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维毅  王昔 《现代传播》2003,(2):129-130
为研究农民自拍形式在当今电视传播中的意义和社会影响 ,探讨中央电视台信息部《金土地》栏目继续开办《开拍啦》农民自拍纪实节目的可行性 ,2 0 0 3年 1月 2 1日 ,《金土地》栏目在北京召开“《开拍啦》节目研讨会”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研究机构、首都高校有关领导、专家就此展开了深入研讨。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现代传播》副主编胡智锋认为 ,举办《开拍啦》农民自拍活动 ,是《金土地》的一个金点子 ,具有四个鲜明特点 :第一 ,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主体性。中央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 ,由专业农业栏目《金土地》发起组织农民自拍活动 ,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李颖 《新闻世界》2011,(7):87-88
《金土地》是一档对农专题节目,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频率为全疆各地的农民朋友倾力打造的节目,也是唯一覆盖全疆的对农节目。本文立足于《金土地》这一广播节目对全疆听众的重要性,总结、归纳了其特点,也从中看到了其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栏目的形式、内容以及主持人的素质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为了进一步办好《金土地》栏目,于10月8日邀请农业宣传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的专家举办研讨会。专家们观摩了《金土地》的一部分栏目之后,对这个栏目做出了赞扬和肯定性评价,同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金土地》是中央电视台1996年7月1日推出的唯一的一个对农专栏。节目形态由以细读民情为主旨、新闻调查式风格的《打开信箱》;以介绍有特色的农家农民为主旨、小纪录片风格的《串门》;以向农民朋友报道致富门道和致富信息为主旨、推介式风格的《生财有道》三个小板块构成.《金土地》栏目开播一年间共收到观众来信一万三…  相似文献   

4.
2004年曾经拥有9亿农民做观众、曾经拥有最强大的广告支撑、时间长达11年的央视王牌对农栏目《金土地》淡出了荧屏。而与此同时,一批地方台的对农节目却搞得蓬蓬勃勃,近年来吉林台的《乡村四季》,山东台的《乡村季风》,北京台的《京郊大地》等一批有特色的栏目的崛起,使长期不被人看好的对农节目也逐渐变得神气起来。其实,无论是地方台还是中央台在对农栏目上都有着各自的优势,重要的是各自怎样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找准切入点。首先看央视,广泛的观众群是地方台所无法相比的。从栏目的报道深度、广度、速度来看,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更高,对农…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1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金土地》节目诞生。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媒体中唯一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每天不问断播出的对农节目。节目运行7年来,始终关注“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三农”开展一系列广播活动,不仅吸引了听众,扩大了广播影响力,还成为新疆听众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6.
让对农节目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林珍 《视听界》2007,(6):85-85
县市级广播电台,怎样结合本地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发挥自身优势,让对农节目活起来?吴江电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75分钟的大型日播直播节目《金土地》,为农民提供种养技术、致富信息、市场行情、法律咨询、政策解释等全方位服务,使极富地方特色的广播节目融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中,成为农民群众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万丽 《河北广播》2008,(1):53-54
河北电台新闻中心从2006年5月21日开始在《今日焦点》节目中开办子栏目《三农第一线》,我负责这个子栏目的策划、采编和制作播出。当时将这个小栏目命名为《三农第一线》,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一档专门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闻专题类节目。这档节目为周播节目,每期10分钟,播出一年多来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从采编这档节目的点点滴滴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做好对农新闻节目,必须始终坚持做一名饱含激情的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8.
好事做到底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陆续开办了一批农字号节目,一套有《田野》,二套有《金土地》,七套更有《农村经济》《农村各地》《科技苑》《致富经》等,在整个频道中唱起了主角。大约从年初开始,这套本已加密的节目又开路播出,为农民收看开了方便之门。有人为此激动欢呼,称赞这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善举”。的确,电视台重视农业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是一件识大体、顺民心的明智之举。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业上去了,农民富裕并素质提高了,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踏实,各项事仆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用“适销…  相似文献   

9.
朱耀东 《视听界》2000,(4):28-29
中国有10亿人看电视,其中农村观众占8亿,绝大多数农民首选的节目及收看形式仍为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而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也只有一个农村专栏,叫做《田野》,且播出时段一般在中午。虽然中央台其它频道也有农村栏目,如二套《金土地》,七套的《农村天地》等,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覆盖面还不大,受  相似文献   

10.
詹雯 《中国广播》2005,(8):74-75
一、半个世纪以来,对农节目是甘肃台长盛不衰的重点节目甘肃台的对农节目创办于1951年9月。在五十多年的甘肃广播历史上,许多节目不断地被创办,又随着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被调整或取消,而对农节目是各档专题节目中历史最长的一个节目。这期间节目名称用过《农民广播》、《农村广播》、《农村天地》等等,2001年更名为《金色田野》。  相似文献   

11.
王平 《新闻传播》2005,(6):22-24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一个演播室谈话节目。自《对话》开播三年来,不仅深受高层次观众的喜爱,而且在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综合测评中多次名列第一,成为社会公认的名牌栏目。是什么使它在众多的经济节目中独树一帜、长盛不衰的呢?  相似文献   

12.
《垄上行》栏目由荆州电视台创办于2002年。栏目开办以来,始终将农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将农村作为主要的节目资源和节目舞台,以荆州为中心,不断扩大节目的报道覆盖面以及节目的服务对象,极大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极大喜爱,也成为了其他地市级电视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学习的榜样。本文以《垄上行》栏目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为对农电视栏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节目的淘汰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玉 《新闻记者》2003,(6):51-51
从今年3月24日起,央视七套中的《农业新闻》栏目停办了。其原因是在去年9月央视推行的“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制”中,《农业新闻》“不幸”榜上有名,在七套所有栏目中名列末位,被央视决策者毫不留情淘汰了。在此,我并不想评价这种“末位淘汰制”的合理与否,只想为我们的农民兄弟说上几句话。我查阅过中央电视台及部分省、市电视台的节目安排,应该说和地方台相比,央视七套每天安排的农业节目时间并不短,播出的农村信息、实用技术也不少。但中央台播出的农业节目仅占整个制作节目的1%还不到,而省级电视台大多每周仅开办一个20到30分钟的专栏节目…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30日,央视二套正式推出《经济信息联播》(以下简称《联播》)——一档经济新闻栏目。从历史层面说,它在1992年曾首度开播过,十年后的改版复出,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央视二套对如何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电视语言开采经济信息资源的一个长久思考和探索的产物。节目播出以来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与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黑土地》栏目作为辽宁卫视唯一的一档针对农村、农民的服务类栏目,如何深化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正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课题。 首先,要明确我们栏目要面对和服务的对象。辽宁卫视上星以后,《黑土地》栏目的辐射地区逐年增加,许多南方省市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朋友也可以收看,但受到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孙林 《记者摇篮》2007,(3):14-15,60
目前,在电视媒体进行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面临向收视率要效益的同质化大众节目的激烈竞争,对农节目无疑成为边缘化的小众节目,生存现状未尽人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农村农业始终承载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但是当下对农电视节目却日益缩减,停滞不前。面对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对农节目该怎样正视来自收视市场的压力和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值得从业者深思。辽宁电视台卫星频道从2006年8月5日隆重改版以来,立足辽宁,放眼全国,对大型对农节目《黑土地》进行了全新的打造和品牌重塑,从节目定位、编排方式、栏目包装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在新农村建设的感召下,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连续创造收视奇迹,在超早间播出时段中市场份额连续攀升,甚至达到55%的收视份额,其收视业绩在全国早间时段和对农节目中都是非常罕见的。《黑土地》栏目从而率先一步,成为全国对农节目的领军栏目之一。有鉴于此",本期关注"这次从各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黑土地》栏目进行全面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8.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9.
《经视新闻》节目是浙江广电集团经济生活频道惟一的一档新闻栏日。2003年1月1日,这档原本15分钟的栏目扩容到30分钟,首播时间设定在18:55——19:25起。栏目中有《经视聚焦》《有话想说》《经视调查》《经视说法》《一周综述》等子栏目。节目改版后迅速得到观众市场认可,收视率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能够顺应时代的步伐,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有效、真诚的服务,已经成为广播媒体人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含山人民广播电台对农品牌栏目《田野四季风》(以下简称《田》)为例,剖析县级广播媒体在如何办好对农节目方面所进行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