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课堂作为研究共同体的新视角,扩展学习共同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从学习共同体的含义出发,介绍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环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模型,试图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较理想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从而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在信息环境下建立起沟通型课堂,使学习者可以获得来自环境内部所给予的持续帮助与支持,实现真正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4):96-97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学习共同体课堂,也就是所谓的学习社区,它是支撑意义讨论和知识构建的主要学习平台,还是非常强调学生的心理沟通与相容,在学习过程当中就需要充分实现群体动力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老师同样可组织学生建设学习共同体课堂,使得他们在群体力量下更好地内化和吸收知识。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在推进数学课堂改革,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建立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以传统教学课堂管理观念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学习共同体掌握学习数学的策略。学习共同体是新型学习模式,标志着教学的发展及进步。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学生能够一起学习、自由思考、实践操作,学生的思想会充分碰撞,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能够进行交流探讨,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于此,文章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和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以此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研究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结构框架图;然后从“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自生成,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精心设计编排教学内容,执行有序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多样化交流方式”六个方面说明枸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学习共同体的出现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所谓语文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在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同等重要。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重要的教学问题,师生可以共同研讨、写作交流。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不仅能使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信息化社会下课堂文化生态环境与学习组织形态.共同体理论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本质属性,学习型组织理论则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专业属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四个特征:异质性——基于学习主体的角度;民主性——基于课堂环境的角度;合作性——基于教学方式的角度;规范性——基于课堂学习型组织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课堂共同体以社会学习的形态存在于学校场域中,在社会化联合过程中关注学生精神情感,融入课堂的制度规约属性,进而走向追求共同体成员个体及其社会性建构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与统摄性的课堂组织形态。它涵盖课堂精神共同体、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与课堂制度共同体三层结构。三层结构在整体性的课堂共同体系统中有着各自的意蕴及其运行机制,即在课堂精神共同体层面搭建情感支持机制,在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层面建构深度学习机制,在课堂制度共同体层面建立契约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较为理想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应当是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环境,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这个氛围当中“耳濡目染”,从而开展有效、有意义的交流沟通活动,同时不断鼓舞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当中来。而游戏教学法则能提供上述的教学氛围。英语教师巧妙地应用对应的英语游戏,只需要利用课堂当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就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谈到"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把目光聚焦到课堂上,师生学习共同体,指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团体,成员间彼此沟通、分享智慧、交流情感、体验感悟,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要架构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当注重构筑"绿色对话平台",妙用课堂生成资源,有序指导学习方法,以有效策略引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体系中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这一教育策略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措施,主要目的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其全面发展。但是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成为各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任务。文章阐述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开展小学数学师生学习共同体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对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全方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积极应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必须打造以环境为依托、以共同目标为导向、以倾听对话和协作学习为两翼,以自主探究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要使学习共同体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得以有效运用,需要教师改变思维方式,探索共同体教学模式和变革学习范式。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践行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是变革教与学关系的过程,也是建立学习中心课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蒋美红 《大学教育》2022,(3):176-180
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有促进或阻碍作用。将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引入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而其课堂组织文化与传统课堂文化迥异,导致学习者“水土不服”,适应阶段加剧其紧张、害怕、退缩、沮丧等消极情绪,使其课堂学习焦虑升级。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关照中国学生特点,利用传统文化,建立师生间信任与良性互动;采用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对学习“安全感”的需求;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及常态化课前演讲等,是构建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积极情感环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为学生创建平等、互动、对话的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满足"学生本位"要求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我国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较为滞后,有效课堂建设仍旧存在不足。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通过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共享"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将学习权赋予每一位学生;创设具体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语言实践;培育"学生本位"课堂文化,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有利于师资发展的共同体等途径,有效解决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学习主体缺失、忽视课堂语言学习社会性、课堂教学脱离真实语言情境、师资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有效拓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成形式,它是相对个体而言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能否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教师的教学决策与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以王国均教授领衔的浙师大专家团队的进入,"学科教学知识"与"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在课改实践中日益得到我校一线教师的认可与重视,"学科教学知识"强调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的融合,"学习共同体"强调建立学生交互学习场,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有意义的课堂学习形式。如何通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就成了我们课堂改革实践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相似文献   

17.
互动式教学 ——"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从改善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课堂组织形式入手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通过教与学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协调教学各个要素之间、人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产生教学共振、共享、共进。互动式教学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学生相互分享而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本文阐述如何通过在课堂建立“学习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初中英语课堂交流现状,依据学习生态理念,将教师、学生以及学习环境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生态系统,打造学习共同体。通过“一清三观”教学策略,分清学习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践行课堂活动观,在活动中促进课堂交流;践行课堂问题观,在解决问题中促进课堂交流;践行课堂学生观,规范行为促进课堂交流,真正落实课堂交流高效性,促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19.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式。建立小组共同体,可以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合理分工、互相印证和适时补充的方式,促成小组成员形成合作学习共同体。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构建真正自主、开放、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需要,学校需要不断的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推动全体教师专长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创新型组织。本文以知识的社会建构性为基础,论述了知识和学习对文化和实践境脉的依赖性,指出学习共同体为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提供了有效的环境。由于组织和共同体的不同社会学意义,本文在比较了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型组织的异同后,认为学习型组织通过建立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孕育知识创新的学习共同体的产生创造条件。在正式组织中建立的学习型组织和非正式环境中培育的学习共同体的双重编织架构,构成了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