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宗的许多学说是我国的文化精粹,语文教学可以从禅宗的参活自然适意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等方面汲取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三观"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中低年级的语文预习教学,教师可从"数""圈画""读""疑"四个方面展开,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一标""二查""三读""四做""五疑"的预习方法,并在教学中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仔细想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经历了这样的三重境界?课改之前,语文教学照本宣科、机械重复,教师是"播种机",学生是"接受器",盛行"填鸭式""满堂灌"。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重境界。课改之初,小学语文教学流派纷呈、大旗林立,出现了泛语文、窄语文、非语文等现象,这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以读为主的正确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读"和"悟""读"和"疑""读"和"评""读"和"写"等四个结合,以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读书。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是白话文运动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从1912年开始任教至1988年去世,在长达76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立足社会生活实际,通过教学、创作、编辑、研究、考察等诸多途径,对语文教学做了持久深入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提出了有关"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课内课外"等方面的语文教学原则,建立了涵盖"写作""阅读""听说"书法""教材""学生""教师"等较为完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凝结成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诸多操作细节也进行了系统而卓有识见的探究总结,其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第一,要以课程标准作为设疑的指针,进行"逆向设疑"。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通过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到哪些知识,形成哪些能力,培养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的课程  相似文献   

8.
统编语文教材依据小学生言语能力发展规律,组织学生从详细复述到简要复述,再到创造性复述,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复述的能力.创造性复述是阅读理解、积累内化、重组表达的一项言语综合性实践活动.部编版五上三单元的"民间故事"具有"悬念巧""幻想奇""口口相传"等特点,适宜进行创造性复述策略教学.在以三单元为课例的创造性复述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从某种意义来说,20世纪世纪末举国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指责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诱因。然而,十几年来轰轰烈烈的语文改革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写作教学,仍处于"学科无地位""课标无细目""教学无课本""教材无序列""老师无方法""学生无兴趣"这样非常严重的"六无"状态。为此,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吴立岗教授最  相似文献   

10.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会不会"设疑"是教师教学技巧的艺术表现,也是学生学有所成的终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疑很关键,哪处设疑、如何设疑,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实践的课题.而从扫描"篇眼"着手,紧拎"中心",研读"词句",啃住"顿点"的设疑,不失为一种设疑教学的创举.  相似文献   

11.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代数领域的内容,标志着学生的思维由算术空间正式进入代数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在不疑处设疑""在存疑处释疑""在释疑后释放",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与思考,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研不必局限于语文教学,如"当代何以出不了大师""科学与人文孰轻孰重"等重大教育课题,语文课程也可以给出自己的解释。语文教研的学科特色,也不必局限于语文教学,如"不同学科教学的特殊性""爱读书爱写作不爱语文课"等看上去有些边缘化的问题,都与语文教学直接或间接相关,都值得语文教研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怪圈里徘徊,语文考试的分数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语文教改喊得最响,语文教师遭受的指责也最多,受了不少冤屈,心中有倒不完的苦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和谐共振?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在哪里?一、语文教学的源动力——多渠道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质疑激趣,必须因势利导,做到"设疑"的科学性、艺术性、条件性和次序性.设疑激发兴趣,解疑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见,在读书学习中敢于质疑至关重要,学习如果不质疑,就像没有水和氧的生命一样,不可能有勃勃生机,而且迟早会枯竭死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现成的教学经验不是很多,又由于是一门非高考科目,致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够重视,因而其教学的实效性普遍不高.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背景下,对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分层教学""电脑作品制作"各有其独特作用,完全可以称之为三大"撒手锏".  相似文献   

17.
设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存疑才能求解,释疑才能长知,就个意义上说,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不断释疑求解的过程。"在可疑与不疑之间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的话精辟地阐述了学与疑之间的关系。经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为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也正在逐步地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地发挥主导作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要变在哪里?实际教学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新的"飘"起来。不顾及语文教学规律,一味追求"新手段""新方法",制定玄而空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非驴非马",语文能力培养"隔靴搔痒",教学落不到实处;二是新的"乱"起来。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程序乱,不同文体教学基本方法被改头换面,各种教学处理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对语文教学规律认识不清,教材处理方式不对,我认为在进行语文创新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实""新"与"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存在"教教材多""课堂讲授多""课堂提问多""学生作业多"等"旧四多"现象。为了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充满语文味、更具实效性,我们的教学要努力向"多读书""多动笔""多讲话""多活动"这"新四多"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20.
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着对"主题"的误读,包括主题的泛化、错位、消退三种现象.为解决误读带来的教学弊端,教师应依据主题、回归文本,确立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关键意义链接点(即"锚点"),用以实现多文本的优化组合."锚点"可以分为"探照灯""动力源"和"工具应用"三种类型,具有内容和方法上的双重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