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3年11月24日,新闻媒体公布了58名新当选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刘嘉麒入选。1965年刘嘉麒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同年考取该校研究生;1967年,他研究生毕业留校任助教。文革之后,1978年中国恢复了高考,招收研究生,他又考取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25年来,他从一名研究生成长为中科院院士,在科研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正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民众渴望有效药物和疫苗尽快诞生时,生物医药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疫情过后经济复苏和中长期增长,也需要高科技产业的加持。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突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对中国而言,说科技进步关乎国运亦不为过。近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戴金星,又名金声、步文,笔名王霞川,1935年3月19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市丽岙镇(原瑞安县白门乡)霞川村。父亲戴子枫是农村小学教师,收入微薄,家境贫困,1950年他进入温州第二中学发奋学习,数理文科均优,历年在年级的成绩均名列前茅。1956年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研究材料晶体精细结构的队伍中有一位成绩斐然、受到国内外同行瞩目的优秀中年科学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叶恒强。叶恒强1940年出生于广东,1963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固体原子象开放实验室主任。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成为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结构材料专家组成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十几年来,叶恒强与人合作撰写出版了《电子衍射图》、《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在固体材料中的应用》及《分析电子显微镜学》3本专著,…  相似文献   

5.
死亡吞噬了多少秘密。生命开拓出灿烂的天地。他已经年逾古稀,但是他不显老。时间,充实了他的生命;时间,充实了他的事业。他叫陈宜张,我国研究生命基础科学的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和神经内分泌专家,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教研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将"团结协作"视作队伍发展的理念,将"创新奉献"视作科研不懈追求的目标,以黄政仁为首的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始终践行服务各行各业的根本宗旨,遵从着他们质朴的誓言:"国家需要什么,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相似文献   

7.
人们也许不会忘记,1959年召开全国第一届群英会时,本溪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1号青年高炉因创造全国高炉利用系数冠军而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红旗炉,女工长李依依因此出席了这届大会。《人民日报》、《苏联妇女杂志》、《本溪日报》也相继报道了李依依的事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叶培大,男,1915年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1938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1945-194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就读,1955年从天津大学调入北京邮电学院,历任北邮无线系教授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名誉校长,至今已执教60余年,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9.
卢柯男,1965年5月生,甘肃华池县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李霞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11):1-2,F0002,I0001
李廷栋院士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国土资源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学部主席团成员,长春科技大学名誉校长,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等。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11.
高庆狮,1934年出生于福建鼓浪屿,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计算技术领域最早两名院士之一,也是当时技术科学部最年轻的院士。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终身教授。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林励吾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林励吾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现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参加工作起,林励吾就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和合成气化学等方面的催化剂、催化工艺及有关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从60年代的加氢裂化催化剂,70年代的中国第一代多金属重整催化剂、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到80年代开展的高分散度金属催化剂的基础研究及近年的一碳化学研究,开拓了多项催化研究领域;在催化剂制备化学、烃类转化及CO活化等催化化学方面,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是人类长期进行并将持续下去的不懈求索。而方敬忠及其所在团队的研究工作,便是为了让人类探索的触角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伸得更远。他们的目标便是实现大型光学系统(地基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空间光学望远镜)的有效减重,通俗点说,便是给这些大型望远镜在保证使用效能的前提下进行"瘦身"。  相似文献   

14.
随着嫦娥三号顺利登陆月球.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宇宙空间探索这一前沿领域。自人类第一次充满好奇地仰望星空之时起.浩瀚无际的宇宙便蕴藏着无数的未知等着人类去探索和发现.也因此而有着无限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15.
正从"海外垄断"和"进口神话"罗织的蛛网里挣脱,中国的新型疾病检测技术终于倚靠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驶入了快车道。加速度的中国"智"造,能否一举赶超欧美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车?在国内医疗检测产业的传奇书写者之一、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萍看来,完成"从0到1"的艰难跨越后,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以梦为马研发先行2017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的演讲中发自肺腑地说"公司在还没有立足  相似文献   

16.
苏邹 《今日科苑》2004,(9):18-20
我怕数学,我喜欢数学家。这是一个递进层次,“怕”和“喜欢”其幅度为圆弧,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在庞大的医学领域里,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不尽相同,在攻克各种疾病的漫漫长路上,神经调控技术脱颖而出。简而言之,该技术就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的手段,通过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来改变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系统的活性,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自上世纪60年代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以来,神经调控技术已经在癫痫、帕金森病、精神性疾病以及其他脑疾病的研究及干预治疗上大显身手,对疾病诊疗及其生物医学技术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同样有一位致力于利用神经调  相似文献   

18.
谈家桢:1909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为表彰谈家桢在遗传学方面的贡献,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3542的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相似文献   

19.
基础架构(Infrastructure)一词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被用作公路、电网、电话、桥梁以及铁路等类似的公共设施的总称,为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虽然好的基础架构经常被人忽视,其重要性也只有在出现故障时才能体现出来,但基础架构的确是人类创造出的复杂而昂贵的系统,任何技术只有通过基础架构化的过程才能够最终为人类提供方便、经济、安全和可靠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去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湖南师范大学刘筠教授,有两位“公子”,一位叫刘白鲢,一位叫刘鲩(鲩者,草鱼之别称也)。一位高等学府的高级知识分子,给儿子取名时几多好听的名儿不取,偏偏取了两个类似“绰号”的名字,为什么?目前,刘筠教授在接受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