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在线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而持续稳定发展。但在线教学课堂的范畴、在线教学作品及其归属、在线教学平台的权利与责任、合理使用规则的判定,以及在线教学著作权保护等基本问题还存在较大争议,羁绊在线教学的持续发展。厘清在线教学中的著作权基本问题,有利于促进在线课程建设,是适应新时代教学需求、鼓励知识共享与创新、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积极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如何优化中小学在线教学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职特殊教育学校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在线教学,适应教与学的需求,实现了在线教学的无障碍,但也存在教师教学"无力感",学生学习"无氛围"、教学效果不理想、线下教学资源不适应线上教学需求、教师缺乏信息素养等问题。本文立足于高职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实践,针对在线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线教学改革实践措施:结合残疾学生学情使用雨课堂线上互动教学工具增强在线教学互动性、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整合重构线上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最后提出在线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成为常态。目前,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是限制教育教学创新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体系,具体包括在线教学设计能力、在线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在线教学实施能力、在线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并根据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体系提出了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教学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互为补充."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教学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线教学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要遵循在教学环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科学的价值观念的道德教育要求.文章梳理了在线教学中道德教育功能实现方面存在的问题倾向,运用人本...  相似文献   

6.
国外在线硕士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2012年起由于"慕课"的推动而获得迅速发展。在线硕士学位属"课程硕士",项目主要以在线的方式教学,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满足了广大学习者尤其是在职人员的深造需求。对于这种新的硕士教育形式,国外舆论既高度肯定,又对其质量存有质疑。如何在数量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是在线硕士教育面临的首要而又长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常见的智慧教学工具与学习平台、在线教学方式的介绍与比较,分析在线教学常见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完善在线教学的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契机,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背景下,如何精准、有效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从疫情期间的应急性教学向常态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转变,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调查数据发现,目前在线学习环境、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在线教学评价、教师多重角色等都具有显著的智能时代特征,面向智能时代的中小学在线教学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呈现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中小学在线教学亟须通过顶层设计、依托"新基建"行动实现由"技术应用"迈向"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9.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背景下,如何精准、有效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从疫情期间的应急性教学向常态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转变,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调查数据发现,目前在线学习环境、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在线教学评价、教师多重角色等都具有显著的智能时代特征,面向智能时代的中小学在线教学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呈现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中小学在线教学亟须通过顶层设计、依托"新基建"行动实现由"技术应用"迈向"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中小学开展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引发了对在线教学的广泛讨论.文章以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为切入口,调查了解当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对于在线教学的看法.根据"在线教学策略""在线课堂管理""促进学生参与""提供技术支持"等四个维度的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水平较高,教师在线教学经验、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学校支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对其有正面影响.为提高教师在线教学效能感,未来政府可加强相关政策支持与培训引导,学校应着力构建信息化愿景,教师可进一步丰富在线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疫情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停课不停学"要求学校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学支持学生学习。疫情中的在线教学不能按照之前既定的、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进行,应结合疫情开展应时的在线教学。在线教学规范化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理论、政策与教师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2.
程亮 《科教导刊》2021,(1):53-54,123
在线教育是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主要途径.然而,如何促进在线深度学习的发生是当前在线教育的一大难题.文章首先阐明了在线深度学习的内涵,审视了阻碍深度学习发生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以促进在线深度学习的发生:(1)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提升在线教学能力;(2)实施翻转教学,兼顾导学与助学;(3)创新在线学习活动,增强活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全在线"教学模式在为传统教学注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活力的同时,在师生课堂互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教师工作效率提升等方面革新了高等教育的既有时空观念和教学模式,推动了"互联网+教育"由"应急式"向"常态化"的质性转变.但在线教学也存在着技术障碍引起的教学不畅、师生情感交流的遮蔽、网络学习碎片化、学习评价公平性欠缺等问题,制约着线上教学对传统教学革命的价值释放.由此,在厘清在线教学"得"与"失"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在线教学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举措,以期为革新外语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课堂革命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纷纷全面推行在线教学,为在线教学实践和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部分专业课程缺乏在线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没有在线教学经验,面临诸多实际操作的问题。“太阳电池技术”课程在线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从课程建设到在线教学,以及在线评价的有效方案,可以达到“标准不降低、效果不打折”,有效地推动了在线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李阳 《教育探索》2021,(7):84-89
小学在线教学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临时举措,将国家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能够满足师生的日常教学与学习需要,但是小学在线教学存在师生消极对待、不能保证学习质量、不能满足师生交流互动等问题.小学师生需要遵循"互联网+"规律,强化师生互联网思维,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新形态,帮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线教学作为新型的教育形式,目前得到快速普及。本文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类课程在线教学的问卷调查,对教学平台的使用、授课方式、教学设计与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教、学两方面阐述在线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促使在线教学迅速成为当前教育的焦点。现有的在线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分享、基本教学活动满足方面形成了较好的基础,但相对于传统面授也存在教学效率不够高、学生个性化学习不能很好地满足等问题。文章对疫情期间高职学生在线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自适应学习的特点,并以机电专业核心课程为例,阐述了自适应学习的模型和流程应用,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号召,各地纷纷响应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在此背景下,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县教育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以了解"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在线教学情况和不同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态度。基于此,文章总结了"停课不停学"时期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于在线教学,确保疫情结束后在线教学的健康发展,并为统筹、协调全国力量开展在线教学以应对未来不可预见的公共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开放大学"全网络在线"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流程中,教师工作范围与内容、工作职责与能力要求都发生了变化。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导师要做好"虚拟"班级教学工作,应注重学科知识、管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教育技术、教学管理等能力;加快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相应的,有效实施"全网络在线"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流程,必须创新与改革开放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20年3月2日,上海市的中小学在线教学正式拉开帷幕。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上海采取"优课示范、双师教学"的方式,将录播教师统一授课与学科教师网上辅导相结合,实施在线教学活动。基于在线教学的"上海方案",崇明区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的"崇明实践",努力探索与思考在线教学这一课堂教学革命的"应为"和"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