悄悄从自己的文具盒里拿一枝给他,他会感激不尽。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当朋友买东西忘记带钱正处于尴尬时伸手去帮他。急人所急是一种美。遇见老师行一个标准的队礼,微笑着说老师好,老师会高兴地回你一声问候。…  相似文献   

6.
正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善于捕捉到那些被忽略的生活细节;感受美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应带他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也让美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提高审美力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孩子提升幸福感的通道。在进行家庭美育的过程中,父母也是受益者,能从中获得美的滋养。做好家庭美育,养育生活不再是只有一地鸡毛,而是能时刻感受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许多孩子心中奇险的高峰,每次一看见她便手脚发软,心中一片空白,直打退堂鼓。可是作文又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重中之重,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如何才能征服这座陡直的奇峰呢?  相似文献   

8.
她,出版界达人,一位铁血又温柔的母亲,向无数家长和孩子推荐优秀的童书,有自己独到的生活见解。 她,幼儿园园长,伴着一批批孩子成长,对待儿子平和而智慧,崇尚顺其自然之美。她们并非从来不迷茫,但是她们有自己的逻辑和哲学,作为慢养联盟的榜样妈咪,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们的观点,从中找到坚定而放松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怎样的?有人感觉生活是如此的有滋有味,是如此的幸福,而有人却会觉得生活是如此的不堪重负,如此的苦累,原因并不在于物质条件的优劣,而是在于他们的心灵感受。作者用很生活化的笔调给我们描述了三个具体的普通人的生活,阐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的美。卖菜的妇人美,美在她“俗艳但是十分干净”的衣服,美在“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的小菜”,美在她“会细细地告诉我”,美在她“絮絮的话语”,还美在她“如深赏析美点秋的土地的笑容”。三轮车夫美,美在他的“提醒”,美在他的“等待”,美在他的“执意不肯”。邮递员美,美在他的“准时”,…  相似文献   

10.
乡·月·夜     
夜,深了,很静很静......月,升了,很亮很亮......他们,靠在一起,睡了,很香很香……——题记她醒了,是哭着惊醒的。望着天上的明月好美,这是故乡的月光啊。明天,她和他就要离开故乡了,带着故乡人的希望去一个叫台湾的宝岛上生活,她好舍不得呀!这是她最后一次在故乡看月亮,也是最后一次在故乡的土地上睡觉。家乡的夜,好美。望着那藏青色的天空,她真得很舍不得离开,无际的苍穹道出了她无尽的悲哀。但是,夜色中,她仿佛看见了两岸人民幸福团圆在一起的情景,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她的心情好多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在这里,而她却远在他乡…  相似文献   

11.
曹弋是个独生女。她爸爸妈妈在送她上幼儿园时,流露出女儿智力低,想再生一个孩子的想法。我知道这一情况后,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决心做好工作,使这个孩子体、智、德、美各方面都很好发展,打消她父母想再生一个的念头。曹弋从小生活在上海外婆家,受到外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以上这段文字摘自梅子涵先生的《一辈子的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这段话中我读懂的是责任。童年是短暂的,优秀的作品是少量的,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避免和经典擦肩而过,我们有责任把真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我们的孩子;童年是美…  相似文献   

13.
正那一天,下着小雨。在校门口,一位年轻的妈妈打着伞,为孩子撑起一片晴天,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她不为所动。这一幕打动了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擦亮眼睛,只要相信,就会看见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那就是爱!父爱和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作为教师的我们呢?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引路人,该呈献给孩子一份怎样的爱呢?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相似文献   

14.
刘杰 《黑河教育》2011,(2):11-11
吃完晚饭从母亲家回来,看见小区里有许多孩子在玩耍。女儿看见了自己的同学,也要和他们一起玩。由于担心她玩到很晚不敢回家,我就在小区的食杂店内等她。和店主人聊天,知道这些在小区内玩耍的孩子都是农村来的,寄宿在人家长托。看着在食杂店里出出进进的孩子们,有的花五角钱,有的花一元钱,都是买我们所说的那些垃圾小食品,也有给家里打电话的。  相似文献   

15.
午餐时,一个孩子用手抓菜,我制止,他却说:"陈老师说可以用手拿的."原来陈老师曾看见另一位小朋友的毛栗子掉在桌上用筷子怎么也夹不起来,就让她"用手拿".还有一个孩子每天早上都要在老师面前展示她的漂亮衣裙,连老师都觉得这孩子太注意穿着,家长也有些反映.再细想,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上.记得那是孩子刚上小班时,每天来都会哭哭啼啼的.我们为哄她,常夸她穿的小裙子真漂亮,戴的小帽子真好看,她听了就不哭了.从此,她每天早上蹦蹦跳跳地来到老师面前,主动展示她的漂亮服饰,我们也随口夸一句:"唔,真漂亮!"却不知这一夸,夸出了她的毛病.  相似文献   

16.
克里斯蒂娜     
克里斯蒂娜是一个漂亮而可爱的女生。她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她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她不喜欢我们叫她老师,喜欢我们叫她克里斯蒂娜。克里斯蒂娜非常喜欢她的工作。她工作很努力,使每堂课都很完美。听她讲话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们,不仅严格,还很友善。她总是表现出对我们的关心,并努力把我们培养成有用之材。我们大家都很尊敬她。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人们绘画,是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人们唱歌跳舞,是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适合幼儿的艺术活动很多,比如绘画、手工、唱歌和舞蹈等。孩子不一定将来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大多数的儿童都可以培养出艺术家般的美感。通过一些艺术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并且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让我们带孩子走进艺术殿堂,领略其中的独特魅力吧!  相似文献   

18.
一棵小桃树     
那是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市集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只桃子。她说:“吃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看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班孩子们对担任值日生、为小伙伴服务非常感兴趣,每天都“抢”着担当。老师有时会说今天请“乖”的小朋友担当,但是这个“乖”的标准却很难界定。请到的幼儿会非常开心,没有请到的却有些失望,第二天家长就找到老师“老师,孩子很想当值日生,你多请请她吧!”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我们也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担任值日生的机会,但总有一些不尽人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孩子是生活活动中的主体,是幼儿园、  相似文献   

20.
我这里要说的是我班的一位个体户家长——章咪的妈妈。她三十多岁,脸蛋皮肤都很美。戒指、耳环、项链、名贵的服装,无一不显示出她家庭的富有。 她的女儿咪咪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小鼻、小眼、小嘴,一笑起来甜甜的,就像一只小猫咪。记得刚开学不几天,她就对我们说:“我丈夫在做鞋生意,很有钱。但是我们俩人文化都不高,我们有一共同的心愿,就是要把女儿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你们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