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学生断好句读,是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一环。断不好句读,句子就读不准,翻译时就会出错。例如,《狼》一课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中的“犬”字是名词作状语用,形容狼“坐”的样子的。翻译时,译为“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前面”。  相似文献   

2.
初中一年级《狼》一课中有一句子“其一犬坐于前”,有的学生在朗读时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这样读,使人听起来误解为:其中另一只狗蹲在(屠夫)前面。朗读的错误使听者对句意的理解也不正确。“犬”直接修饰动词“坐”,名词作状语,“于前”是“坐”的补语,因此按语法结构,这个句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把“其一犬坐于前”理解成“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户)面前”,文中的“狼”变成了狗。究其原因,一是没理解文意,二是没能正确朗读。就朗读而言,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文谈谈文言文朗读停顿中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文言中特殊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何处理。能否让学生准确把握这些大量存在于文言篇章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对理解课文内容关系重大。例如下面的句子: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这句话是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还是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是理解成其中一条狗坐在(屠户)面前,还是理解成其中一头(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看来这句话的理解关键在于对活用词犬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5.
文言句中停顿问题,是文言诵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文言诵读有个基本要求,就是不能谈破句。所谓读破句,就是该停顿的地方不停,不该停顿的地方却停了。停顿不当,就不能正确理解文意。例如: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正确的读法应在“犬”之前作一停顿,即“其一/犬坐于前”。意思是其中一只浪像拘一样蹲在前面。如果误读成“其一犬/坐于前”,那么蹲在前面的就不是一只狼,而是一只狗了。为什么造成这样的错误,其原因就在于停顿不当。那么,什么情况该停顿,什么情况不该停顿呢?一、什么情况下该有停顿1.古今同形异义词中…  相似文献   

6.
陈河清是我中学最后一个班主任。蒲松龄的《狼》中有句话“其一犬坐于前”,意思是两条狼中的其中一  相似文献   

7.
“其一犬/坐于前”还是“其一/犬坐/于前”?柳志福上《狼》一议,发现许多老师和同学都将“其一大坐于前”这句读成“其一犬/坐于前”,翻翻练习册,发现也有这样读的.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读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第一...  相似文献   

8.
《冯婉贞》中有“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鸷伏矣”的话。课本对“鹜伏”的注解是:“象鸭子那样伏着”.早见段励勤同志认为“如以鸭子的跩、笨、弱懦来解释”则是“丑化冯婉贞等抗击侵略者矫捷英武的形象”.他以《辞源》所解.“(?)通鹜,疾速的意思”为据,认为“鹜伏”应解释为“迅速地趴伏”.(见《语文教学通讯》八○年第三期段文)近又看到王化钰同志也认为“段文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教学生识“象”字。解释完“象”字的意思后,我请学生用“象”字组词。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大象”“、小象”“、象牙”……忽然有个女生站起来说“:飞象。”我听了,以为她说的是地方方言词“非像”,将“像”和“象”混淆了。我解释,请她坐下来时,却见她张着嘴,想说  相似文献   

10.
说“假寐”     
初中语文课本选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狼》,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句,活脱脱地把那只狼的狡黠和“狼性”写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词作状语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名词,充当动词“坐”的状语。翻译时,要译成“像犬的样子坐在(屠夫的)前面”。又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要译成“用筐(把泥土)运到渤海的边上”。再如“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要译成“皇上叫他在外带兵”。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名词作状语在译成白话文的时候,前面一般要加上一个适当的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充当动词的状语。二、数量词的翻译⑴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中间不用或极少用量词。如《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翻译时加上…  相似文献   

12.
听两位老师教学同文(《狼》)异构课,课堂设计都有各自的个性特色。两位老师都注重朗读及指导这个教学环节,一位老师出示指导朗读 PPT“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给出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另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给出同样的例句并“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同样是指导学生朗读,实质是让学生在句子中用“∕”标出“节奏”“停顿”,为什么同样的教学环节一个用“节奏”,而另一个用“停顿”呢?  相似文献   

13.
一、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强调多读、熟读,主要要求学生做到:1.准读。也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理解词语的基础。首先,在教学新课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认真地预习,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生僻的字。其次,不能使之读破句。所谓读破句,就是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不该停顿的地方却停了。停顿不当,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如“其一犬坐于前”,若误读为“其一犬?坐于前”,那么坐在前面的就不是一只狼,而是一只狗了。2.变读。文言文中有通假现象,通假字应读通假字的音,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相似文献   

14.
事有凑巧,我同一天在两个年级的语文课上看到了一道相同的练习题:一年级教学《日月潭》(二册21课),由于课文中有一句话——“一边象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象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于是教师设计了用“象”造句的练习。五年级教学(《凡卡》(十册19课),也因为课文中有“它身子是黑的,象黄鼠狼那样长长的……”一句话,教师也要学生用“象”造句。同一个“象”,两个年级都要求“打比方”,造出“什么象什么”的比喻句。课堂练习时,一年级学生虽然经老师反复指点,但造句是那样的吃力。除了说“共产党象太阳”这样的现成话,其他就说不上什么;而五年级学生未经任何启发,许多比喻句即脱口而出。相差四年的两个年级进行着同样要求、同样形式的练习,这在数学学科大概是不会有的,而语文课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复劳动?翻阅这两篇课文后的练习题,才知课本上本无这样的练习,原来是教师自行设计的。教师从学生实际出  相似文献   

15.
灰色初三     
初三了,班里的同学一个个俨然成了“大”学生。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能否升学?”同学们不再像初一初二那样兴奋地谈论  相似文献   

16.
课堂余趣     
初中生活的第一年飞快地过去,转眼间我们已是初二的学生了。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对老师“唯命是从”,不再像初一时那样“安分守己”,初二的我们活泼可爱又调皮捣蛋,就是在课堂上也不失“笑星本色”。  相似文献   

17.
爱的回报     
赵德民 《江西教育》2004,(13):93-93
这些天.感情的潮水,一直在我胸中放纵地奔流。我怎么也想不到,我教了不到一个学期的初二(七)班的学生们,得知我因故要离开学校告别讲坛时,顿时如同炸窝的蜂群,围着我难舍难分,我走到哪里,这些可爱的学生们便尾随到哪里。我已记不清是多少次被推着、搡着、簇拥着回到教室里。“老师你不能走!”学生们喊着。他们有的站着抽泣,有的伏在桌子上哭。我手里.攥满了学生们塞来的一张又一张的“挽留信”。背  相似文献   

18.
“烽火戏诸侯,倾国得一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狼烟四起”。典故、诗文、词语中的这些“烽火”“狼烟”到底如何解释呢?翻开各种语文工具书,几乎不约而同地解释为:“烽烟”就是“狼烟”,狼烟就是边疆烧狼粪以报警之烟。查《辞海》“狼烟”的解释是“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言,狼粪烟直,烽火用之”。《中国古代史演义》中也有一段关于狼烟的描述“那烽燧是用狼粪作燃料,在山顶上筑成高高的圆柱模样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正确解释历史名词,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本概念的重要手段,是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重要条件。历史名词,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件著作等方面的内容。许多学生在解释历史名词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有的仅就字面上解释,有的只从内容的某一方面作出回答。如在解释“官渡之战”时,竞简单地答成“在官渡打的一仗”,或“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的一次战役”。这样的回答,显然  相似文献   

20.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笔者认为以上几种解释都不够准确。“一觞一咏”虽然可以意译为“喝点酒,作点诗”“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但并不能据此将“一”解释成“一点儿”、“一边”,不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一”都没有作名词或连词的解释;至于将“一”理解成“有的人”,将“一觞一咏”理解成“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则既找不到佐证,又不符合文中所反映的实情。在聚会中,明明是大家都喝酒都作诗,怎能说成是“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呢?《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认为“一”可以作副词,解释成“有时,或者”,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现代汉语中,它也有这种用法:用在相对的动词前面,表示两个方面的行动协调配合或两种动作交替进行,如“一唱一和“”一张一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