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孝感广播电视报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汉川报社给你寄来了稿费,汇款单在我们编辑部,请你来领取。”我说:“我一直未给汉川报投稿,他们为何给我寄稿酬呢?”这位编辑说:“我们孝感广播电视报在2000年11月28日《社会聚焦》版刊登了你写的文章,12月10日汉川报在《生活时空》版转载了,由于该报不知道你的地址,把汇款单寄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你。”几天后,汉川报又通过孝感市新闻出版局把样报转交给我。我收到稿费和样报后,深受感动。现在报纸、杂志为了增加信息量,从其它报纸、杂志上转载文章的很多,不少报…  相似文献   

2.
右面这张图片是2011年12月7日《舟山日报》第4版《肢残乞丐力劝轻生者引热议》的配图。2011年12月5日下午,在舟山市定海区,一位男子扬言要跳楼自杀。在数百名围观者中。一位跪坐在滑板上的肢残乞丐向站在建筑物14楼顶层的自杀男子大声喊话。他告诉轻生者他自己的经历,劝说他不要跳下来。得知轻生男子最终放弃轻生念头,他才坐着滑板离开现场。画面上,这个跪地而行的肢残男人仰面疾呼,我们看不到他的整张脸。但看得清他声嘶力竭的情状,他因用力呼喊眉毛高高耸起,眼睛挤成一条缝,带出了三道深刻有力的皱纹。这个抓拍的画面,其中包含的强烈对比,瞬间击中了我的心灵。作为媒体人,我对摄影记者在这一刻体现出来的职业水准深深佩服。  相似文献   

3.
右面这张图片是2011年12月7日《舟山日报》第4版《肢残乞丐力劝轻生者引热议》的配图。2011年12月5日下午,在舟山市定海区,一位男子扬言要跳楼自杀。在数百名围观者中。一位跪坐在滑板上的肢残乞丐向站在建筑物14楼顶层的自杀男子大声喊话。他告诉轻生者他自己的经历,劝说他不要跳下来。得知轻生男子最终放弃轻生念头,他才坐着滑板离开现场。画面上,这个跪地而行的肢残男人仰面疾呼,我们看不到他的整张脸。但看得清他声嘶力竭的情状,他因用力呼喊眉毛高高耸起,眼睛挤成一条缝,带出了三道深刻有力的皱纹。这个抓拍的画面,其中包含的强烈对比,瞬间击中了我的心灵。作为媒体人,我对摄影记者在这一刻体现出来的职业水准深深佩服。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翻阅民国报刊,在1939年12月25日出版的《作者通讯》第1卷第10号上找到《当编辑的时候,我怕……》,署名"聂绀弩",不见于10卷本的《聂绀弩全集》(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当为佚文,先照录如下:我说,仁兄,我当过编辑,编过杂志什么的,你信么?如果不信,对不起,对于你,这篇文章已经完了,不必往下看;如果信,那么,我要谈编辑经验了。  相似文献   

5.
编辑坐在办公室里,每天总有许多信笺飞来,其中为数最多的,要算那些附在稿件上的“百字信”了。这些热情洋溢的短信,倾注着作者对编辑的友谊和信任。每当(?)读这些附信,会使你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和责任感, 如果把一件件来稿比作花朵,那么,这些随稿寄来的“百字信”,便是花朵下的片片绿叶了。然而,在我们的编辑工作中,却常常忽视这些不甚显  相似文献   

6.
杂志流程的最佳图解,来自《丑女贝蒂》中的一幕:MODE杂志老主编撂挑子,新主编担纲,须在七日内出一本月刊,于是所有的紧张忙碌都表现在一个巨大圆桌和一面巨大的贴图墙上——圆桌是全体主创创意PK的战场,念头灰飞烟灭最终只能敲定最佳的;贴图墙则先将每期除广告页外的所有页码先以画有问号的空白版排齐,然后随进度一版一版替换,直至最后贴上封面。每位版面编辑,在看到墙上的问号时压力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一则笑话──某君的妻子怀孕想吃酸杏,让夫写信向娘家要某君大笔一挥,把信发出。由于马大哈,把杏字误为否字。其岳父接信读了半天,不知所云,在其老伴的猜测下,方悟可能是要杏于是准备了一筐杏托人捎去,并附诗一首:贤婿来信要买否,累得老汉满街走俏去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我们有些通讯员也有类似的马大哈毛病。有的同志写稿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毛里毛茸,又不认真审改,致使“杏”“否”难辨。编辑不可能也没时间去猜你的“天书”,结果也只能把你的稿子给“否”去。因此,我们写稿千万不能马大哈,一定要认真写,反复…  相似文献   

8.
我和张聪合写的《提问》一稿刊登在《新疆军垦报》4月4日第4版。在4月11日我们还意外地收到新疆军垦报政文部编辑王雪琴的来信,她在信中详  相似文献   

9.
学打网球     
萌发打网球的念头是因为想健身。 参加工作后,早已丢开了体育锻炼,再加上经常伏案写作,颈、肩开始隐隐发酸。起初,我想区区小病何足挂齿。遂置之不理。孰料,你越不理它,它越惹你。有时,酸得我只想趴下睡觉。有朋友好心在旁劝我:你得好好注意一下了!你看,报社的老编辑、  相似文献   

10.
仿佛失踪了的丽迪娅──旅德风闻之六王晓洁丽迪娅在《威斯特法伦周报》负责社会版,自由度很大,采写计划安排好了,怎么写全由她作主,编辑不加干涉。“那么你和编辑的写作思想有冲突怎么办?”“大家协商讨论,争取统一,多数时候会达成谅解,更有说服力的一方会占上风...  相似文献   

11.
作为黑龙江日报全省各地版的编辑,近年来,我们在编辑策划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采用把蛋糕做大的方式,推出一系列有影响的专版、专栏和深度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江作苏 《新闻前哨》2001,(12):14-14
办了多年报纸的人,往往越办越谨慎。因为里里外外、四面八方的人都给报纸写稿,你不知道有没有人是抱着“上报出彩”的念头,把本来不那么出彩的题材,经过浮夸拔高之后.弄得编辑看了欲罢不能,赶紧登出,登出后的结果,自然是招来千夫听指。 回顾中国自革命战争年代创办报纸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我们的报纸历来具有“表扬”的功能,通过表扬,报纸建立了崇高的威望,在鼓舞士气,引导工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资产阶级的报纸更多的是“攻击”,政客互相攻讦,报纸为之张目,借以啸众。 无可讳言的是,由于我们的报纸…  相似文献   

13.
我当报纸编辑多年,对附稿件来的信起初不重视,认为信上无非说一些“关照”、“扶助”之类的客套话。一次,一位老编辑对我说:“附稿信疏忽不得,它是编辑了解通讯员和作者写作动机的重要渠道,是对来稿的有益的补充和旁证,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的一个来源。”他的话使我开始注意阅读附稿信。在我们报社,附稿信每天有几十封,我把这些信分成四类:第一类,诚挚的表白。这类信大都是表明为什么写稿和对编辑的期望。我选择有代表性的及时回信鼓励并提出努力方向。第二类,可靠的依据。这类信写的是稿件的一些旁证、数据、来源等,很有参考价值。我将这些信和稿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2,(5)
我从1958年起为《西安晚报》 等报刊写稿,在与报社40多年的交往中,珍藏了一些编辑、记者来信。这些来信记录了几代编辑对我的关怀、帮助,信中折射出编辑们的编辑思想、写作经验、新闻观点、价值取向等。现摘录部分信件,以飨读者。 我抄录一幅对联给你以共勉: 心存天下不平事, 意念人间疾苦情。 并送你两句话: 过往从来客无数, 留得清气有几人?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开始,《羊城晚报》开设了一个新的版面——《人物》。该版的定位是新闻人物版,每周五期,每期报道一到两个新闻人物,旨在给读奉献一个个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开版以来,其关注度日渐提高,稿件屡屡被各媒体转载。如何把《人物》版编辑得耐读又好看呢?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太阳”在我心中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王瑞明4年前的一天,我在区报社编辑副刊,收到本区卫校一个女孩寄给我的信,信上说他们班有个叫彭陆军的男生家里经济困难,面临失学。于是我与该校王永寿枝长一道去金堂县彭家采访。当时接连下了几天暴雨,山路泥泞,我们...  相似文献   

17.
记得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后,人民日报曾刊发几位小朋友联名来信,信中说:“编辑叔叔阿姨们,请不要只是到了儿童节才想起为我们准备精神食粮啊!”对孩子们的意见,有些报社确实认真听取了,报纸办得很有生气。你看!新民晚报今年刚复刊,就在元月2日告诉小读者:“小娃娃,你记好,每星期六晚上,这儿有个故事在等着你。”所指的“这儿”,即该报每逢周六于《夜光杯》副刊拿出“巴掌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报纸理论版特别是晚报的理论版 ,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办得群众喜闻乐见 ,办出生气 ,大家都在不断探索。毋庸讳言 ,以往我们的报纸理论宣传 ,总有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味道。文章喜欢题目大大 ,篇幅长长 ,习惯于讲空泛的、概念化的大道理、空道理 ,习惯于简单地诠释中央精神 ,呆板乏味。读者说 ,我需要的你不登 ,不需要的你讲个没完。如今报纸可选择的东西很多 ,读者并不是非要看你说教文章的。读者不看不接受 ,编辑是最痛苦的。为报纸着想 ,为自身着想 ,报纸理论编辑必须牢牢树立为读者大众服务的思想 ,彻底…  相似文献   

19.
金铃 《新闻三昧》2004,(8):43-43
屈指算来,你为我供稿已有两年了。你喜爱动笔耕耘。2001年,经同事推荐,我与你取得联系,并请你为我编辑的《精彩点击》专版每周提供一篇图片点评。从那时起,常常是每到周一便有一封邮给我的信,信封上总是排列着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几个字——金铃同志收。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即使你有时外出,也会或提前赶出稿子,或从当地给我寄来。每每展开稿件,读着那一篇篇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饱含深情的评论,我总禁不住会想,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底,衢州晚报创刊。在日报当了几年经济版编辑后,我开始主编副刊了。副刊有庞大的作者队伍,副刊有永不枯竭的稿源,一个副刊编辑假如只是编编稿子,应付应付版面,那日子应该是比较安逸的,尤其是在我们这种报业竞争并不激烈的中等城市。然而,假如搞了几年副刊,拿不出有特色、有个性、受读者欢迎的版面,自己拿不出像样的作品,那对得起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对得起报纸的读者、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吗?那能算一个合格的编辑吗?报纸给了我一个岗位,就是让我在这个岗位上要有所作为。因此,我在文学版上开出了个人时评杂文专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