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通过大量调查和实验研究,创立了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适用于中学,在此基础上,黎世法教授又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了“六因素单元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1985年秋.我校开始运用黎世法创立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以下简称“六课型”),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1988年7月,第一轮实验班学生毕业,1990年7月第二轮实验班毕业.两轮实验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事实证明:“六课型”教法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回顾我校六年来的教改实验,实验大体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一、学习理论,提高认识1984年,学校教导主任马洪义同志去武汉参加了“最优教学方式”培训班,回校后,介绍了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我们组织教师反复认真地学习了黎教授的原著和有关文章,进行了多次的认真讨论,统一了认识,坚定了实验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黎世法教授归纳创立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问世至今已七年了.七年来,这种新的教学法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正在进行这项实验.“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璋 《广西教育》2010,(20):22-23
“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是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所创用的,他根据中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六个主要环节,即“课前自学-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六种课型: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练习课-改错课-小结课。“六课型单元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尊重、理解、关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在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是湖北大学黎世法副教授研究创立的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新的教学体系,已引起了教育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教法随着改革浪潮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的绿土上竞相争艳,其中,黎世法教授独树一帜,根据中学生的学情创建了一整套“最优中学教学方法”,其中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六课型”即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总结课。现在我想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六课型”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运用“六因素单元教学法”教学体会 张掖市北街小学朱丽华“六因素单元教学法”是湖北大学黎世清教授所创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法。这种教法打破了传统教法中“满堂灌”、“一刀切”等弊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教师的四步指导(提问→启...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体育课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标”教学法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法,“目标”课舍弃了传统的目的、任务的提法,创立了体育教体系。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实现“目标”教学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内容教务、课型单一和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以致教学效果欠佳,没有发挥出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六课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和提高教学“魅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应明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症结所在,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六课型”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异步教学理论是由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的适应现代教学需要为现代教学提供理论指导的教学新理论。它适应了当今世界对教育和人才激烈竞争的需要,摒弃“满堂灌“、“一刀切“、“注入式“的同步教学弊端,本着“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异步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实事求是。一、学情理论是异步教学理论创立的基础学生的成长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要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实现成功的“教”,就必须从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本学期,笔者坚持每天走进课堂听推门课.连续听了六节原生态的口语交际课.发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课下滔滔不绝的孩子们到了课堂上却屡屡“失语”。本文归纳了几种“失语”的症状,虽然只是这六节口语交际课中的部分教学片断所反映出来的症状,但却透视出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底,由教育教学出版社,中国德育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首届教科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在山东济南召开。教科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由我国著名德育学者、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朱小蔓教授和浙江大学魏贤超教授共同担纲主编。本次大赛共有从全国各实验区推选出来的12位优秀教师同场切磋教学心得,本刊将陆续推出此次大赛的部分获奖课例实录及专家现场点评,以飨读者。 本期刊载的是由济南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崔新喜执教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主题一“剖析从众”的教学实录,由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孟晓健进行现场点评。  相似文献   

13.
“磨课”是实现简约化教学,克服课堂教学“冗余”“冗繁”的有效策略。“磨课”应把握六个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主干知识的认定、教学环节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语言的提练、课堂练习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兰本达教授创立的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所谓“探究”,就是指教师在课的开始把一些实物材料发给学生,然后要求他们尽量动手拨弄。操作这些材料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  相似文献   

15.
异步教学理论是由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的适应现代教学需要为现代教学提供理论指导的教学新理论。它适应了当今世界对教育和人才激烈竞争的需要,摒弃“满堂灌“、“一刀切“、“注入式“的同步教学弊端,本着“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异步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张艳 《教育探索》2003,(9):49-50
“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品德课‘课型’教改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于2002年11月组织了“黑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课型’创新教学观摩暨研讨会”。由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等首批课型教改实验校的教师提供了“六课型”观摩课,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三门思想品德课的“参与型”、“研究型”、“辩论型、“案例型”、“体验型”和“咨询型”教学课型,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肯定。会后经抽样调查显示:认为大学课型改革“非常必要”的占58.1%,认为“有必要”的占40.8%,两项合计高达98.9%,认为“改不改都行”的仅占1.1%,“没有必要改”一项为0。课型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师中获得如此高的认同,表明在高校开展“六课型”教学创新,不但具有必要性、可行性,而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做课如作文     
做课,精心教学也;作文,文章写作也。一堂课怎么做.无定法可依。因为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无标准定则。叶澜教授认为“扎实的、充实的、丰实的、平实的、真实的”“五实课”是好课;崔允榔教授则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三得课”是好课……窃以为,循规蹈矩的,肯定不是好课。一篇文章如何写,无套路可循。  相似文献   

18.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存在课型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教学效果欠佳,学生“不愿学”和“不重视”现象普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六课型”教学,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魅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微格教学策略与成人职业技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格教学策略与成人职业技能教育○张兆敏霍丽云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阿伦(W·Alen)教授等人创立了一门培训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微格教学(亦译作“微观教学”“微型教学”)。它以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学论为指导,系统研究分析、阐明了课堂教学技能的...  相似文献   

20.
交往教学自60年代在德国创立以来,深受教育界重视,尤其近年来更风靡全球,因为它更接近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钟启泉教授甚至提出: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