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酷站推推推     
你爱看《中国国家地理》吗?她是我的 最爱。不过平时功课紧张,我很多时候错 过了买她。朋友为我推荐这个网站后,我 就不用发愁啦!在网上我不仅可以看到杂 志完整的内容,还可以对杂志封面、杂志  相似文献   

2.
没想到一时的邂逅,竟促成了一份永久的美丽,一见钟情注定了必将一生相随的情缘。那是我在大学读书时,在学校图书馆,学师范专业的我偶然翻看了《湖南教育》,结果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爱不释手。我被其中的不少文章深深吸引,仿佛找到了一位渴盼已久的良师益友。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湖南教育》,不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看《湖南教育》。大学毕业后,爱好写作的我走上了教育文秘工作岗位,我与《湖南教育》和《湖南教育》的记者、编辑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参加工作不到半个月,我就陪同《湖南教育》的记者采访一位为了39张高考准考证,与歹徒浴血搏…  相似文献   

3.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湘西教育有了一点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湖南教育》促成的,是《湖南教育》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让山外人进一步了解了湘西教育。湘西教育也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眼界穿越大山,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电脑》2007,(12):I0027-I0028
推荐给:湖南的李剑 李剑:请为我推荐一台适合高中学生的电脑。我今年9月刚上高一。  相似文献   

5.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湘西教育有了一点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湖南教育>促成的,是<湖南教育>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让山外人进一步了解了湘西教育.湘西教育也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眼界穿越大山,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一龙 《大学生》2015,(Z1):129
很多年前,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一个叫“饭否”的东西,说它是网站,又不是普通的网站,特别好玩,自己的一举一动朋友都会知道。见我一脸茫然,朋友举例说:“比如你在马桶上,就可以发一条‘我在马桶上’,所有朋友马上就知道了。”这个气味不正的例子彻底断绝了我先知先觉理解社交网络的沟通可能性,我干嘛要让别人知道我在马桶上啊?  相似文献   

7.
朋友向我推荐了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一首诗: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他说,这是一首很美的诗,堪称经典。我急忙找来,仔细阅读,逐字逐句思考,想在这平实、简单得犹如儿歌一样的文字中品味出经典所特有的味道。但我失望了。反复阅读,读到的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诗歌而已,我甚至怀疑起朋友的推荐来。于是,朋友对我做了这番讲解: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有多位同行年轻朋友问我:“您的地理教育思想主要有哪几点?”围绕地理教育思想这个主题,最近一段时期,我经过反复回忆和认真反思,理出几个要点,现在我用最坚定的专业信念和最明快的言词,向各位同行朋友敬告: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的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朋友向我推荐《教育与~~  相似文献   

10.
《小读者》2005,(11)
湖北荆州市沙市二中初二(2)班的本刊小记者肖玮依来信问,像我这样的成果,能不能获得宣传推荐《小读者》的优秀志愿者奖?我先后宣传了二十个人,其中有5个同学和家长非常爱看《小读者》,他们或订阅或期期购买阅读《小读者》。这可是我半年以来花了不少课余时间所取得的成果呀!而且,我还会一如既往地不断向我的同学、朋友、家长、老师宣传推荐《小读者》,希望下一次能达到50个人,怎么样?能!根据你的成绩现在就能得奖。非常感谢肖玮依和类似肖玮依这样热心宣传推荐《小读者》的小读者、小记者。具体奖励条件详见本刊第9期67页。还要告诉大家的是…  相似文献   

11.
JANE 《初中生》2009,(9):123-123
特殊的纪念品 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记者看到总理办公桌上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  相似文献   

12.
在制作地理课件的时候,往往需要插入一些图片。因特网下载是我们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下面把我积累的几个地理图片资源网站,推荐给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20世纪初在清政府鼓励下曾掀起过乡土教育的热潮,大量的乡土教科书问世.由长沙人辜天佑编写的<湖南乡土地理>及其配套的<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是湖南最早的一部系统的乡土地理教科书.该套教科书适应时代需要,填补近代湖南乡土地理教材的空白,普及了湖南乡土地理和历史知识;浸润在湖湘文化之中,激荡着爱乡爱国、救亡图存的情感与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规律,为湖南乡土教科书编写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孟水 《中学教育》2007,(2):35-36
儿子三岁了,特别喜欢看卡通片。一次,朋友给我推荐《猫和老鼠》。我问:“咋样?”朋友说:;“非常精彩,保你百看不厌。”关于《猫和老鼠》,我听说过,可实在想不出“猫抓老鼠——吃掉老鼠”的  相似文献   

15.
尊严     
《同学少年》2013,(5):42-43
一支派克笔 20世纪50年代,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时任总理周恩来时,看到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个记者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总理阁下也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吗?"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本不想收,但朝鲜朋友说,这是抗美战利品,要我留下做个纪念.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听后,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演讲界,我所结识的朋友,多属北京人、东北人;也有原籍浙江的,却长年居住北方。这些朋友具有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再加上高大的身材、标准的口音,真令我这“南蛮之人”羡慕不已! 我生在湖南,长在湖南,一出洞庭湖就去了戈壁滩,在塞外度过人生的春天和夏天,直至八十年代重返“芙蓉国”,重新体验家乡的风土  相似文献   

17.
第四封情书     
故事是从一本书开始的。
  笛安的小说《西决》出版的时候,我读初二。那时候我对这本书爱得很,便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这也导致了有很多人向我借阅。后来书到了朋友D的手上,她一脸无辜地告诉我,书不知怎的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8.
遥远的朋友     
我的朋友很多,可有点故事的应该算是张洪伟了。看到他与我同名同姓,你们很奇怪吧?其实正是因为这点才使我们成了朋友。张洪伟是湖南湘西一个偏远山村的农家孩子。远隔千山万水,我们怎么成了朋友呢?说来有趣。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湖南玩。我说要给希望工程捐款,爸爸就带我去了一个捐款站。那里正在举办一项活动,就是捐款人找一个定点赞助对象。爸爸问我是捐款还是找一个对象长期资助,我说要找一个对象。爸爸要来了一张表,于是我就挑中了湖南湘西和我同名同姓的张洪伟。我第一次给他写了一封信,并寄上了下学期的学费。很快,他就回信了。他在信上说他们那儿很苦,他有四兄妹,他是老大,跟我一样年纪,可每天得帮他爸爸干不少活。他还说他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书包还是妈妈缝的。我要妈妈买了套新衣服,还要爸爸买了个新书包寄去了。去年张洪伟的爸爸失去了一条腿,他妈要张洪伟别上学了,张洪伟就哭了。后来,学校把他作为希望工程的资助对象报上来了。在中国有很多像张洪伟这样的人。我希望过着幸福生活的人们每人找一个这样的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健康成长。(指导老师尹萍)遥远的朋友$深圳市新南小学四年级@张洪伟  相似文献   

19.
读者心声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给我推荐了《教育科学论坛》。我向来对理论性很强的杂志不太感兴趣,一来作为一线老师,自己的知识储备有限,感觉读不懂;二来我认为理论的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相距甚远。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耐心地读完了《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第2期。  相似文献   

20.
王殊  伊一 《课外阅读》2008,(3):61-61
1960年10月我在伦敦出差。一天,一位记者朋友带我参观英国议会。突然,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说:“你看谁走进来了?”我向楼下议会大厅的门口看去,原来是我过去常常在图片上和电影中看到的,嘴上叼着大雪茄烟的丘吉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