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文章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出了适合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探索的最新成果,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要重视非专业素质培养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树立"大德育"理念、强化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开展综合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积极性等途径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转变为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渴望。单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我国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规划,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创业者,缓解当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因此,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如何开展好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目前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质专业基础课是地质学专业大学生的启蒙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综合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作用.在教学改革方面应明确21世纪地质学科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地质学基础课的教学;多渠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21世纪的地质学人才的培养中,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对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具体是集中在综合素养水平上。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另一个则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匹配。据此,高校应构建基于就业需求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第一,提高三个水平,包括政治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第二,培养三种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第三,增强三样能力,包括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力学类课程的教学对训练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锻炼大学生专业能力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如何做好力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于力学类课程教师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提出采用"教育+教学+训练"模式,实施精细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培养学生美育功能的重要方法,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在高校进行音乐教育势在必行,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以及健全人格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音乐鉴赏课是一门选修课程,专门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用工荒的就业市场现状,文章提出了艺术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采取量身定制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市场竞争力。该模式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是促进各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文章在充分分析工训大赛与工程素质培养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赛带课""以课带学""以学助赛"的三位一体的"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推动这一培养模式,通过多年指导竞赛的经验总结,构建由基础工程实训、专业基础及选修课和创新类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课程结合工训大赛进行的改革和建设。最后论述了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经过对该培养模式的践行取得的成效,工训大赛实践表明: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显著,可作为其他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新工科"建设也提出了双创复合型人才需求。基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及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大学生缺乏动力、缺乏平台以及缺乏专业指导的现状,指出当前大学生缺乏双创精神、高校政策体系缺位、教学流于形式、与专业学科脱节等现象,提出了要加大双创教育宣传力度、加快双创课程建设、加强与专业学科联系等相应解决方案,为高校双创型人才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实际综合素质较差、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临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特色等现状。在此情况下,高校树立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心要素,开设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品牌,完善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计划,是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绿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实践绿色化理念,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情况,对化学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绿色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实现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4.
民族音乐的传播对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不仅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我们要加强高校的民族音乐课程设置,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达到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以"异常心理学"课程为例,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期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皮进 《考试周刊》2013,(51):161-162
在普通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和造就高质量、高素质的女性人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女大学生是同龄人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素养的群体,将女性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女大学生的培养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为例,结合此院女性学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在高校设置的定位进行尝试性探讨,分析其对培养女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课程中的作家阅历、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和管理学知识。把文学类选修课作为研究型课程进行探讨,引入文秘学理论,可以实现文学类选修课的"拓展功能"。这些"拓展功能"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体体现为有利于促进人才模式由专业素质向综合素质转变,由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由机械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影响文科类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科学家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要从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科交叉,特别是要从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等深层制度方面着手,即要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以解决文科类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外贸英语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外贸英语人才。然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贸英语人才需要的多元化趋势。因此,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立足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传统外贸英语专业面临的问题,新的课程设置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是一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大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尽快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为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改变本地区落后面貌培养、输送高素质使用人才的重大责任,但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生存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素质拓展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导向不明、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所占分量不够、基础投入不足、开展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以红河学院为例,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进行探索研究,对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