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义昭 《寻根》2014,(6):121-126
藏书世家清代南京藏书中,私家藏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藏书世家则是私家藏书的主体。清初南京藏书世家,首推江浦丁氏。丁氏藏书,可追溯至丁玺。丁玺,字伯符,明万历年间贡生,《金陵通传》称他"笃志力学,藏书万卷",开启了江浦丁家的藏书传统。丁玺之子丁明登,辞官归乡后,"筑园于乌龙潭,徜徉著书无间岁月"。至丁明登之子丁雄飞时,其家族藏书事业发展到了顶峰,丁氏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藏书世家。  相似文献   

2.
张依 《寻根》2000,(6):98-100
1936年9月,向达赴英国伦敦阅读敦煌卷子,描述了他亲见的《灸经图》,记入《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S·6168铜人针灸图。另S·6262铜人针灸图,与S·6168当是一书,裂为数段。这当是中国传世最早的针灸图。 这幅图的正中、头部正上方,竖写着“明堂”二字,字形明显地大于其他穴位文字及说明性内容,这就是本图成为针灸明堂的可信的实物例证,也为针灸界悬而未解之论──“‘明堂’表其形见”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一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曾提到过最早的针灸图,叫《明堂三人图》、《明堂人形图》,为唐代永…  相似文献   

3.
傅杰 《中国文化》2006,(2):32-38
丁福保(一八七四——一九五二)字仲祜,號梅軒,又號疇隱居士,曾任京師大學堂及譯學館教習。而“壯歲辭教習,不服賈,不作吏,購書十五萬卷。讀書日有程課,與作諸生時無少異,如是者三十年”。除本書外。還編有《佛學大辭典》、《古钱大辭典》、《文選類詁》、《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歷代詩話續編》、《清詩話》、《正續一切經音義》、《道藏精華錄》拟及《四部總錄》等。生前不計,即其身後而論,從一九五九年中華書局的《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到二○○五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的《道藏精華錄》,丁氏所編的多種工具書及數據書由於“都是博大淵深,包羅宏富,一帙在手,尋選必要的參考數據,有左右逢源之便”而一再印行,為文史研究者廣泛取用。  相似文献   

4.
《梅氏书平》的学术价值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人只知有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而不知韩国也有一位经学大师丁茶山的《尚书》辨伪巨著《梅氏书平》。这部书的学术价值与成就也鲜为人知。然研究中国经学之跨文化传播以及研究《尚书》学特别是古文辨伪,不能忽视《梅氏书平》。这部书在订正旧籍旧注之误、补充疏证新的历史事实、阐释《尚书》义理之辨、考辨孔壁真本源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值得引起学界重视。同时研究《梅氏书平》,对于研究丁茶山这位韩国实学思想家的经学思想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酒事趣谈     
古来人们爱酒,对酒的美称很多,而且还有谑称和代名词。《诗经》上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春酒”就是指冬天酿造的酒,春天时饮用,后来人们把“春酒”作为新年酒的代名词,《诗经》中还有“清酒百壶”的句子,“清酒”是指质地澄清的好酒,还有指美酒为“旨酒”的。酒中有“家酿”一词,是指自己家里酿造的酒,白居易有诗“更待菊黄...  相似文献   

6.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因其在流行区域、演奏风格、乐队编制及乐曲的选择上有独到之处而得名。江南丝竹是一种植根于民间的音乐形式,辛亥革命以后,在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地区得到了较大发展,当时成立有“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音乐组织。据称这些组织开始活动时把经常演奏的《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台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等8首曲目写在牌子上,供人点奏,以后便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八大名曲。江南丝竹的演奏风格与江南水…  相似文献   

7.
睡谷的传说     
自从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使瑞普·凡·温克尔、“野鹤”伊卡博德和“硬骨头”勃罗姆名传千古以来,妖魔鬼怪和无头骑士,似乎就成了十七世纪就有荷兰人定居的幽美的哈得孙河谷“睡谷”的奇闻轶事。欧文写道:“那个地区的街坊四邻谈起民间传  相似文献   

8.
张树国 《寻根》2000,(6):28-32
凤凰是在中国上古文化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凤凰:祥瑞的象征 凤凰为祥瑞的观念,可以说历史悠久。在《尚书·益稷》中,当大舜时代治平政和、九功维叙之后,这时颂声作,“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国语·周语》中叙述周族兴盛的祥瑞,有“周之兴也, 鸣于岐山。之语。在《诗经·大雅.卷阿》中也有对凤凰的歌颂。诗中“丹凤朝阳”的意象鲜明而生动,借凤凰与群鸟齐飞比翼来宣扬君乐臣和、共致太平之理。凤为群鸟之长,《大戴礼·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禽经》云:“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诗人应用这一典…  相似文献   

9.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10.
诸葛氏溯源     
龚留柱 《寻根》2004,(1):110-115
关于“诸葛”一姓的来源,大体上有三种说法:一是《世本》卷三《氏姓篇》云:“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詹葛”一作“瞻葛”,该文并举例说:“宋景公时有大夫瞻葛祁。”  相似文献   

11.
清官法治     
溪流 《滇中文化》2002,(3):44-44
最近一段时间,在影视剧作品中,不断出现“甘为人民鼓与呼”的清官形象,例如《少年包青天》、《一代廉吏于成龙》、《海瑞》,《生死抉择》中的李高成等等。从古到今,作为老百姓都有一种清官情结,总是希望自己短暂的一生中能遇到“包公”、“于成龙”、“海瑞”、“万书记”、“李高成”这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了平头百姓的利益不惜得罪权贵、贪官,甚至甘冒坐牢、杀头风险的“青天大老爷”。  相似文献   

12.
人参琐谈     
石云涛 《寻根》2002,(6):61-63
中国人早就发现了人参的价值。“参”古作“葠”,又作“葠”。在中国,至迟在汉代的文献中已有人参的记载,如《春秋运斗枢》、《礼斗威仪》、《异苑》等。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称为“人微”,有人认为“微”乃“葠”字之讹。所以叫“人参”者,李时珍在他著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说:“年深渐浸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葠、神草。”他说:葠“亦浸渐之义,葠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  相似文献   

13.
一、就“易”一名三义论“乾坤”中的辩证法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易便是变易的易”,是《易经》中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之一。这显然把:“易”简单化了,一个“易”字本身就是辩证法。郑玄作《易赞》及《易论》提出“易”一名而含“易简”、“变易”、“不易”三义的说法(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  相似文献   

14.
“龟兹”读音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兹”读音辨正冯洁轩一龟兹和龟兹乐“龟兹”是西域国名的对音,龟兹国地约当今之新疆库车。译为“龟兹”,最初见於《汉书)},但《汉书》所记有两处“龟兹”:一见於《西域传》,是为龟兹国;一见於《地理志》,则为龟兹县,地当今陕北榆林,与龟兹国相距甚远,乃是...  相似文献   

15.
沈长云  何艳杰 《寻根》2008,(2):115-119
“南宫”是商周之时一个古老的姓氏。《尚书·君爽》等文献中即记载“南宫括”之名,“南宫氏”在金文如《大盂鼎》、《南宫乎钟》等彝器铭文中也屡见不鲜,最近出土的《戟觑》中又出现了“南宫”这一氏名。  相似文献   

16.
张崇琛 《寻根》2003,(1):40-41
古有元日饮屠苏酒之风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其俗至宋时犹存,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陆游《除夜雪》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皆咏其俗。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屠苏”原为房屋之名,字本作“”。《广雅》:“,庵也。”《广韵》:“,草庵也。”《太平御览》卷一八一引汉服虔《通俗文》:“屋平曰。”后径写作“屠苏”。如《三国志·曹真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李胜)为尹,岁除,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  相似文献   

17.
杨森 《寻根》2008,(1):96-99
中国北方尤其在西北五省中,民间通常将已婚女子称为“婆姨”,最著名的莫过于陕北的民谣,有一条称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使得“婆姨”一词,大半个中国都不陌生。《汉语大词典》里举例不少,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唱道:“好马不喝沟渠水,好婆姨不交倒灶鬼。”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1943年5月19日)上登载的某村民公约上也有:“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20世纪80年代,甘肃农村也有顺口溜叫做:“二亩土地一头牛,婆姨娃娃热炕头。”90年代还出现《黄土坡的婆姨们》的电视剧。同时代的南方报纸上也登载有对妇女通称为“婆姨”的事迹报道。  相似文献   

18.
“无用之用”是老、庄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历代注释家和研究者都有所涉及。如《全唐文》第803卷载李溪《废庄论》对老。庄“无用之用”论作了三个方面的划分;今人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也对有关“无用之用”的思想资料作了较为详尽的收辑与疏理。但是,他们对“无用之用”论的深层意涵及其与.“道”、“无为”、“自然”等道家哲学的中心范畴之间的关系则鲜有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尝试对此问题作出个人的观解,以求正于方家。“用”字在老子《道德经》中共19见,在《庄子》一书中有72见。虽然在大部分地方是作普通词语使用,表…  相似文献   

19.
宋蕾 《华夏文化》2008,(1):50-51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史记》中有“嫘祖始蚕”一句,据说黄帝娶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养蚕。其实,同世界上其他许多伟大的发明一样,丝绸的发明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史记》所说的“嫘祖养蚕取丝”是把嫘祖当成古代劳动妇女的化身。“嫘”这个汉字从丝,  相似文献   

20.
1993年,恰马是《红楼梦》从浙江乍浦出海到日本长崎200周年纪念。这是中国文学作品首次输出海外有确实记录的第一本书。至于更早的,应推白居易的诗,他的诗在日本《源氏物语》中已经被引用了。德国的《歌德谈话录》中,则记录了他看到《风月好过传》时候说:“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这样作品,而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里……”歌德曾怀着喜悦的心情研究过中国文学,他说过一句名言:“中国有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一点上,《红楼梦》表现出个性解放、适情任性。歌德虽然没有看过《红楼梦》,但他已为《红楼梦》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