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及其原因,有助于对学生恋爱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要求北京市高校在心理课上教授学生们怎么去谈恋爱。在新教学大纲中,恋爱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一讲被修订为幸福-从学会恋爱开始,主要从大学生们经常遇到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当中进行爱情教育既是维持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其未来婚姻家庭生活幸福的保障。当前的爱情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的发展需求。从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爱情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婚恋观的教育、恋爱心理资格的自我审查、恋爱沟通方式的指导、爱的能力的培养、性心理健康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恋爱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高校应建立相应机制对大学生恋爱进行正确引导。本文建议高校开设大学生恋爱健康教育相关选修课程,成立大学生婚恋咨询指导中心,学校建设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婚恋知识和咨询服务,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校园生活,倡导学生健康的恋爱行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引导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并加强教育引导,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种种心理,剖析了其恋爱特点以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探讨了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教育引导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心理教育,对于预防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产生,防止恋爱过程中认识及行为偏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中重点应让大学生理解爱情心理本质特征,把握男女恋爱心理行为的异同,正确区分“喜欢”与“爱”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高校对学生恋爱问题认知和管理的历史回顾恢复高考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认识和管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经历了一个逐步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模式的过程。上个世纪70~80年代,当人们把恋爱看作低级趣味的时候,高等教育当然地对大学生恋爱实行全盘控制,采取了相应的否定原则。许多高校在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李明明 《教师》2010,(22):21-21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因此,大学生中存在恋爱现象是无可厚非的,但很多学生并没把恋爱的位置摆正,他们往往深陷其中,对爱与被爱缺乏真正的理解,一旦失恋往往难以自拔,失去生活的信心,最终出现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不应把大学生情感问题简单化,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排除和转移他们因失恋带来的不良情绪,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重庆市6所高校676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恋爱价值观呈现动机多元化、择偶标准内在化、择偶方式自主化、道德宽容化四个特点;男女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应该教育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培养其自主恋爱,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婚前性行为的危害,正确把握感情防线,并可采用集中和重点辅导相结合的方法,特别应重视失恋学生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从恋爱动机、恋爱应对方式及恋爱观念三方面阐述女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进而探讨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如理解爱的本质、培养爱的能力、掌握爱的艺术等,使女大学生走出恋爱误区,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获得自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因此,大学生中存在恋爱现象是无可厚非的,但很多学生并没把恋爱的位置摆正,他们往往深陷其中,对爱与被爱缺乏真正的理解,一旦失恋往往难以自拔,失去生活的信心,最终出现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不应把大学生情感问题简单化,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排除和转移他们因失恋带来的不良情绪,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武汉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推行"恋爱登记制",对该院恋爱的学生进行摸底。恋爱登记制铺开后,有人叫好,有人质疑侵犯个人隐私。(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恋爱自由,情感属于个人隐私,"恋爱登记"无法无据,这一公众都知道的常识,高校及其教师不可能不知道。推出"恋爱登记制",会遭到质疑,甚至会被炒作放大,学校也不可能没有预料。其实,学校只是做了"两害相比取其轻"的无奈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里学生恋爱现象随处可见,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恋爱观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学生面临的恋爱心理问题纷繁复杂,主要有恋爱动机失真、恋爱态度失衡、恋爱行为失当和恋爱道德失范。笔者认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全员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应对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层次20所高校在校本科生恋爱伤害状况的调查显示:复杂多样的恋爱动因,家庭、学校对学生恋爱引导缺失,以及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角色责任的缺位等,导致高校大学生恋爱出现较多伤害,且受伤害人数比例较高、程度较重;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与恋爱伤害有显著相关性;大学生恋爱创伤征象具有外显性,高校恋爱伤害恶性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家庭、学校、社会应承担起大学生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的角色责任,有效控制或规避大学生恋爱伤害现象.  相似文献   

15.
聋人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群体,他们在高校得到教育满足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及问题。这个群体面对生活的问题和烦恼时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聋人学生对其群体的依赖性较强,但多数学生表示愿意与非聋人学生交往。聋人学生的恋爱对象七成为聋人,他们对选择健全人为恋爱对象的热情不高。聋人学生的闲暇生活较为充实,对毕业后就业较有信心。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大学生恋爱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国家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由明文禁止转向“不提倡,不反对”,在校大学生恋爱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探究大学生恋爱现象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了解大学生恋爱观及其心理,分析恋爱现象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并探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学生思政工作效果的对策,是高校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前恋爱暴力之定义至少应在暴力对象和暴力动因两方面做适当修正。而审视当下,生命敬畏感与恋爱责任之丧失以及恋爱教育之缺位,使大学生正以"爱"为名伤害着恋人,其表现形式包括嘲讽贬斥、冷战漠视、恐吓威胁、窥探控制、肢体冲突和性伤害等。为此,应通过衡平恋爱三要素、恋爱能力教育、恋爱责任教育、四位一体疏导等恋爱教育途径,以降低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恋爱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学生恋爱现象,本文试图从大学课程的设置来寻找大学生恋爱的原因。通过对北京几所高校和北京某学院第二校区(以下简称C校)课程的比较,分析两地学生恋爱率的差异,进而提出一些对学生发展更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这些爱有慈爱、母爱、恩爱、友爱、喜爱、恋爱等,但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爱学生相媲美。作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有着复杂情感的人,是一个在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人,是一个肩负祖国未来重任的人。因此,教师牢记心中的应该是爱。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对于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解决.本文从大学生恋爱的成因及大学生恋爱误区来分析,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来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