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斩鬼传》是《儒林外史》之前的一部特色鲜明的寓意类讽刺小说。作者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将讽刺的锋芒直指人类的道德缺陷和丑恶癖性,使众多"人鬼"穷形尽相。小说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讽刺手法,在衬比之中彰显讽刺对象;作者秉持冷静的态度,不加半点评述,让人物尽情地表演,在冷静客观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刻画讽刺对象。此外,小说还使用了主观直斥和合理夸张等讽刺手法,讥刺了人类诸多弱性。《斩鬼传》的讽刺艺术和风格,对后世讽刺性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通过人物的描写,讽刺手法的运用和语言艺术来表现讽刺性,以达到批判科举考试制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的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人物性格塑造、心态描写与讽刺手法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金瓶梅》在艺术上的创造及其对中国小说史的贡献。本文认为,《金瓶梅》的人物塑造已基本摆脱了以前小说人物塑造类型化的倾向,创造出多元多向多层次立体化的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使传统小说的人物塑造从类型化走向性格化。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上,《金瓶梅》不仅描绘出人物细致的心理活动,还揭示出人物心理深层的潜意识,展示出不同人物的各种心态反映,如嫉妒、迁怒、焦虑等,进而写出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心史。出于对社会黑暗的暴露与不满,《金瓶梅》形成自己特有的讽刺风格。讽刺手法的多样与讽刺内容的广泛,使《金瓶梅》成为中国长篇讽刺小说的嚆矢,给后来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部礼赞文坛奇人绝学之书──《儒林外史》主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素来被视作一部批判丑恶事物的讽刺小说。本文从小说主体意象的设置、文本的章法布局、作品主要人物同现实生活中作者身份的对应关系、隐括全书的王冕故事的文化内蕴等同个方面,全面而多角度地剖析了作品的基调及其意蕴,从而否定了上述传统的看法,得出了如下可信的结论:《儒林外史》的主旨是表彰文坛的奇人绝学.它对丑恶事物的批判与讽刺只不过是奇人绝学的陪衬。  相似文献   

5.
《一捧尘土》是一篇以讽刺手法著名的长篇小说。讽刺手法贯穿小说的始终,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环境描写,作者都用讽刺表达了主题。这一手法使该小说成为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6.
一部礼赞文坛奇人绝学之书——《儒林外史》主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素来被视作一部批判丑恶事物的讽刺小说。本从小说主体意象的设置、本的章法布局、作品主要人物同现实生活中作身份的对应关系、隐括全书的王冕故事的化内蕴等四个方面,全面而多角度地剖析了作品的基调及其意蕴,从而否定了上述传统的看法,得出了如下可信的结论;《儒林外史》的主旨是表彰坛的奇人绝学.它对丑恶事物的批判与讽刺只不过是奇人绝学的陪衬。  相似文献   

7.
《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以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充满象征暗示性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作者艾衲居士在荒诞写作背后迫切想要表达的对世风日下、人情浇薄的明末清初社会的愤懑失望,他以荒诞手法痛切讽刺虚浮世风和丑恶人性。小说在神魔小说的外衣下夹带寄寓性讽刺的成分和片段,可以说是充满荒诞色彩的寓意类小说。  相似文献   

8.
孙犁小说,以塑造真善美的艺术形象称。尤其是他对女性的讴歌,构成了卓而不群的艺术风格,但他笔下的人物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正面的,反面人物,又有边缘人物,甚至包括作家本身。塑造手法的多样性,让我们看到了“诗体小说”之外的另一种风格:幽默、讽刺、揭露。  相似文献   

9.
小说以讽刺的笔调客观地揭示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道德真空状态。这部小说以前所未有的写实方式刻画了变态杀人狂贝特曼。并通过该人物向读者对暴力的耐受性发起挑战,其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对身处的社会进行道德拷问。  相似文献   

10.
《竞选州长》通过一个虚构的独立党候选人参加州长竞选横遭诬陷而失败的故事,对美国所谓“民主政治”和“自由选举”进行的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揭露。讽刺是这篇作品独持的艺术特色。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达到鞭挞其虚伪,揭露其丑恶的目的。其特点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第一人称与人物的选择。这篇可以称之为政治讽刺的小说,采用了第一  相似文献   

11.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讽刺杰作。它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幽默的肖像描写,滑稽的语言行动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妙绝伦的比喻,机智俏皮的反复灵活多样的讽刺手法,以及幽默的笔触、漫画式的笔法讽刺时弊,描摹人物世态,调侃“芸芸众生”。本文从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人物世态、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论述《围城》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2.
沙汀创作于三四十年代的讽刺小说,勾勒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川西北人文图画。他用讽刺这一表现手法,揭露旧社会的丑恶本质,刻画地方恶势力的卑鄙嘴脸。他的讽刺,主要靠冷静、客观的描写构成情境讽刺,这一情境讽刺又主要通过冷静、客观的语言叙述来实现。其讽刺小说的结构,精心设计,富于变化。在叙述角度、景物描绘、人物塑造等方面,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的创作深受鲁迅影响,又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讽刺品格。  相似文献   

13.
从五个方面探析鲁迅小说中人物称谓的象征意义、与作品主题的关系、寓含的时代特征、地域色彩和讽刺意义,并涉及鲁迅小说人物称谓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郑立军 《考试周刊》2013,(41):14-15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独特的讽刺效果和写作手法闻名于世。文本描述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现状,并以讽刺权势,批判社会贵族为主线。文章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性,以及个体的极端化阐释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度的把握的核心和宗旨。  相似文献   

15.
讽刺手法的运用是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一大特色。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小说的某些地方,叙述者能巧妙地将讽刺矛头同时指向几个人物层面,达到"一箭数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是一位在写作中时刻带有讽刺艺术性的批判性作家,他所著的作品大都用来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并用带有强烈批判性的语言文字来讽刺人物以及人性的恶劣作为。而《围城》是他所著作品中最具有深远意义及影响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钱钟书运用独具幽默性质的文字语言以及批判性的讽刺艺术对旧社会的各种弊端,即社会规范和制度、社会伦理及道德、文化发展及传承、人物特性及缺点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另外在这部作品中,钱钟在运用幽默和风趣的言语进行批判讽刺时,也将讽刺艺术的写作手法与应用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讽刺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故事,讽刺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18.
小说以讽刺的笔调客观地揭示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道德真空状态.这部小说以首所未有的写实方式刻画了变态杀人狂贝特曼,并通过该人物向读者对暴力的耐受性发起挑战,其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对身处的社会进行道德拷问.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在对人物的塑造中 ,运用夸张、对比、对照等讽刺手法 ,借以揭露“儒林人物”丑恶的灵魂 ,冷嘲热讽层出迭见 ,体现其“婉而多讽”的特色。在正面人物塑造中运用“不协调”的艺术手法 ,“爱而知其丑”,从正反两方刻画人物形象 ,瑕瑜互见  相似文献   

2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英语短篇小说领域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她的讽刺小说也别具特色。在她的讽刺小说中,她运用了精确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分析,并大量使用自由间接引语、对照等手法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本质。语言生动活泼,分析犀利深刻,使严肃的社会问题暴露成了一幕幕独特的心理分析剧,既成功地揭示了主题又让人尽享艺术之美。文章拟通过评析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之作《一杯茶》展现其独特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