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具有独特的人文文化魅力,是人文理解的重要途径.在当下人们日常的话语体系中,儿童隐喻性陈述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把握.从时间维度上讲,是指向未来的.从实在维度上,可以划分为以植物隐喻儿童、以动物隐喻儿童、以物体隐喻儿童、以其他社会角色隐喻儿童.从情感色彩维度上,对儿童的隐喻有褒义隐喻也有贬义隐喻.不同的隐喻实际上折射出人们不同的儿童观,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郑轩  王芬  王春燕 《幼儿教育》2012,(12):11-1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幼儿园教师对儿童、教师、课程等的隐喻性表述。研究者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分析,梳理出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教师观与课程观。研究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珍视儿童当下的生活;也要正视自身的角色,将科学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还要致力于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倡导生命对话,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教育》2012,(3):18-20
按照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见解,人们往往使用三类语言讨论教育问题,即定义性陈述、口号性陈述与隐喻性陈述。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教师,人们同样以隐喻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教师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陈述。但最近,教师也变成了"老板"、"砖家"……这些隐喻性陈述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含义,我们将对此作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人文分别标识着人类两种不同的精神取向.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人之自我意识的表达,从儿童感知世界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主客统一,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涌动到人文存在的不可言明性或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文化的性情化理解,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可以发现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精神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吻合一致.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儿童精神所呈现的是一幅"活"了的人文文化之景观.在技术理性主宰的现代文明中,儿童教育对于童心的呵护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在履行重塑人文价值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极",在教育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教师的描述历来形形色色,譬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春蚕"等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的反思,阐释了教师的隐喻性陈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隐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运用得也非常普遍。本文通过对当代语文教育中几个隐喻性陈述的阅读,展现了隐喻的魅力,感受到当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变迁,体味到其隐喻性陈述背后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7.
对"当下幸福"与"未来幸福"的关系进行一番考察后,发现追求儿童幸福,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当下性".反观现实中的教育为了遥远的"未来",儿童"当下"的自主时间被剥夺、"当下"的生命价值被忽视以及儿童成了未来知识的附庸.因而让幸福走进儿童当下生活世界是现实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人之自我意识的表达,从儿童感知世界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主客统一,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涌动到人文存在的不可言明性或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文化的性情化理解,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诸多方面,可以发现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精神祈向的相互吻合或一致.在技术理性所主宰的现代文明中,儿童教育对于童心的呵护在其根本上就是在履行重塑人文价值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9.
从对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看教师形象之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见解,人们往往使用三类语言讨论教育问题,即定义性陈述、口号性陈述与隐喻性陈述。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教师,人们同样以隐喻的方式给与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教师是导航者”,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陈述。这些隐喻性陈述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含义,本文尝试着对此作一番剖析。   一、传统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蜡烛论   蜡烛论这个隐喻由来已久,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那无私奉献,甘于牺牲…  相似文献   

10.
未来世界是儿童的世界。儿童在未来世界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取决于教育者在当下对儿童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力的培育。如何在儿童创造思维萌发之初,催生与呵护创造力,成为幼儿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师形象之变迁—从教师的隐喻性陈述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炜 《教书育人》2001,(23):32-34
按照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见解,人们往往使用三类语言讨论教育问题,即定义性陈述,口号性陈述与隐喻性陈述。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教师,人们同样以隐喻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教师是导航者”等等,都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陈述。这些隐喻性陈述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含义,本文尝试着对此作一番剖析。一、古代社会教师形象隐喻———蜡烛论蜡烛论这个隐喻由来已久,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那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蜡烛,燃…  相似文献   

12.
小学留守儿童能否健全成长是当下教育须关注的突出问题。培植勇气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是促进小学留守儿童健全成长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体育与小学留守儿童勇气培植有着密切关系,利用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教育者能够培养小学留守儿童的“无畏之勇”“智慧之勇”“沉毅之勇”。教育者可通过体育活动中的动机导引、动力强化、榜样示范、条件情境完善和自我教育激发等五个途径,着力培养小学留守儿童的勇气,从而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自我,促进自身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洁 《文学教育(上)》2011,(16):132-133
当下儿童读经热潮席卷全国上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倡导儿童读经者普遍认为儿童读经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益于儿童人格的养成,是一种能够开发儿童智力的较佳的早期教育。并且王财贵等人认为儿童阶段所读的经典将会自发的对其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于儿童读经的文化传承及人格影响的意义笔者并不轻易否定,但对于经典的所谓自发影响笔者有所质疑,本文将对此从当下儿童所处的教育及语言文化的角度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现象学视域,通过对生活世界的简要分析,提出儿童生活世界主题,并阐释了儿童生活世界的两层含义: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即"儿童如是";当下状况及体验的发生境域,即"儿童为何如是"。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证了有效描述"儿童如是"及深度诠释"儿童为何如是"的儿童生活世界的认识路径:一是以"面向儿童本身"作为儿童生活世界的认识原则;二是以儿童"是其所是"的显现作为儿童生活世界的认识切入点;三是以"聆听儿童"以把握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回溯求证"以探明儿童当下状况及体验的发生境域作为儿童生活世界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是因儿童而来,为儿童而去的。作为教育者,儿童是我们的前身,是我们的当下,又是我们的未来。而从儿童的视角来说,教师乃是童年时代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因此,认识儿童,理解儿童,发现儿童,与儿童的内在精神对接共振,同舞共鸣,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和教师的价值,引领儿童走向未来。我想说,唐婉老师是一位"儿童精神的共鸣者"。一与儿童精神共鸣,是需要教育者自觉认同儿童的心灵世界并与之感应、通融、共振的。儿  相似文献   

16.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童心教育的探索是从重新审视儿童开始的。在很多成人的眼中,儿童是成年人的预备,儿童的成长过程只是为了将来作准备。言下之意,人们可以以未来的名义去牺牲当下的童年价值。李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6到12岁的儿童阶段不单单是为未来作准备,当下也具有独立  相似文献   

18.
《儿童与课程》是杜威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后创作的教育名篇。《儿童与课程》打破传统世人对杜威儿童中心论者的看法,对儿童与课程、儿童与教师以及教材提出了新的认识,打破传统的二元分裂论。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当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关注教师的新角色,强调在做中学获得的经验,看到儿童当下和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儿童成长的特殊性体现在具身的心智、具身的经验积累以及身体与环境为基的关系建立。其美好生活是儿童在善的价值指引下,通过个体自由自觉实现的作为主体的生活状态与体验,是以具身世界为载体的。儿童的美好生活在于儿童身体的灵活性与力量感的尊重,在于充满积极情感体验的身体感受,观照当下的自由的具身生活。儿童在具身世界中,遵生命之律,为"真"之人;溢生活之趣,作"善"之人;体自由之乐,成"美"之人。儿童得以成全自我,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体验美好,践行美好。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儿童心理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在儿童文学的众多主题中,儿童情感发展主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抽出儿童孤独这一情感体验,来展开本篇文章的阐述。就孤独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陈述,通过分析原因得出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儿童内在心灵的创伤,儿童无形的反抗和逆反,儿童冷漠的态度和不良性格发展,以及利用“极端行为”博取关注等。从内外两个角度提出儿童应对孤独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