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威  单桂华 《教书育人》2012,(33):52-53
隐性课程作为一个舶来品,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其在正式课程之外对学生的作用就已经被许多学者意识到了。1966年,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会了读、写、算等显性知识,并且获得了态度、人格、价值观等其他隐性的成长。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1];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2]";隐性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3]等。我们认为,隐性课程是间接的、非强迫性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方  相似文献   

2.
浅析学校隐性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隐性文化的界定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还尚无公认的定义,但学者们一致认为:隐性课程具有“非学术性”的特点,而正式课程具有“学术性”特点,两者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在前面,刘佛年所提出的第三类课程—隐性文化,它对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间接地起着  相似文献   

3.
课程按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风气)中所学习到的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虽然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方式进行,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它与显性课程合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及作用隐性课程也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国内外的学者对它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在此,社会和家庭里的教育环境一般不能被学校里的教育所控制和掌握,因此,以下所讨论的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表里的课程)而言的,通过学校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类的、精神活动类的、和社会关系方面)有意传递给学生公开的和非公开的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隐性课程的作用表现在:1.在德育方面,隐性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周围的教育环境进行设置(如在校内张贴雷锋等先…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隐性课程做了清晰的概括:“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tum)亦称‘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  相似文献   

6.
李建文 《江西教育》2001,(12):12-12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具有各种要素,各要素又有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因而形成了隐性课程的自身的分类结构。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正式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被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组…  相似文献   

7.
开发隐性课程 提高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隐性课程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谓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内容。《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它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等,人际情境如班级气氛、人际关系等,文化情境如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概念,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影响深刻性和广泛性等特征。高职实训基地加强隐性课程因素开发可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关键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高职实训基地隐性课程因素的开发,要注意加强高职实训基地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实践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隐性德育课程能有效地发挥对学生德性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它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广泛性与开放性;隐蔽性与渗透性;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体悟性与深刻性的特点。它对学生具有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规范功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的德性水平,帮助完成德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Ⅰ)--有形无声的校园环境及其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在此,教育环境包括有形无声的校园环境及其延伸、有声无形的校园广播和无声无形的校园制度和非制度文化。“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主要指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因此,隐性课程又可定义为:学校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隐性课程具有隐含性、辐射性和蕴涵性,其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潜在的、缓慢的和长久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较为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虽然人的素质有先天的自然生理条件作为物质基础,但主要是指在后天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叶蓉 《文教资料》2013,(17):147-148
隐性课程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隐性课程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并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三个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发隐性课程,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丛静 《贵州教育》2013,(6):39-43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课程形式、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表现方式。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美国学者提出。我国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围绕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论题主要涉及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影响。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其隐性课程与其他高校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可以概括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方面.显性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诸如我们的主题活动,五大领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如幼儿园建筑、设备等)、文化情境(如活动室的布置、园内文化等)、人际情境,家庭及社区的相关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论教学环境与课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学环境是由影响人的教学因素组成的总体,它包括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教学观念环境、班级教学环境和社会教学环境。我们视给学生以积极影响的环境为课程内容。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隐性课程一般指学生从学校隐性文化之习得,隐性课程具有课程展开的暗示性、主导者的不确定性、非认知心理作用的显著性;习得过程中的愉悦性、多因素的依存性、效果显现的间接性和长期性。隐性课程对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隐性课程建设的着眼点即在学校隐性文化的建设,我们要为高质量的隐性课程创设整体性条件、互容性条件、情感性条件、知识性条件及个性鲜明性条件。  相似文献   

15.
潜在课程是指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潜在课程具有隐蔽性、稳定性、无形性与易接受性等特点。潜在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师生双方隐性因素的作用和校园环境与文化的熏陶作用。实施潜在课程应从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即知识文化建设、活动形态文化建设、环境设施文化建设和校园风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隐性课程的概念是对现代整体教育理念的积极体现,它的引入使人们认识到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隐性课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影响,它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对学生德育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隐性课程与德育的关系、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隐性课程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实现途径等方面,探究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的关系,试图进一步发挥隐性课程在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隐性课程是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情景,它隐而不外显,旨在营造宽松的教育情境。隐性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及其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在学生临毕业的几天前进行的,对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本文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方面进行阐述,帮助职业学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简述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概念,具体是指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和非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能力。比如,与人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条件。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如果我们根据对人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就教育内部而论,对学生来说,学校的管理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团队日及社会实践等是显性环境。学校的自然环境,如学校的建筑、布局、文化设施、美化绿化等各种物化形态环境,和非物化环境,如人际关系、校风校纪、集体风貌等是隐性环境。它积淀于学生深层心理结构,对学生的影响一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力量,将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起到任何教育方式无与伦比的作用。学校…  相似文献   

20.
一般地说,德育有—条途径:一是正规课程教育;二是非正式教育:三是隐性课程教育。这里的隐性课程指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同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相对于正规课程.隐性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易使学生接受,学生在其中受到的道德影响也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